- 中华老字号品牌延伸之路探析
- 2015年
-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变化,中华老字号面临着生存危机,众多的中华老字号走上了品牌延伸之路。对企业来说,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合适的品牌延伸能够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不合适的品牌延伸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本文从中华老字号的存在的问题、品牌延伸的动机以及当前中华老字号品牌延伸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适合中华老字号品牌延伸的策略。
- 周雨秋李超刘吉峰何雨歆兰小娇邓铁红吕杨成蔡永聪王薇刘坤王少新朱桂全
- 关键词:中华老字号品牌延伸
- 神经内镜在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讨论神经内镜在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典的颅面联合进路结合神经内镜对20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进行切除,并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修复前颅底缺损。结果20例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肿瘤全切率75%,次全切除率20%,部分切除5%,良性肿瘤4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16例,2年生存11例,3年生存8例,5年以上存活6例。结论神经内镜能够有效地帮助颅面联合进路完整切除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同时具备良好地照明,切除范围广,增加了手术的安全和彻底性,适合应用于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手术中。
- 马杰科吴宇平刘劲松吕杨成王光辉朱江
- 关键词:神经内镜前颅底沟通性肿瘤颅面联合入路
- 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切除前颅底沟通性肿瘤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总结在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15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4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19例肿瘤全切15例(78.9%),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4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15例,2年生存11例,3年生存8例,5年以上存活6例。结论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王光辉吴宇平孙昌进吕杨成刘劲松马杰科朱江
- 关键词:神经内镜前颅底沟通性肿瘤
- 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海绵窦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通过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海绵窦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海绵窦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2例成人尸头上进行,在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进入海绵窦,观察窦内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并从颅内切开海绵窦,测量神经血管在窦内的长度、外径及与鞍底中线间的距离。结果在鼻内镜下可顺利进入海绵窦,清楚显露海绵窦内、外壁、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并对其进行全程游离。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进入海绵窦,操作简便,创伤小,可清楚暴露海绵窦内部结构,可用于临床上海绵窦病变的治疗。
- 王光辉张勤修吴宇平刘世喜邹剑梁传余吕杨成刘劲松
- 关键词:海绵窦内镜经鼻蝶手术
- 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前颅底被引量:2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颅颌面联合手术中前颅底区软硬组织洞穿性缺损Ⅰ期修复重建的方法。方法 采用带血管蒂的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 ,该瓣的血管蒂可为双蒂也可为单蒂。在术中Ⅰ期修复重建了 12例前颅底区软、硬组织缺损。取瓣面积可达 8cm× 15cm左右。结果 用该瓣修复的12例患者无颅内感染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 ,伤口全部Ⅰ期愈合。 9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 2年以上 8例 ,存活 2年的 5例。结论 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血管恒定、血供好、组织薄软、带颅骨外板使其支撑力度强又可弯曲成型 ,取瓣径路与术野一致 。
- 张虹吴宇平陶远孝廖文满吕杨成胡国华高国亮杨桂芬吴家玉谭永富
- 关键词:外科手术方法骨重建
- 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附19例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总结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方法。方法采用颅面联合进路进行16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鼻-眶-颅沟通性肿瘤切除,并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3例眶颅沟通性肿瘤行额下选路手术切除。并行颞肌筋膜修补。结果19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随访17例,2年生存13例,3年生存8例,5年以上存活2例。结论颅面联合进路、额下进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加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颞肌筋膜瓣修复,切除彻底、安全,修复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切除及修复方法。
- 王光辉陶远孝吴宇平张虹吕杨成刘劲松
- 关键词:外科手术手术治疗
- 头皮恶性肿瘤侵入颅内组织的外科治疗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头皮恶性肿瘤侵入颅内组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以外科治疗为主的头皮恶性肿瘤侵入颅内组织的治疗效果。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2例,大部分切除1例。切除肿瘤后造成的组织缺损修复主要是头皮软组织层及硬脑膜的修复。术后12例行放射治疗,剂量50~75 Gy,4例行化学治疗:结果主要并发症有皮瓣部分坏死3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1例,周围型面瘫1例,昏迷7天后苏醒1例。随访期2~7年,7例死亡,1例失访。死亡原因:局部复发2例,全身转移3例,全身衰竭1例,肺心病1例。结论头皮恶性肿瘤侵入颅内组织属于晚期肿瘤,仍可以行手术治疗,术后结合放疗、化疗,可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吴宇平王闽吕杨成刘劲松王光辉
- 关键词:头皮恶性肿瘤外科治疗
- 晚期头皮沟通性肿瘤根治切除及Ⅰ期修复2例
- 2017年
- 病例1,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左侧顶部头皮肿物伴疼痛3个月于2016年5月就诊于四川省肿瘤医院,入院前3个月患者梳头刺破头皮,伴出血、疼痛,未经任何治疗。后患者皮损区域逐渐增大,伴有恶臭及流脓,自行服抗生素和止痛药有所缓解。后就诊于当地三甲医院,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颅脑增强MRI示:左侧顶部软组织不规则增厚,邻近颅骨骨质破坏,病变累及左侧顶叶,大小约为6.6 cm×3.0 cm,左侧顶、枕部脑膜增厚强化,
- 李俏丽李超李超蔡永聪吕杨成孙荣昊吕杨成税春燕孙荣昊涂静王薇
- 关键词:游离皮瓣
- 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切除前颅底沟通性肿瘤19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 总结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方法。方法 对19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15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4例)切除术,并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术。结果19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肿瘤全切率78.9%,次全切除率15.8%,部分切除率5.3%。良性肿瘤4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15例,2年生存11例,3年生存8例,5年以上生存6例。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术,加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切除范围安全彻底,修复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切除及修复方法。
- 王光辉吴宇平吕杨成刘劲松马杰科朱江
-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颅底肿瘤外科手术
- 前颅底中线区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附17例报告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颅面联合手术中前颅底中线区组织洞穿性缺损Ⅰ期修复重建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采用带血管蒂的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Ⅰ期修复重建了17例前颅底中线区大面积洞穿性组织缺损。其中正中单蒂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2例,正中双蒂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2例,正中双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膜裂层颅骨瓣13例。取瓣面积可达(80~120)mm×(100~150)mm。结果 用该瓣修复的17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正中带蒂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血管恒定、血供好、组织薄、可带硬性支撑并可弯曲成型、取瓣径路与手术一致,不影响美观。该组织瓣为修复前颅底中线区洞穿性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 张虹陶远孝吴宇平廖文满吕杨成胡国华杨桂芬朱力高国亮吴家玉
- 关键词: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