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数字化
  • 4篇计算机
  • 4篇MC
  • 3篇全冠
  • 3篇计算机辅助设...
  • 3篇辅助设计
  • 2篇义齿
  • 2篇适合性
  • 2篇口腔
  • 2篇口腔扁平
  • 2篇口腔扁平苔藓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2篇加工单
  • 2篇工单
  • 2篇光学成像
  • 2篇扁平苔藓
  • 2篇CEREC
  • 2篇成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机构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 1篇北京瑞佳美科...

作者

  • 14篇吴树洪
  • 5篇王璐
  • 5篇谭发兵
  • 4篇萧智利
  • 2篇向学熔
  • 2篇隋磊
  • 2篇黄姣
  • 2篇金萍
  • 1篇曹佳
  • 1篇于海洋
  • 1篇杜跃华
  • 1篇江晓峰
  • 1篇刘薇
  • 1篇周敏
  • 1篇张薇
  • 1篇王涛
  • 1篇宋锦璘
  • 1篇李蕊
  • 1篇戴红卫
  • 1篇马超逸

传媒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逆向工程研究不同牙体预备形态对全冠三维适合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基于逆向工程研究不同牙体预备形态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全冠三维适合性的影响。方法扫描左上颌第一磨牙牙预备体并在NX Imageware 13.2软件中构建5种不同形态的牙预备体,将每种牙预备体导入exocad软件中分别制作8个树脂内冠。最后扫描树脂内冠粘接面,在Geomagic Qualify 12软件中进行适合性的三维分析。结果 3D偏差色谱图显示,深凹面形肩台组各区域偏移较小且大小均一;其余组各区域偏移相差较大,尤其是线角尖锐区域。深凹面形肩台、135°肩台、羽状肩台、直角翘边肩台、尖锐牙尖形态组的三维偏移值分别为(16.88±2.83)、(26.88±3.61)、(53.56±4.30)、(51.38±4.46)、(47.19±4.62)μm。深凹面形肩台组的适合性优于135°肩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角翘边肩台组、尖锐牙尖形态组、羽状边缘组的整体适合性最差,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三维分析法是一种研究冠适合性的较好方法;推荐临床制备线角圆钝、深凹面形肩台的牙预备体;避免制备羽状、直角翘边边缘以及线角尖锐形态的牙预备体。
夏媛谭发兵王璐吴树洪
关键词:全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逆向工程
口腔扁平苔藓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测定正常颊黏膜组织、糜烂型及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 planus,OLP)组织和颊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观察其MVD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OLP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初诊患者共40例,包括10例糜烂型OLP,10例非糜烂型OLP和10例颊癌,收集10例颊部外伤创面组织作为正常人颊黏膜标本。组织切片采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S-P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测定MVD,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颊癌、糜烂型OLP、非糜烂型OLP、正常颊黏膜的MVD分别为:36.825 0±7.048 5、27.700 0±6.183 3、16.600 0±5.111 57、.350 0±1.472 9,经秩和检验分析,糜烂型OLP与正常对照组之间、颊癌与正常组织之间、颊癌与非糜烂型OLP之间的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糜烂型OLP及颊癌较正常颊黏膜组织MVD明显增高;糜烂型与非糜烂型OLP的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VD与OLP组织的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可以考虑将MVD作为OLP治疗转归、癌变发展的评价指标。
萧智利吴树洪向学熔黄姣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微血管密度CD34发病机理
55787颗成品塑料牙的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各牙位成品塑料牙的使用情况,为成品塑料牙生产厂家及使用单位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工艺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成品塑料牙的使用情况按牙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在使用的55787颗成品塑料牙中,D6的使用率最高,占5.31%,D3的使用率最低,占1.94%。2)除上颌尖牙和下颌侧切牙外,其余同名牙使用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成品塑料牙的使用量B区多于A区,上颌多于下颌(P<0.05)。4)单颌全口和全口义齿使用的成品塑料牙约占总数的1/3。5)除去单颌全口和全口义齿使用的情况,下颌左右侧中切牙同时使用的频率最高,占81.46%,上颌左右侧尖牙同时使用的频率最低,占43.26%。结论不同牙位成品塑料牙的使用频率有较大差异,建议生产厂家应按比例进行生产,使用单位应按比例进行购买。
吴树洪于海洋王璐徐凌萧智利
关键词:牙列缺损牙列缺失义齿
3种石膏材料构建的全冠数字化模型精度的对比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Cerec Inlab MC XL系统3种石膏材料构建的全冠数字化模型的精度。方法:制备一标准右上第一磨牙全冠预备体模型,并复制超硬石膏、Esthetic-base、CAM-base石膏扫描代型各8个。每组代型采用InEos扫描仪Rotational旋转扫描方式分别获取数字化模型8个(超硬石膏组采取喷粉后扫描),Inlab 3D(version 3.65)软件测量每个数字化模型相应位点的距离参数并与实物比较。本实验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超硬石膏组的成像质量略优于Esthetic-base组和CAM-base组。Esthetic-base组、CAM-base组与实物组在颊舌(P=0.199)、近远区域(P=0.087)的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硬石膏组与实物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P=0.003)。此外,超硬石膏组在近远区域的偏差值较颊舌区域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10,P=0.000)。超硬石膏组、Esthetic-base组、CAM-base组的总体偏移值分别为(0.049±0.036)、(0.016±0.050)、(0.017±0.052)mm。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Esthetic-base、CAM-base石膏构建的数字化模型精度较高,而超硬石膏喷粉构建的数字化模型精度较差,不推荐使用。
袁荣谭发兵吴树洪马超逸喻娜佟雪璐
关键词:全冠
基于数值模拟技术优化纯钛义齿支架铸造参数
2013年
通过预测铸造参数对铸造缺陷的影响,应用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ProCAST模拟铸造纯钛义齿支架的充型及凝固过程。结果表明:铸造成功率与铸造参数相关;通过对原铸造参数的改进,铸圈温度为150℃,铸造压力为0.2MPa时,保证了纯钛义齿支架的质量。
童铃王璐吴树洪江晓峰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
Inlab MC XL系统3种全瓷冠边缘和内部适合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Inlab MC XL系统3种瓷材料全冠的边缘和内部适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一右下第一磨牙全冠预备体模型,复制48个代型。采用随机抽样法,24个用于采集光学印模,分别制作8个Cerec Blocs、Incoris AL、In-ceramYZ全冠,剩余24个代型用于冠的粘结。采用修正USPHS标准和SEM法评价冠的适合性。结果修正USPHS法显示87.5%的边缘测试点临床可接受,3种瓷材料冠的边缘适合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EM法显示Incoris AL组的边缘适合性与Cerec Blocs组、In-ceram YZ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在近中、远中、颊面、舌面、内部整体等观察项的适合性比较有较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erec Blocs、In-ceram YZ冠的边缘适合性优于Incoris AL,而Cerec Blocs的内部适合性最好;3种瓷材料冠的边缘适合性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谭发兵王璐金萍付钢吴树洪
关键词:适合性MC
Cerec 3D/inLab MC XL系统5种扫描方法构建数字化模型精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Cerec 3D/inLab MC XL系统5种扫描方法构建数字化模型的精度,探寻最佳的扫描方法,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方法用一个标准的种植基台作为扫描对象,分别用inEos顶端拍摄、inEos旋转拍摄、...
吴树洪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文献传递
光学成像粉对全冠数字化模型精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Cerec inlab MC XL系统光学成像粉对数字化模型精度的影响。方法制备一标准右上第一磨牙全冠预备体模型,并复制8个石膏扫描代型。每个代型采用inEos扫描单元获取喷粉前后的数字化模型,采用inlab3.65软件测量每个数字化模型边缘、肩台、轴面、窝沟、牙尖区域喷粉前后的变化情况。最后采用SA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字化模型各区域1周前后的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喷粉后的数字化模型质量较喷粉前好,光学成像粉对数字化模型边缘、肩台、轴面、窝沟、牙尖区域的影响值分别为(0.073±0.042)、(0.106±0.077)、(0.044±0.025)、(0.128±0.060)、(0.102±0.056)mm,各区域影响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光学成像粉对全冠数字化模型各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对面和肩台的影响大于边缘和轴面,提示不同区域喷粉时要区别对待。
谭发兵金萍吴树洪张薇
160例口腔扁平苔藓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与多种局部理化刺激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研究方法,选取16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为研究对象,160例在年龄和性别上相匹配的同期非口腔黏膜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调查,使用条件Logistic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口腔扁平苔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辛辣饮食(OR=3.473)、胃炎(OR=3.134)、硬(OR=2.535)、烫(OR=2.122)、烟熏食品(OR=1.741)进入了Logistic的回归模型。结论局部理化刺激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有一定的联系。
萧智利吴树洪向学熔黄姣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胃炎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医技交流质量评估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目前国内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修复中的医技交流质量。方法:向国内四所规模较大的制作室发放了400张调查问卷,对树脂基托RPD及整铸支架RPD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医师传递给技师的加工信息完整度及技师对加工信息的评价和反应进行调查。结果:400张问卷中的81%(324张)经有效填写并回收。其中29%的加工单在一般信息中包含了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仅有5%注明或口头告知了模型经过消毒;89%的加工单中标明了卡环的种类和位置;74%的加工单有明确的基托及连接体设计信息;而仅有7%的加工单包含人工牙选择和排牙要求;单侧或双侧两牙位以上游离缺失病例中医师提供咬合记录者占91%;前牙跨中线缺失病例中医师在模型或咬合记录上标示出中线位置者占84%。技师认为在全部324例RPD修复病例,仅有19%加工信息充分;而当技师认为加工单信息不够明确时,选择与医师沟通的仅占11%。结论:目前我国RPD修复中医技交流质量不够理想;医技双方均缺乏交流沟通的意愿。该现象会影响RPD修复水平的提高,应给予足够重视。
隋磊李蕊刘忠武吴树洪周敏
关键词:可摘局部义齿加工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