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同市1978年—2010年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大同市1978年—2010年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78年—2010年大同市常规传染病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3年来,大同市传染病发病与死亡呈总体下降趋势,免疫针对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表现得最为明显。传染病构成谱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死灰复燃,肺结核和乙肝发病处于高位,艾滋病开始威胁公众健康,布病和手足口病成为大同市的高发传染病。结论综观大同市33年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各级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重视程度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有赖于政府各部门间的有效合作。
- 白月莲于中华周宝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影响因素
- 大同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正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报告、处置及其他事项在法律上做了规定。2004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该系统运行到现在,对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类型、事件发生频率、危害程度、影响因素和发生规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2004至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为例,对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周宝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应急管理网络直报系统
- 大同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目的:以大同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例,分析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方法:收集2004-2011年各县(区)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周宝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 文献传递
- 大同市2004—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被引量:5
- 2011年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为了解大同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类型、事件发生频率、危害程度、影响因素和发生规律,为防控对策提供依据,对2004-2009年大同市通过网络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 刘德存周宝张东山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明原因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公众健康传染病疫情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2005年—2013年布鲁菌病流行趋势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布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预防、控制布病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常规布病报告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从2005年—2013年,第六师共报告布病病例116例,年平均发病1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11/10万。布病发病呈总体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高峰,发病率11.15/10万。西部团场发病高于东部,且与新疆的高发地相邻。发病职业种类数呈上升趋势;发病以成年男性为主,尤其是40岁~64岁人群,在学生和儿童中开始出现病例;呈季节性发病,8月份为高峰。结论第六师的布病发病情况目前并不严重,但如果不采取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即将进入布病的快速上升期。控制布病的原则是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而其关键在于传染源的控制和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大小。
- 王建新周宝谭华华雪萍
- 关键词:布鲁菌病疫情分析
- 大同市1997-2011年布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了解大同市1997-2011年布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预防、控制布病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大同市1997-2011年常规布病报告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大同市1997-2011年共报告布病9 197例,总报告发病率为19.60/10万。大同市布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2006年达到高峰,之后逐步下降,但仍保持高发。农村发病高于城市,以农民为主,但发病职业种类数呈上升趋势。发病以男性和成人为主,尤其是30~64岁人群,15岁以下人群发病呈低水平。呈季节性发病,3-6月为高峰。结论大同市属于羊种布鲁菌流行区,布病高发,多种传播途径并存,以接触传播为主。高发人群与接触机会多少有关,季节性特征与羊群产羔及流产季节密切相关。大同市布病疫情仍有可能出现反复,甚至继续出现上升趋势。防控的重点应该是农村和农民,同时也要提高其他人群的预防意识。
- 周宝闫芳马政
- 关键词:疫情分析
- 试论大同市学校开展症状监测的可行性
- 2012年
- 目的了解大同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特征,探讨建立症状监测系统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4年—2011年各县(区)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2011年,大同市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2起,其中传染病暴发疫情60起(免疫针对性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1起、流感样病例暴发1起。3月—6月和10月—12月为高峰,呈双峰型。事件以发生在乡镇小学为主,病例以学生为主(95.16%)。结论现阶段在大同市学校建立症状监测系统还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应致力于对传统监测报告系统进行整合和潜力挖掘,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
- 周宝刘玮
- 关键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可行性
- 大同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部位的疱疹。为了解大同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发病提供科学依据,对2008—2013年的手足口病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周向宇周宝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肠道病毒传染病口腔部
- 1992—2011年山西省大同市乙肝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同市1992—2011年乙肝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乙肝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2—2011年大同市常规乙肝报告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年来,大同市乙肝发病呈总体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高峰,之后逐步下降。城市发病高于农村,城区和矿区占总发病数的63.51%。以工人、农民和家务待业人员为主,三者占总发病数的63.05%,但农村和农民发病呈上升趋势。乙肝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发病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48∶1,但两性发病构成比呈逐步接近的趋势。以成人发病为主,尤其是20~54岁人群,15岁以下人群发病呈低水平,发病的比例为4.37%。结论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是控制乙肝发病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1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成人发病多为既往感染所致,短时间内大同市乙肝发病率不会明显下降。
- 朱效聪周宝
- 关键词:乙肝疫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