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荒

作品数:47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角膜
  • 8篇屈光
  • 8篇近视
  • 7篇眼压
  • 7篇视力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7篇细胞
  • 7篇测量值
  • 5篇视网膜母细胞
  • 5篇视网膜母细胞...
  • 5篇网膜母细胞瘤
  • 5篇细胞瘤
  • 5篇母细胞
  • 5篇母细胞瘤
  • 5篇分子
  • 4篇蛋白
  • 4篇术后
  • 4篇水通道
  • 4篇水通道蛋白

机构

  • 35篇吉林大学第二...
  • 16篇吉林大学
  • 7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邢台市眼科医...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河南省眼科研...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吉林大学第三...
  • 1篇弗吉尼亚大学

作者

  • 47篇吴荒
  • 17篇宋跃
  • 8篇吴雅臻
  • 8篇孙莹
  • 6篇杨隆艳
  • 5篇张灵
  • 4篇徐春玲
  • 4篇王春勇
  • 4篇刘璐
  • 4篇赵梅生
  • 4篇王宜
  • 3篇王瑞卿
  • 3篇岳志强
  • 3篇郑雅娟
  • 3篇于博
  • 3篇赵凌志
  • 3篇赵雪俭
  • 2篇李东侃
  • 2篇刘姝
  • 2篇刘建巨

传媒

  • 8篇中国实验诊断...
  • 7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眼科新进展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眼科研究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与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1年
徐春玲宋跃吴荒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AQP1
基因工程血管抑素(Vasostatin)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研究
吴雅臻李光宇范斌刘建巨韩宁戚卉吴荒张晓光
任务来源: 吉林省卫生厅  项目名称: 基因工程血管抑素(Vasostatin)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研究  项目编号:040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是常见的...
关键词:
关键词:VASOSTATIN视网膜新生血管基因工程
正常幼年豚鼠视觉发育的正视化过程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正常豚鼠眼球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为豚鼠作为近视研究的动物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刚出生的英国种三色豚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别在第0、1、2、3、5、7、9和11周测量其中一组豚鼠的屈光力(R)、角膜曲率半径(RCC)、前房深度(AS)、晶状体厚度(CL)、玻璃体腔长度(VC)和眼轴总长度(AL)。将左右眼测量值合并在一起分析正视化过程中各屈光成分的变化规律。RCC、AS、CL、VC、AL和R分别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各组中左右眼的R、RCC、AS、CL、VC和AL差异无显著性(P>0.05),雌雄鼠的R、RCC、AS、CL、VC和AL差异无显著性(P>0.05)。豚鼠出生时为远视[(+5.25±0.22)D],以后远视度数逐渐下降,到11周龄达(+1.34±0.61)D并趋于稳定(P=0.215)。RCC出生时为(3.23±0.01)mm,AS出生时为(1.20±0.00)mm,CL出生时为(2.72±0.02)mm和VC出生时为(3.27±0.01)mm,4项参数在出生后的3周内总体呈上升趋势;3周后除了AS基本保持不变,其他3个参数仍在逐渐增加。AL[出生时为(7.19±0.02)mm]发生了明显的延长(P<0.05)。各参数与屈光力的相关性分析,其中VC与屈光力密切相关(r=-0.818,P<0.01),其他5个参数与屈光力呈中等相关(r=-0.558~-0.680,P<0.01)。结论:在视觉发育期内,豚鼠的各项屈光参数均向正视化发展,完成正视化的时间在9~11周。正视化进程主要与玻璃体腔长度的变化有关。
王瑞卿赵海岚胡娱新吴荒苏冠方
关键词:正视化动物模型
暗适应对主觉验光中双眼平衡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在常规主觉验光环境下,暗适应造成的双眼前视标背景亮度差异的持续时间。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硕士研究生及进修医生40名(男11名,女29名,年龄在24-29岁之间),在常规单眼主觉验光完成后,双眼前加+0.75 DS球镜再次雾视,右眼前加3ΔBD棱镜,左眼前加3ΔBU棱镜。打开右眼前遮盖,同时开始计时,让被检者观察上下两行视标背景亮度,当亮度相等时报告,计时停止。结果40名学生的报告时间呈正态分布,反应时间最快的为25.16 s,最慢的为61.19 s,平均为42.71±9.71 s,单侧95%参考值上限为58.64 s。结论在双眼去遮盖1 min时间内,基本可以消除背景亮度差异对平衡结果的影响,建议在去雾视达到双眼球镜终点时,再进行一次双眼棱镜分离平衡。一方面可以消除暗适应的影响,验证雾视状态下的结果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特殊患者在雾视与去雾视状态下,双眼视力差距不同的影响。
邱迎红吴荒岳志强
关键词:主觉验光暗适应棱镜
一种自助式立体视觉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助式立体视觉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检测装置模块、眼动仪控制模块、自助式立体视觉检测系统模块和播放模块;检测装置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数据信息子模块的操作控制指令;眼动仪控制模块用...
刘璐吴荒杨柠于博赵凌志许领先张玉
RGP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meta分析
<正>目的:探讨RGP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效果。方法:检索 Medline、OVID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6 年间发表的关于RGP与儿童近视进展相关的对...
吴荒王瑞卿杨德峰
文献传递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压测量值的变化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 ASIK)后眼压测量值的变化。方法 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对 34 0只眼 (176例患者 )行 L ASIK手术后行眼压测量。结果 L ASIK后眼压测量值明显低于术前 (t=5 6 .118,P<0 .0 0 1)。按术前屈光度将患眼分成 4组。 组 :- 3.0 0~ - 6 .0 0 D; 组 :- 6 .0 0~ - 9.0 0 D; 组 :- 9.0 0~ - 12 .0 0 D; 组 :- 12 .0 0 D以上 ,每组术后眼压测量值均明显低于术前 (t>15 ,P<0 .0 0 1)。切削等值球镜度与术后眼压测量差值明显相关 (r=0 .16 4,P=0 .0 0 2 ) ,在控制切削等值柱镜度的影响后对二者进行偏相关分析 ,偏相关系数 r=0 .15 2 ,P=0 .0 0 5。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压测量值明显低于术前 ,并且眼压测量差值随切削等值球镜度的增加而增大。
李桂荣吴荒杨隆艳赵梅生徐春玲宋跃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眼压近视
近视眼患者角膜屈光力与角膜表面对称性的相关性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角膜屈光力与角膜表面对称性的相关关系。方法对近视患者眼1472只(其中男性眼715只,女性眼757只)、行PRK手术后1年的患者眼161只和行LASIK手术后1年的患者眼158只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角膜平均屈光力(ACP)与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AI)的相关关系。结果ACP与SAI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分别为0·120、0·108,P<0·01),PRK术后1年,ACP与SAI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110,P=0·165);LASIK术后1年,ACP与SAI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066,P=0·413)。结论近视患者角膜屈光力与角膜表面对称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可以改变这种相关性。
吴荒周跃理岳志强宋跃
关键词:近视角膜屈光力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抑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OVID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1995年4月-2005年4月10年发表的关于丝裂霉素C与PRK相关的对照研究,并辅以手工检索。结果:共纳入2项随机对照试验,异质性Q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17,df=1,P=0.68)。2项研究的OR值分别为0.17[95%CI0.05~0.533、0.10[95%CI0.01~0.853;合并OR值为0.14[95%CI0.05~0.4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3.75,P=0.0002)。结论:PRK术中局部应用0.02%丝裂霉素C可以明显减少高度近视眼术后的haze形成。
吴荒王春勇王宜宋跃郑雅娟
关键词:角膜切除术光折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全天遮盖与部分遮盖对弱视患儿视力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全天遮盖和每天遮盖4h的部分遮盖对弱视患儿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3~11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或斜视性弱视患者200例,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3~5岁,66例)、低年级组(6~8岁,93例)和高年级组(9~11岁,41例)。初始治疗仅予屈光矫正,3个月后每组内按遮盖方式随机分为全天遮盖组和部分遮盖组(每天持续遮盖4h),分别于遮盖3个月、6个月和9个月观察弱视眼视力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屈光矫正,3个年龄组的弱视眼视力均有明显进步(学龄前组平均提高2.3行,t=10.898,P<0.001;低年级组平均提高1.6行,t=11.563,P<0.001;高年级组平均提高1.6行,t=9.823,P<0.001)。在此后的遮盖治疗过程中,弱视眼视力继续提高,完全遮盖组与部分遮盖组的弱视眼视力在遮盖治疗后3个月(学龄前组:t=-0.136,P=0.892;低年级组:t=0.755,P=0.452;高年级组:t=-0.039,P=0.969)、6个月(学龄前组:t=0.737,P=0.465;低年级组:t=-0.838,P=0.405;高年级组:t=-0.326,P=0.747)、9个月(学龄前组:t=-1.618,P=0.116;低年级组:t=-1.816,P=0.075;高年级组:t=1.313,P=0.2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屈光矫正基础上,采用每天4h的部分遮盖与传统的全天遮盖均可明显提升弱视眼视力,且两者疗效并无显著差异。
吴荒池云峰
关键词:弱视视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