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兰萍

作品数:67 被引量:240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5篇水利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荒漠
  • 9篇植物
  • 9篇流域
  • 8篇群落
  • 8篇河流域
  • 7篇石羊河流域
  • 7篇荒漠化
  • 6篇植被
  • 6篇生态
  • 6篇土壤
  • 6篇绿洲
  • 6篇风沙
  • 6篇风沙流
  • 5篇水坝
  • 5篇荒漠植物
  • 5篇灌区
  • 5篇风蚀
  • 4篇动力驱动
  • 4篇优势种
  • 4篇土地荒漠化

机构

  • 54篇甘肃省治沙研...
  • 13篇甘肃省荒漠化...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甘肃省水利厅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甘肃省林业厅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甘肃林业职业...

作者

  • 67篇周兰萍
  • 48篇魏怀东
  • 34篇陈芳
  • 32篇李亚
  • 32篇胡小柯
  • 30篇丁峰
  • 15篇纪永福
  • 11篇杨自辉
  • 10篇刘世增
  • 10篇方峨天
  • 7篇肖斌
  • 6篇李银科
  • 6篇李菁菁
  • 5篇郑庆钟
  • 5篇张进虎
  • 5篇张芝萍
  • 5篇贺访印
  • 4篇刘光武
  • 4篇王强强
  • 4篇张剑挥

传媒

  • 8篇西北林学院学...
  • 6篇防护林科技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甘肃科技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草业科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甘肃林业科技
  • 2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第八届西部论...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NDVI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监测及效果评价——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被引量:16
2008年
植被盖度是评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对黄土丘陵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研究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估算安定区2001年和2004年植被盖度变化。通过分析得出:2001-2004年安定区整体植被盖度有所增加,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的区城,低盖度植被类型面积大大减少,植被盖度〈60%的类型面积共减小了967.5hm^2,而高植被盖度面积增加。通过坡度与植被指数空间叠加分析发现,坡度对植被盖度较高区域的影响较小,对于植被盖度较低的区域影响较大。对于低植被盖度区域来说,坡度小则植被恢复快,坡度大则恢复较慢。
陈芳魏怀东丁峰周兰萍胡小柯
关键词:NDVI退耕还林还草坡度黄土丘陵沟壑区
多风向风沙流流量实时监测仪
一种多风向风沙流流量实时监测仪,包括壳体、集沙管,面板、转动装置、数个称量系统、数控数采仪与终端计算机;面板安装在壳体盖板上方,面板设有面板通孔,壳体盖板上面安装转动装置,集沙管与转动装置连接,集沙管设有上下贯穿的进沙口...
詹科杰刘世增周兰萍方峨天杨自辉王多泽张剑挥王强强郭树江
文献传递
石羊河流域1951-2005年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运用区域空间和时间的平均视角,采用气候倾向率、距平、累积距平、5a滑动平均等指标,对石羊河流域1951-2005年气候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过去50a,全流域及上、中、下游,降水量分别表现为减少、减少、增加、增加状态,上游以1962年为转折点明显减少,中、下游从90年代起出现明显增加;气温变暖趋势明显,其中下游增加程度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上、中、下游分别以1987、1997和1987年为转折点出现明显增加,尤其是2000年以来增幅较大;全流域及上、中、下游,风速呈下降、增加、下降、下降状态,上游在90年代增幅明显,80年代至今逐渐趋于平稳,中游以10年为周期波动变化,下游以1984年为拐点明显下降,2000-2005年为最低阶段;湿度呈下降趋势,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下降较为明显,中游在90年代末出现大幅度降低,1999-2005年为最低时期;目前中、下游干旱程度有所缓解,今后一段时间内,全流域干旱程度将逐渐改善。
魏怀东李亚丁峰陈芳周兰萍胡小柯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
基于MODIS数据非洲典型国家荒漠化现状监测研究
2014年
为了了解和掌握非洲国家的荒漠化现状、程度及分布,采用MODIS MOD13Q1-NDVI数据,通过NDVI累计计算,得到埃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2010年植被生长状况较好时期的NDVI影像。基于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盖度,利用植被盖度进行荒漠化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的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4%以上,且重度荒漠化占荒漠化面积的比例最大。尼日利亚受荒漠化影响较小,荒漠化占国土面积的比例14.77%,且轻度荒漠化占荒漠化面积的比例将达到99%。不同国家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分布在不同行政区划的不同的省份。研究结果将为非洲荒漠化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周兰萍陈芳魏怀东丁峰李发明胡小柯
关键词:荒漠化植被盖度MODIS
张掖市1987-2001年土地荒漠化发展动态及治理对策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解张掖市土地荒漠化发展动态,掌握其发生的机理,为该区的土地荒漠化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解译1987年和2001年TM影像数据,获得张掖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并进行马尔柯夫转移矩阵分析。结果表明:14 a中张掖市荒漠化土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但荒漠化程度在加剧。2001年比1987年面积减少了3.07万hm2,其中戈壁、盐碱地减少较多为2.10万hm2、0.64万hm2;绿洲防风固沙林向荒漠化土地类型(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戈壁)转化,转化率分别为4.46%、3.82%、3.67%、6.56%。人为因素是导致荒漠化土地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为了使荒漠化处于逆转趋势,提出控制人口数量,高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近自然林业"思想,进行生态建设并建立完善的荒漠化土地监测与预警体系。
周兰萍魏怀东丁峰陈芳胡小柯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
甘肃林业建设与生态文明被引量:2
2008年
林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针对甘肃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并结合生态文明内涵及特征进行了阐述,从生态环境破坏原因、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生态林业建设的实际意义出发,提出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胡小柯魏怀东丁峰周兰萍陈芳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建设
一种原状土壤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状土壤取样器,属于科学研究装置领域。其包括长方柱体和底板,所述长方柱体的上端外侧四边设有垂直于长方体柱的外缘,所述外缘的中心设置有孔洞,所述长方柱体的侧边设有卡扣,所述长方柱体的另一侧边下方设置有小孔...
李银科张元恺赵伯有张进虎李菁菁周兰萍郑庆钟张芝萍
景电引黄灌区植被变化过程与恢复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以景电引黄灌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植被生长现状调查,退化沙生灌木封育保护和平茬人工干预恢复试验,衰败农田防护林优化改造模式研究,开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景电引黄灌区植被变化过程与恢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绿洲外围大面积建设人工固沙灌木林,植被覆盖度增加,沙丘慢慢固定,天然植被的类型由白刺为主的群从逐渐转变为以油蒿为主的群从,油蒿在当地具有极强的适应性。2)绿洲内部,地势较低的集水积盐区,白刺大面积退化,红砂、红柳已基本消失,芦苇大量增加,目前植被以芦苇和盐爪爪为主。地势较高的沙砾质草地,植被基本没有变化,以盐爪爪和珍珠猪毛菜为主;石质山坡等不适宜耕作的荒滩,红砂、沙生针茅等物种逐渐成为优势种。3)封育保护和平茬人工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植物自然更新能力、分枝能力,增加植物生长量、物种丰富度和植株密度,对退化固沙灌木林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4)选择三倍体毛白杨、沙枣、刺槐、樟子松、枣树等树种,配置合理模式改造农田防护林,建成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网。
李亚魏怀东纪永福苏万红周兰萍张晓娟
关键词:植被封育保护
甘肃河西地区典型沙生植物叶绿素和脯氨酸累积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甘肃河西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限制了植物的正常生长,植物在受到逆境胁迫时会在生理生化方面作出快速响应。通过分析河西地区典型沙生植物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了解其在干旱环境下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植物叶绿素的含量随着叶片形状的改变发生相应的变化,河西地区63种典型荒漠植物叶绿素含量0.25~1.65mg·g^(-1),其中卷叶类植物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为薄叶,多浆和肉茎均较低,卷叶类与其他3类的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叶片类型不同植物间的差异较小。相反,脯氨酸的含量与叶片形状的改变没有太大关系,同一叶片类型不同植物间脯氨酸含量差异很大,同一属不同种间脯氨酸含量差异也非常大,河西地区63种典型荒漠植物脯氨酸含量为1.54~3 704.10μg·g^(-1),其中白刺和泡泡刺的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植物,分别达到3 704.10μg·g^(-1)和1 955.39μg·g^(-1),脯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的植物还有红砂、多枝柽柳、荒漠锦鸡儿、霸王、中麻黄、木贼麻黄、骆驼蓬、沙枣等。研究结果为荒漠植物抗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抗逆植物的选择提供基础。
李亚魏怀东陈芳周兰萍胡小柯丁峰张勃
关键词:沙生植物叶绿素脯氨酸
民勤10种典型荒漠植物冠层光谱与含水率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植物体内水分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量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含水率的调查是植被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高光谱进行典型荒漠植物含水率与冠层光谱的关系研究对荒漠区植被遥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ASD便携地物光谱仪实地测定了10种典型荒漠植物的冠层光谱曲线,并采用相关系数法和植被指数法,分析了不同荒漠植物光谱特征及其与冠层含水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荒漠植物反射光谱曲线具有绿色植物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普遍特征,有明显的"绿峰"特征和"红边效应"。2)在954-973,1 184-1 198和1 440-1462 nm三个波段,荒漠植物存在明显的水分吸收谷。其中,1 440-1 462 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含水率相关系数大于0.8,二者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3)WBI(Water Band Index)、NDWI(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II(Normalized Difference Infrared Infrared Index)、MSI(Moisture Stress Index)与植物含水率显著相关(P<0.05),冠层水分含量指数与植被水分实测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反映荒漠植被含水率变化。
魏怀东魏怀东陈芳张勃周兰萍李亚
关键词:光谱特征相关系数荒漠植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