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文锐

作品数:16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关节
  • 5篇膝关节
  • 5篇骨关节
  • 5篇骨关节炎
  • 5篇关节炎
  • 4篇术后
  • 4篇关节置换
  • 3篇置换术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膝骨
  • 3篇膝骨关节
  • 3篇膝骨关节炎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骨折
  • 3篇META分析
  • 2篇全膝关节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置换术

机构

  • 14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暨南大学第一...

作者

  • 15篇吴文锐
  • 13篇查振刚
  • 12篇罗斯敏
  • 5篇刘宁
  • 4篇郇松玮
  • 4篇王华军
  • 3篇陈均源
  • 2篇佘国荣
  • 2篇李劼若
  • 2篇蒋笑
  • 1篇陈诗强
  • 1篇张还添
  • 1篇余国荣
  • 1篇张红
  • 1篇熊文华
  • 1篇侯辉歌
  • 1篇潘锐
  • 1篇桂涛
  • 1篇刘宁
  • 1篇桑园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循证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膝顽固性肿胀积液处理对策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膝顽固性肿胀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现顽固性关节肿胀积液的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针对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术中所见及术后康复措施等可能引起术膝肿胀积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治疗效果随访调查。结果 6例术膝活动范围改变不大,VAS疼痛评分仍处于轻度疼痛,予以改换抗生素;5例极早期下地无保护下负重行走,予以床上制动休息,减少关节活动5 d;8例回顾术中打开关节腔出现超过50 ml关节液,予以关节腔抽取积液,注射万古霉素;7例于术前半年反复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3例术前合并糖尿病,予以保留假体,清创冲洗,更换聚乙烯衬垫。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肿胀无加重,无感染发生。结论根据术前患者基本信息、术中关节腔积液量、术后康复中所遇到的特殊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早期、及时、合理处置,才能更好的预防无法逆转的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为全膝关节置换术保驾护航。
侯大标罗斯敏查振刚吴文锐刘宁罗东斌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肿胀视觉模拟评分法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0
2015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得宝松和罗哌卡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单独注射组)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92例,其中男42例,女50例,平均年龄58.6岁;应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得宝松和罗哌卡因(联合注射组)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94例,男36例,女58例,平均年龄55.3岁。[结果]经过8-36个月随访,联合注射组在术后1、3、7、30 d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单独注射组,联合注射组术后24个月疗效优良率高于单独注射组,联合注射组术后5周,术后6、12、24个月Lequence评分优于单独注射组。[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得宝松和罗哌卡因,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关节积液的产生,减轻术后早期的疼痛,刺激内源性玻璃酸钠的分泌,是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想方法。
李劼若查振刚刘宁潘锐郇松玮佘国荣罗斯敏侯辉歌冯仕彪吴文锐
关键词:关节镜清理术关节腔注射得宝松膝骨关节炎
不同年龄女性人群血液中的Dkk-1水平与骨密度相关性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女性人群血液中的Dickkopf-1( Dkk-1)水平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体检的100例年龄处于20~80岁之间的女性志愿者,按照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80岁),从中年女性组中抽取45~55岁25人,分为绝经期女性组和未绝经女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3组志愿者血清Dkk-1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3组志愿者全身矿含量,分析不同年龄女性以及绝经与否女性血清Dkk-1水平的差异及Dkk-1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血清Dkk-1水平相应增高(P<0.05),骨密度相应降低(P<0.05);3组志愿者中,血清Dkk-1水平与骨密度均呈负相关(P<0.05)。45~55岁年龄范围内,绝经组女性血清Dkk-1与未绝经妇女相比,Dkk-1水平与骨密度降低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P<0.05)。结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清Dkk-1水平会上升,并出现骨密度下降,有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相同年龄范围妇女中,绝经后妇女Dkk-1水平表达较高,骨密度降低更明显,有更大的发生骨质疏松症危险。 Dkk-1表达的增加同时可抑制骨形成和促进骨吸收,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蒋笑侯大标吴文锐冯仕彪查振刚
关键词:年龄女性DICKKOPF-1骨密度
不同时间点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在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出血及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初次行双侧TKA的5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男25例,女27例;年龄为50~75岁),按用药方案不同分为4组(n=13):A组在术前30min及关闭切口前30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B组在术前30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C组在关闭切口前30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D组不使用氨甲环酸。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输血率、血红蛋白(Hb)值、术后24h凝血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d患膝被动屈伸活动度及VTE发生率等。结果A、B、C组患者术后24h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显著少于D组患者,而A组患者又显著少于B、C组患者;A组患者术后24、72h的Hb值显著高于B、C、D组患者,B、C组患者又显著高于D组患者;A、B、C组患者的输血率(15%、23%、30%)显著低于D组患者(53%);A组患者术后24、36h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B、C、D组患者,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24h凝血指标、术后3d患膝被动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均未出现VTE临床症状。结论氨甲环酸在减少同期双侧TKA患者术后出血和输血率的同时,并不会增加VTE的发生,不影响膝关节术后早期被动功能锻炼。术前30min及关闭切口前30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效果最佳。
吴文锐罗斯敏侯大标李劼若查振刚
关键词:氨甲环酸关节成形术手术后出血栓塞和血栓形成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工作能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工作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3年3月~2016年4月对75例(92髋)强直性脊柱炎伴髋骨性强直患者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12~24月的随访,通过对手术前后患髋VAS疼痛评分、关节总活动度、整体功能改善情况、就业情况进行比较,根据Harris评分系统、BAFSI、BASDAI评分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关节总活动度、临床症状以及髋关节功能均得到极大改善。VAS疼痛评分由术前(6.51±1.32)分降至(2.47±0.38)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22.51±3.32)分,增加至术后2周(89.17±2.52)分,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0°提高到末次随访时(171.50±30.30)°,BAFSI评分由术前(6.21±2.6)末次随访时(2.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42髋,良38髋,可12髋,优良率达87%。术后6个月和12个月,75例患者中,6例和32例恢复正常工作。所有病例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X-ray未见感染、脱位,其中1例术后4个月因术髋疼痛拍片见假体松动,5例发生异位骨化。其中BrookerⅠ级3例,Ⅱ级2例,未见Ⅲ、Ⅳ级异位骨化。结论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髋骨性强直的有效手段。关节置换术后可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工作,提高生活及工作质量,近期效果良好。
吴文锐罗斯敏刘宁查振刚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诊断为膝内侧骨关节炎并行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56例(64膝)。纳入标准: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胫骨侧内翻畸形。排除标准:炎症性、感染性关节炎;多间室的关节退变;膝关节活动度<90°;屈曲畸形>10°。采用HSS评分、VAS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和疼痛的改善情况,通过测量胫股角(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内翻角(KVA)、下肢负重线比率(WBL),评价术后膝内翻的矫正效果。各时间点评分及测量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时间点间比较采用WSC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术后切口均获Ⅰ期愈合。5例出现截骨旋转轴无移位骨折,推迟负重后愈合;10例出现明显的小腿肿胀、皮下瘀斑,对症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5±3)个月。随访中未见内固定失败、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后3、6、12个月随访时,患者H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高(F=312.7,P<0.05);VAS评分与术前相较均降低(F=185.6,P<0.05)。影像学检查指标中,术后FTA(t=3.2)、MPTA(t=6.3)、KVA(t=5.8)及WBL(t=2.7)均获得改善,与术前比较,内翻畸形获得矫正(均P<0.05)。结论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通过矫正下肢力线,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于合并胫骨内翻的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郇松玮罗斯敏张还添佘国荣吴文锐陈均源庄腾丰李桦查振刚刘宁
关键词:截骨术骨关节炎胫骨膝关节
糖尿病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11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 Fang),搜集糖尿病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关性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7年1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626 5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人群接受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66倍(OR=1.66,95%CI=1.46~1.89,P<0.001),糖尿病人群接受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48倍(OR=1.48,95%CI=1.22~1.80,P<0.001),糖尿病人群接受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KSS)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13,95%CI=-0.24^-0.01,P=0.04)。森林结构图显示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稳健,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糖尿病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具有相关性,糖尿病可增加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庄腾丰王华军郑小飞罗斯敏吴文锐肖磊查振刚
关键词:糖尿病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META分析
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难复性复杂性腕关节内骨折21例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单臂一体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难复性复杂性腕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采用单臂一体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性关节内骨折21例;年龄23~83岁,平均61.9岁.高空坠落伤3例,车祸伤7例,跌倒伤11例.其中开放伤2例.按AO分型:B2型6例,B3型3例,C1型4例,C2型6例,C3型2例.其中3例单纯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不理想,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撬拨复位,并使用2~3枚克氏针内固定. 结果 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2~ 24个月,平均5.9个月.所有病例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根据Dienst关于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功能评价:优11例,良8例,可1例,差1例. 结论 单臂一体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难复性复杂性腕关节内骨折是一种疗效可靠、手术简单且微创的治疗方法.
刘宁郇松玮余国荣罗斯敏吴文锐张红查振刚
关键词:腕关节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腕关节镜
糖尿病与骨关节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与骨关节炎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与万方数据库,搜集糖尿病与骨关节炎发病风险相关性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4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篇,共23 143例骨关节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人群的骨关节炎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50,95%CI[1.10,2.06,P=0.01],经校正年龄、性别、BMI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糖尿病人群的骨关节炎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35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35,95%CI(1.10,1.67,P=0.005]。敏感性分析显示本次研究结果稳健性好。[结论]糖尿病与骨关节炎发病具有相关性,糖尿病可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王华军陈均源罗斯敏桂涛桑园吴文锐刘宁查振刚
关键词:骨关节炎糖尿病发病机制META分析
微骨折术与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在膝关节软骨缺损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系统评价微骨折术与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2017年第5期)、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微骨折术与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临床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7年5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5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最终比较随访的膝关节运动评分(Tegner)(均数差-0.13,95%可信区间-0.82~0.56,P=0.72),Lysholm评分(均数差-7.21,95%可信区间-20.19~5.77,P=0.28),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均数差-4.23,95%可信区间-8.39^-0.06,P=0.05)和2年随访的各项评分(标准化均数差-0.50,95%可信区间-1.05~0.05,P=0.08)的对比中,自体软骨移植术仅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上优于微骨折术,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骨折术与自体软骨移植术疗效相当,患者术后在关节活动、疼痛、稳定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是否在更加长的时间跨度下仍有相同的疗效需要更多长时间随访的临床研究来支持。
庄腾丰王华军郑小飞吴文锐罗斯敏陈均源查振刚
关键词:关节软骨缺损微骨折术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