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年人脑出血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为了解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74例青年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病、血脂异常、长期吸烟、饮酒等为青年人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动静脉畸型、颅内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外伤为常见的病因。青年人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头颅CT特点对本病进行早期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治愈好转率高。
- 周益平吴胜军周伟
- 关键词:青年人脑出血CT
- ROC曲线分析血清尿酸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尿酸(UA)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选择最佳临界值评定诊断性能。方法将280例急性脑梗死组及290例非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对其UA水平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中UA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明显高于非急性脑梗死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U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73.5%,女性患者U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男性患者UA以478.99μmol/L作为诊断参考值,其敏感性为95.63%,特异度为82.92%,尤登指数为78.55%,阳性预期值为77.89%,阴性预期值为85.61%,阳性似然比为5.66,阴性似然比为0.041;女性患者UA以422.35μmol/L作为诊断参考值,其敏感性为95.74%,特异度为84.16%,尤登指数为80.25%,阳性预期值为78.53%,阴性预期值为83.95,阳性似然比为5.59,阴性似然比0.051。结论 UA是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测中一项可靠的观察指标。
- 周伟张荣蒋存礼杨昕
- 关键词:ROC曲线血清尿酸急性脑梗死
- 服用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血小板参数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接受7 d阿司匹林治疗,B组患者不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对比A、B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PAC-1表达率。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将9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组,n=36)、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SR组,n=32)、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n=30),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格检查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4组的血小板(PLT)计数、PLT平均体积(MPV)、PLT分布宽度(PDW)、PLT压积(PCT),并就血小板参数与阿司匹林抵抗性关系进行探究。结果治疗前A、B 2组患者CD62P及PAC-1表达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上述指标表达率低于B组(P<0.05);AR组、ASR组及AS组PLT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R组及ASR组MPV明显高于AS及对照组(P<0.05),PDW、PC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抵抗与患者PLT参数中的PLT计数及MPV呈正相关性(r=0.367、0.681,P<0.05)。结论服用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患者其PLT及MPV值越高,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越明显,临床用药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查,以便积极调整用药方案。
- 周伟晁丽娜张荣
-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参数
- 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9年
- 周伟吴永斌许贤瑞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医药治疗脑心通胶囊脑功能障碍脑血管因素脑功能衰竭
- 个性化康复训练改善早期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通过早期个性化的语言康复训练,观察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加神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神内药物治疗,疗程3个月。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研制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进行语言学测评,采用BAD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量化语言损伤程度,分别对入组当天、治疗1月、治疗2月、治疗3月四个时间点进行语言学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均较治疗前改善,除对照组听理解、书写的P<0.05,余各项P<0.01;治疗后,治疗组谈话、复述、命名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除听理解、阅读及书写外,两组分值递增与时间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早期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语言损伤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周伟吴永斌张荣
- 关键词:个性化康复训练脑卒中运动性失语
-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给予一定的基础性治疗(抗血小板聚集等),同时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计算力训练、知觉障碍的训练等)。两组在入院当日、治疗后第7和14天,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通过我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价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通过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当日的MMSE及MoCA、C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和14天,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CSS评分均较入院时下降,Barthel指数、MMSE及MoCA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P<0.05),同时间点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MMSE及Mo CA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并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
- 周伟张荣周桂英杨风
- 关键词:丁苯酞认知康复训练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神经功能评价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与头颅磁共振变化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R)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资料。结果 DEACM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智能、人格改变;头颅MRI表现可分为3型:(1)神经核团受累型;(2)脑白质受累型;(3)皮质受累型。MRI特征:苍白球为对称性的卵圆形长T1、长T2信号,皮质下白质为对称性的弥漫模糊云雾状长T1、长T2信号,侧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双侧对称的点状、斑片状或融合性长T1、长T2信号病灶,偶见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结论 DEACMP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头颅磁共振改变。
- 周伟王晓莉吴永斌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丘脑出血42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周伟吴永斌周益平
- 关键词:丘脑出血脑血管疾病预后
-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更新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更新率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的100例脑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均服用7日阿司匹林后,比较2组生化指标及血小板更新率。结果 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更新率、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更新率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明显增高,通过监测血小板更新率及防止阿司匹林抵抗,可有效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 周伟晁丽娜杨风
- 关键词:脑梗死合并糖尿病阿司匹林抵抗
- 小脑卒中误诊原因分析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小脑卒中(包括小脑梗死和小脑出血)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提高小脑卒中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入院的小脑卒中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在住院过程中将其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结果共有16例小脑梗死和2例小脑出血病人误诊为后循环缺血。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与医生对小脑卒中的认识不足、临床体格检查不仔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快以及未及时行头颅CT、MRI检查有关。结论提高对小脑卒中的认识、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头颅CT、MRI检查是减少小脑卒中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关键。
- 周伟张艳玲蒋存礼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