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浩然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决明
  • 3篇决明子
  • 2篇学成
  • 2篇马兜铃
  • 2篇马兜铃酸
  • 2篇马兜铃酸A
  • 2篇化学成分
  • 2篇活性
  • 1篇当归
  • 1篇调脂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成分
  • 1篇血脂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炮制减毒
  • 1篇配伍
  • 1篇中药
  • 1篇中药配伍
  • 1篇肿瘤

机构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广东省绿色化...
  • 1篇广州泰邦食品...

作者

  • 7篇吕浩然
  • 5篇刘美凤
  • 2篇刘璟
  • 2篇周惠
  • 1篇丁怡
  • 1篇林春燕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5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决明子调脂减肥的活性成分研究
决明子具有调脂降压、明目保肝等药理功效,为了进一步研究决明子降血脂的有效成分和活性部位,本文以决明子为研究对象,对决明子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波谱学技术和手段对纯化组分进行结构鉴定,确定决明子有效成...
吕浩然
关键词:决明子
决明子中降血脂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研究决明子降血脂的化学成分,为确定决明子中降血脂有效成分提供依据。对决明子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并运用核磁共振波谱等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并鉴定了4个单体化合物。其中从石油醚部位获得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Chrysophanol,Ⅰ)、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橙黄决明素(Aurantio-obtusin,Ⅲ)和钝叶素(Obtusifolin,Ⅳ)。
卫娜吕浩然刘美凤
关键词:决明子降血脂
马兜铃提取条件的优化以及炮制减毒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药材粒径、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4个因素对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HPLC测定炒制马兜铃与蜜炙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结果表明马兜铃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粒径1cm2,加水22倍量,煎煮2次,每次1.0h。马兜铃炒制和蜜炙均可降低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的含量,蜜炙使马兜铃酸A的含量降低了51.77%,减毒效果明显优于炒制。
刘美凤刘璟吕浩然周惠
关键词:马兜铃马兜铃酸A
中药配伍对马兜铃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马兜铃配伍甘草、当归、射干、半夏4味中药对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药配伍影响马兜铃毒性的化学机理。方法 4味中药分别按0.5∶1、1∶1、2∶1的比例与马兜铃配伍,以水为溶剂,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马兜铃酸A的含量,并与等量单味马兜铃药材相比较。结果马兜铃在与当归配伍时,马兜铃酸A的含量在所有的配伍比例之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大降低比例为67.63%。而甘草与马兜铃配伍在所有的比例之下均增加了马兜铃酸A的含量。结论不同中药配伍马兜铃对马兜铃酸A含量影响不同,当归、甘草与马兜铃配伍对马兜铃酸A的含量影响差异较大。
刘美凤刘璟周惠林春燕吕浩然
关键词:马兜铃马兜铃酸A当归甘草中药配伍
基于树分解的大规模半监督分类算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信息的指数增长,文本分类、网页分类和图像识别等实际问题面临新的挑战,也使得利用少量的已标注样本和大量未标注样本一起学习的大规模半监督分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处理大规模半监督分类已成...
吕浩然
文献传递
决明子的降血脂化合物研究
<正>决明子(Semen(assia)是豆科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据药理研究表明,决明子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和抗诱变等多方面作用。决明子的蒽醌...
吕浩然刘美凤
文献传递
竹叶兰中联苄类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进行竹叶兰干燥根茎中的化学成分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乙醇提取,硅胶、Sephadex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采用UV,NMR和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胃癌细胞BGC-823抗肿瘤药理活性。结果: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为2,7-二羟基-1-(对-羟基苄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di-hydroxy-1-(p-hydroxylbenzyl)-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4,7-二羟基-1-(对-羟基苄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4,7-dihydroxy-1-(p-hydroxylbenzyl)-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2],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5-me-thoxybibenzyl,3),反式阿魏酸二十四烷酯[(2E)-2-propenoic acid,3-(4-hydroxy-3-methoxyphenyl)-tetracosyl ester,4],反式阿魏酸二十五烷酯[(2E)-2-propenoic acid,3-(4-hydroxy-3-methoxyphenyl)-pentacosyl ester,5],十五烷酸(pentadecyl acid,6)。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联苄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结论:除化合物3外,另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叶兰中分离得到,联苄类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开环型联苄类化合物3的抗肿瘤活性强于闭环型联苄类化合物1和2。
刘美凤吕浩然丁怡
关键词:竹叶兰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