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泽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6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4篇气轮机
  • 14篇燃气轮机
  • 10篇发电
  • 8篇蒸汽
  • 7篇汽轮
  • 7篇汽轮机
  • 7篇控制系统
  • 6篇调度
  • 6篇循环发电
  • 6篇数学模型
  • 6篇热电
  • 6篇联合循环发电
  • 6篇锅炉
  • 6篇变工况
  • 5篇优化调度
  • 5篇热力
  • 5篇热力系统
  • 5篇监控系统
  • 5篇IGCC
  • 4篇电站

机构

  • 45篇清华大学
  • 1篇化工公司

作者

  • 45篇吕泽华
  • 19篇赵士杭
  • 11篇徐向东
  • 6篇曹仁风
  • 6篇陈钢
  • 4篇叶柏生
  • 4篇徐福生
  • 3篇周康
  • 3篇张永哲
  • 3篇张涛
  • 2篇夏燕萍
  • 2篇孙华祥
  • 2篇张涛
  • 2篇徐春晖
  • 2篇孟昭勇
  • 2篇崔淑妮
  • 2篇刘志达
  • 1篇郭霞
  • 1篇李明
  • 1篇张志军

传媒

  • 12篇燃气轮机技术
  • 8篇热能动力工程
  • 8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石油炼制与化...
  • 2篇汽轮机技术
  • 2篇动力工程
  • 2篇热力透平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工业仪表与自...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上海汽轮机
  • 1篇电力技术(北...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7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7篇1997
  • 6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汽轮机监控系统与模糊控制
1996年
】以青岛汽轮机厂12MW双抽式汽轮机为例介绍了一种先进可靠的汽轮机监测与模糊控制系统。本系统具有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等特点。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模糊控制系统采用MOORE表(MYCRO352单回路数字式控制器),通过组态软件完成了对蒸汽母管压力的模糊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成功地解决了常规PID控制对于复杂多变、非线性、大延迟系统控制效果不佳。
吕泽华徐向东曹仁风张涛尚学伟
关键词:汽轮机监控系统模糊控制
MARK Ⅳ控制系统总线介绍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MS6001型燃气轮机使用的MARKⅣ控制系统总线定义。
孟昭勇吕泽华郭霞高保成
关键词: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总线仿真
STAG 106B联合循环电站模拟培训器及其图象系统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STAG106B联合循环电站模拟培训器的组成和其图象系统的特点.
吕泽华
关键词:电站联合循环发电
三压再热汽水系统IGCC的数学模型被引量:3
2000年
整体煤气化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 (简称 IGCC)是洁净煤转化技术和高效联合循环系统相结合的发电技术。为进行 IGCC的系统理论建模和分析研究 ,以三压再热汽水系统为研究对象 ,组成了整体空分系统 IGCC系统方案 ,建立了气化炉、净化系统、燃气轮机、空分装置、余热锅炉、汽轮机各部件的数学模型 ;对两种方案的设计工况进行了计算。结论是 :整体空分 IGCC系统效率较高、空分装置集成度对于燃气轮机的功率和系统供电效率有很大影响。该研究为我国今后建立
吕泽华赵士杭尚学伟曹仁风夏燕萍
关键词:IGCC数学模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IGCC蒸汽侧合理的运行方式
2000年
通过对两种IGCC系统的变工况分析 ,比较了蒸汽侧滑压运行与定压运行时的性能 ,指出以选用滑压运行为佳 ,这时不仅IGCC的效率高些 ,且汽轮机的排汽干度较高 。
赵士杭吕泽华孙华祥尚学伟
关键词:IGCC发电
三压再热汽水系统IGCC的变工况性能被引量:6
1999年
本文以三压再热式汽水系统IGCC为研究对象,组成了整体空分IGCC系统方案,建立了气化炉、净化系统、燃气轮机、空分装置、余热锅炉、汽轮机各组成部件的数学模型,对IGCC系统的变工况特性进行计算,分析了燃气轮机采用不同调节规律和汽轮机采用不同运行方式时对系统变工况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的运行方式,为我国今后建立IGCC示范电站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工作。
吕泽华赵士杭尚学伟曹仁风
关键词:联合循环发电变工况计算燃气-蒸汽
热力系统自适应优化调度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针对热力系统优化调度中汽轮机系统的优化调度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的问题,例如模型的精确性,汽轮机系统结构的自适应性,本文叙述了热力系统自适应优化调度软件的开发,该软件在Matlab计算程序的基础上用Visual Basic编制了友好的界面,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建立汽轮机数学模型,然后依据不同的热电站热力系统的特征,自动生成优化调度的计算模型,并自动通过优化调度计算,获得热力系统的最佳运行方案。
周康吕泽华赵士杭陈钢刘志达
关键词:汽轮机热力系统数学模型优化调度
我国现有火电机组改造成为PFBC-CC的全工况性能分析
1997年
通过对我国现有火电机组情况的分析,指出将50-125MW火电机组改造成为PFBC-CC(增坛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是较合适的。以100MW火电机组为例进行计算,在改造成为PFBC-CC后的供电效率可提高5个百分点。接着计算其变工况性能并进行分析,着重指出了为适应PFBC炉的工作要求,对燃气轮机空气流量进行调节的必要性。
赵士杭吕泽华徐福生
关键词:PFBC-CC发电变工况增压流化床
低品位余热机组调节系统研究设计
1989年
一、概述我国研制的第一台低品位余热利用机组简示于图1。图1 低品位余热利用机组示意图热源采用东炼154℃的汽油和煤油,工质采用正丁烷,汽轮机采用向心式透平。考虑透平机的通用性及增加运行的安全性和灵活性,设置常规有差调节系统,可适用于下述情况: (1)透平机带动同步发电机并网或单独发电; (2)透平机带动泵或透平压缩机; (3)带动异步电机并网发电; (4)带动异步电机和泵。调节系统的设置使透平机有广泛的适用性,易于普及和推广。在常规滑阀油动机转速调节系统的基础上,为适应余热利用机组的特点,进行了再设计,其独具的特点如下:
吕泽华叶柏生
关键词:低品位调节系统
全文增补中
带有可调喷嘴的分轴燃气轮机解耦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复变方法
1989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将经典控制理论中行之有效的频率方法和根轨迹方法推广至多变系统的复变方法,以及用分频段补偿法设计解耦器和用超前校正环节进行多变量系统的校正设计的方法。带有可调喷嘴的分轴燃气轮机是多输入,多输出的系统,其内部存在复杂的相互间的交连,由其构成的多变量反馈控制系统是非最小相位系统,其解耦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十分困难。本文以其为例,应用线性多变量反馈系统分析的复变方法分析其稳定性和设计解耦器和控制器,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是较为满意的。
吕泽华
关键词:燃气轮机喷嘴解耦器控制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