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跃明
- 作品数:121 被引量:913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杭州市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牛乳脂共轭亚油酸的合成及其营养调控被引量:4
- 2010年
- 共轭亚油酸(CLA)是存在于动物脂肪和乳脂中的天然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牛乳脂CLA的来源、合成机制及其营养调控。
- 朱雯张莉吴跃明
- 关键词:乳脂共轭亚油酸营养调控
- 体外产气法评价添加植物油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被引量:9
- 2004年
- 应用体外产气法模拟瘤胃发酵,通过测定瘤胃培养液发酵常数、24h体外产气量及粘附在消化残渣上的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力,评价添加不同种类植物油及不同添加水平对湖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5×3二因子设计,棉籽油、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油分别替代基础底物中0%、2%、4%的玉米粉。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油极显著降低24h体外产气量(p<0.01),随着添加量增加,体外产气量显著下降(p<0.05)。除在2%添加量时,菜油与其他4种油差异显著(p<0.05)外,5种植物油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油显著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p<0.05)。添加2%剂量组使羧甲基纤维素酶活降低3.74~9.34单位(p<0.05),4%剂量组降低6.99~11.88单位(p<0.01)。5种植物油中,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棉籽油与菜籽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2%、4%植物油并未显著改变24h瘤胃培养液pH值及NH3-N浓度。结果表明,植物油对瘤胃发酵及羧甲基纤维酶活有抑制作用,添加水平越高,负效应越大。
- 郑会超姚建红吴跃明袁谦叶均安刘建新
- 关键词:体外产气法植物油瘤胃发酵饲料添加剂
- 不同粗料来源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本试验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常用粗料来源(稻草、玉米秸、羊草、苜蓿)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组24 h产气量和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处理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0.05);玉米秸秆组瘤胃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羊草苜蓿组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显著高于稻草组(P<0.05),玉米秸组总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苜蓿组48 h微生物蛋白产量显著高于稻草组和玉米秸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苜蓿可促进瘤胃发酵和养分的消化,并促进微生物蛋白的合成。
- 朱雯王炳付妍吴跃明刘建新
- 关键词:粗料微生物蛋白
- 秸秆饲料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07年
- 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方法、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及复合处理等)及其原理、效果和优缺点,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 单洪涛吴跃明刘建新
- 关键词:秸秆饲用价值预处理
- 体外法研究米曲霉培养物对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试验研究高酶活力的米曲霉培养物(AOC)对瘤胃发酵的影响。以米曲霉产酶特性为标准研制米曲霉培养物,体外法研究0、3、6、12 mg米曲霉培养物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48 h的AOC酶活力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6、12 mg AOC显著增加了24 h产气量、微生物蛋白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的含量(P<0.05),12 mg AOC组的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 mg AOC组微晶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 mgAOC组(P<0.05);12 mg AOC组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 mg AOC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米曲霉培养物可通过提高瘤胃微生物酶活性而促进体外瘤胃发酵。
- 孙华吴跃明李亚学杨凡彭永佳刘建新
- 关键词:体外瘤胃发酵
- 不同精粗比下添加维生素B12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微生物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2年
- 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12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微生物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即3个底物精粗比(玉米∶羊草=35∶65、50∶50和65∶35)和3个维生素B12添加量(0、40和90 ng/mL)。体外试验用瘤胃液取自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湖羊。体外培养24 h后测定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酶活力。结果显示:1)随着底物精粗比和维生素B12添加量的提高,体外培养24 h的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有机物消化率极显著地增加(P<0.01),且维生素B12添加量与上述指标存在线性剂量效应(P<0.01)。2)当底物精粗比为50∶50和65∶35时,添加维生素B12显著提高了发酵液中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浓度(P<0.05),但对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3)当底物精粗比为35∶65和50∶50时,添加40 ng/mL维生素B12使发酵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当精粗比为65∶35时,添加90 ng/mL维生素B12使发酵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底物精粗比和维生素B12添加量影响体外瘤胃发酵。添加维生素B12可增加瘤胃微生物酶的活力,从而提高有机物消化率以及微生物蛋白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当底物精粗比(玉米∶羊草)较高(50∶50和65∶35)时,维生素B12的添加效果更明显,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 李亚学王佳堃孙华彭永佳茅慧玲吴跃明刘建新
- 关键词:精粗比瘤胃发酵
- 预处理改变稻草亚细胞结构的化学基础被引量:14
- 2006年
- 以氢氧化钠、碳酸氢铵和尿素处理的稻草为研究对象,采用糖腈乙酰酯法和碱性硝基苯氧化法,分别测定了化学预处理前后稻草用80%乙醇浸提残渣中结构性多糖和木质素组分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化学预处理后稻草结构性多糖水解产物下降7.9%~17.7%;木质素组分中愈伤木基木质素下降31.9%~37.7%,对羟基苯基木质素下降16.6%~28.5%,紫丁香基木质素下降11.5%~16.8%,对香豆酸下降16.6%~26.3%,阿魏酸下降5.5%~11.1%.各组分下降幅度均以氢氧化钠处理最高.上述结果表明,化学预处理通过破坏木质素与结构性多糖、木质素单体之间的连接,导致细胞壁各层的木质素组分不同程度的下降是化学预处理后稻草亚细胞结构变化的化学基础所在.
- 王佳堃朱素丽刘建新吴跃明叶均安
- 关键词:稻草化学预处理
- 日粮中直接添加微生物制剂(DFM)对反刍动物的影响被引量:49
- 2001年
- 本文主要论述了 DFM(direct-fed microorganisms)对于反刍动物的影响。 DFM主要包括酿酒酵母和米曲霉发酵提取物。 DFM作为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它可以通过调控反刍动物的瘤胃内环境,尤其是通过对瘤胃内细菌的调控来发挥作用。DFM可以提高饲料采食量,增加泌乳量,减轻环境应激对畜体造成的危害。
- 苑文珠刘建新吴跃明
- 关键词:DFM曲霉菌反刍动物微生物制剂瘤胃内环境泌乳量
- 氨化处理对豆秸营养价值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7年
- 本试验研究了用碳酸氢铵对豆秸进行氨化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秸秆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并用尼龙袋法测定了其瘤胃干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秸秆相比,氨化处理后其粗蛋白质(CP)含量提高66.0%(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降低4.5%(P<0.01),瘤胃干物质(DM)降解率提高15.3%(P<0.01),但钙磷无显著变化。
- 单洪涛吴跃明刘建新
- 关键词:氨化处理豆秸营养价值
- 稻草TMR颗粒料的研制与营养评定
-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稻草资源,本研究通过对稻草进行复合处理,并根据所设计的日粮配方,调质加工制成颗粒化全混合日粮,以减少散装饲料的浪费,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生产效益。本试验比较了复合碱处理和颗粒化对稻草全混合饲料营养价值的影...
- 皮祖坤吴跃明叶均安刘建新段智勇
- 关键词:稻草颗粒料全混合日粮营养价值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