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光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博物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文物熏蒸消毒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文物熏蒸消毒方法,可用于博物馆对藏展文物的虫霉病害的防治。其特征在于采用安全无毒环保的肉桂醛、香茅醛、柠檬醛等植物熏蒸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代替环氧乙烷、溴甲烷等易燃易爆、污染环境且具有毒性的熏蒸剂,复合...
- 周新光吴来明王克华
- 文献传递
- 樟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分析及对中国纸质文物材料颜色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樟木是中国传统纸质文物在包装和展陈方面的常用材料,其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是影响文物保存环境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树龄樟木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环境模拟实验舱法探讨两种不同树龄樟木对纸张载体和颜料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樟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非常复杂,不同树龄樟木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在樟木环境中放置时间延长,颜料颜色变化有增大的趋势,特别是提高环境温度后,在樟木挥发性有机物和高温协同作用下颜料的变色被加剧。鉴于此,樟木类材料不适用于纸质文物的长期保存。
- 徐文娟周新光裔传臻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纸质文物
- 文物运输过程中植物源脱氧消毒方法
- 本发明涉及文物消毒领域,具体为文物运输过程中植物源脱氧消毒方法。该文物运输过程中植物源脱氧消毒方法为采用植物灭菌剂取代有机灭菌剂,减少危害,并制备了一种疏水介孔二氧化硅,其具有高的香茅醛吸附性能,能够起到很好的缓释效果,...
- 周新光黄河吴来明张润徐方圆宋雪薇陈铮子周斌
- 植物中药成分应用于文物虫霉病害防治中的适用性探讨被引量:4
- 2012年
- 虫霉病害是馆藏文物,尤其是有机质文物的主要病害之一,而目前文物虫霉病害的防治方法难以满足安全、环保的需求。本工作总结了植物中药成分对害虫的引诱、驱避,拒食,生长发育抑制和毒杀作用以及在抗霉菌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虽然植物中药成分在驱虫防霉性能上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但应用于文物虫霉病害的防治上还应在毒性、防治机制以及对文物的安全性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 周新光吴来明王克华谢燕
- 文物运输过程中植物源脱氧消毒方法
- 本发明涉及文物消毒领域,具体为文物运输过程中植物源脱氧消毒方法。该文物运输过程中植物源脱氧消毒方法为采用植物灭菌剂取代有机灭菌剂,减少危害,并制备了一种疏水介孔二氧化硅,其具有高的香茅醛吸附性能,能够起到很好的缓释效果,...
- 周新光黄河吴来明张润徐方圆宋雪薇陈铮子周斌
- 陈列用装饰材料的污染问题与安全性检测
- 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因陈列材料选择和使用不当发生的空气污染,以及引起陈列文物腐蚀降解的现象正在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目前陈列材料中已知对文物构成威胁的化学物质的材料来源,介绍了陈列材料中醛、酸、硫化物等污染物的检测...
- 罗曦芸周新光
- 关键词:污染来源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烟碱的含量被引量:9
- 2006年
- 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烟碱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样品中烟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A)-三乙胺磷酸缓冲液(B),柱温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9 nm,进样量10μL。该方法具有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为0.014,变异系数为1.2%,线性相关系数为1.0,回收率为98.8%。
- 储志兵周新光水恒福陈建民
- 关键词:烟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最小噪声分离(MNF)变换应用于模糊印章提取的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为了提高印章的可辨识度,尝试解决印章与画意重合的问题,应用高光谱图像系统,采集了上海博物馆馆藏“清明上河图”作品的高光谱图像信息,对其中三枚可辨识度不高,与画意重合严重的印章进行了提取。通过最小噪声分离(Minimum Noise Fraction,缩写为MNF)解决了其中一枚印章可识别度不高的问题;对与画意高度重合的两枚印章,通过波段裁剪结合最小噪声分离处理,有效地将印章与画意分离开,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果表明,最小噪声分离可以有效地提高模糊印章的可辨识度,结合相应的波段裁剪处理,也可以有效地将印章与画意分离开。
- 周新光褚昊吴来明
- 关键词:印章
- 红外光谱在纤维质文物材料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3
- 2015年
- 纺织纤维和纸张纤维是常见纤维质文物材料,是构成博物馆精美文物如服饰手稿书画的基本材料,近年来寻求通过无损或微损方法对这一类材料的鉴别以及劣化状况评价备受文物鉴赏家和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关注。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博物馆常见纺织纤维材料棉、麻、桑蚕丝、柞蚕丝、羊毛的红外光谱特征和它们的分子结构组成异同,研究传统纸纤维稻草、麦草、龙须草、龙旗松、桑皮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无损分析技术可通过比较3 300~2 800cm^-1 CH,NH,OH振动区间光谱形状以及指纹区峰位以区别不同种类纺织品纤维;碳氧振动纸张纤维最明显光谱差异位置出现在与纤维素OH伸缩振动相关波数3 300cm^-1和与C—O—C相关波数1 332,1 203,1 050cm^-1。文章探索研究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在快速鉴别纤维材料中的应用。通过对全光谱数据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把红外光谱十分相似的纺织纤维棉和亚麻、桑蚕丝和柞蚕丝明显分类;对光谱相似的纸纤维,可采用选择不同光谱波数段进行主成分分析,比较发现能够把五种纸纤维明显区分的光谱区间为3 800~2 800cm^-1。本研究为分子光谱无损分析技术应用于文物材料鉴别、科学评估纤维材料保存状况提供基础研究。
- 罗曦芸杜一平沈美华张文清周新光方淑英张璇
- 关键词:纺织品纤维纸纤维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
- 高光谱图像系统应用于模糊印章的提取研究被引量:13
- 2020年
- 传统书画作品中存在有大量模糊不清的印章,对此类印章尚没有很好的手段进行提取和鉴别。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工作采用一种用高光谱图像系统采集书画中模糊印章的光谱-图像信息,采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NF)处理光谱图像数据,提升了模糊印章的可辨识度。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将模糊印章的信息提取出来,有利于印章的鉴别和研究,为书画的文物价值和真伪鉴别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手段。
- 周新光沈骅吴来明
- 关键词:光谱图像信息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