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燕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龋齿
  • 2篇检出
  • 1篇牙菌斑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疾病
  • 1篇蔗糖
  • 1篇乳杆菌
  • 1篇社区老年
  • 1篇社区老年人
  • 1篇球菌
  • 1篇龋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菌斑
  • 1篇口腔
  • 1篇口腔流行病学
  • 1篇老年
  • 1篇老年人
  • 1篇疾病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花都区...

作者

  • 5篇周燕
  • 4篇林焕彩
  • 2篇吴燕玲
  • 2篇陶冶
  • 1篇张小红
  • 1篇支清惠
  • 1篇成凡平
  • 1篇于丽霞
  • 1篇高小普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岁儿童口腔菌斑变形链球菌检出及其蔗糖依赖性黏附能力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2岁儿童口腔菌斑中变形链球菌(变链菌)的检出率和蔗糖依赖性黏附能力。方法选取广州市郊花都区2008年8—9月于入托前在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体检的2岁高龋(龋失补牙数≥5)及无龋(龋失补牙数=0)儿童各32名,形态学、生理生化学方法对其牙菌斑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分光光度比浊法,检测高龋儿童和无龋儿童变链菌临床分离株对玻壁的黏附情况。结果64名儿童中变链菌的检出率为56.25%,高龋组儿童变链菌检出率(75.00%)显著高于无龋组儿童(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鉴定获得高龋儿童75株和无龋儿童34株变链菌临床分离株。在含1%蔗糖的培养基中,高龋组变链菌分离株对玻壁的黏附比为0.58±0.15,略高于无龋组0.56±0.13,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岁儿童变链菌检出率与高发龋相关,而未见其蔗糖依赖性黏附力对龋病高发有影响。
张小红周燕林焕彩
关键词:变链菌牙菌斑
广东省从化市社区老年人根面龋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广东省从化市社区老年人根面龋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社区老年人根面龋的预防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根据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将广东省从化市街口镇276名60~80岁社区老年人分为病例组(85人)和对照组(191人),两组的年龄、性别和居住社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根面龋检查和问卷调查信息,分析社区老年人发生根面龋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刷牙频率≤1次/d、有活动义齿和进食后塞牙是社区老年人发生根面龋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社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教育,促进良好口腔健康行为形成,以减少根面龋发生。
简文婷周燕陶冶于丽霞林焕彩
关键词:根面龋病例对照研究口腔流行病学
广州市天河社区居民牙周疾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社区居民牙周疾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牙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2~17岁、18~34岁、35~44岁和65~74岁居民523名,由口腔科医师在自然光下用口镜探针进行口腔象限逐个检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5~44岁组牙龈出血患病率最高(68.7%),35~44岁组和65~74岁组牙结石患病率较高(95.4%,98.3%),牙周袋总患病率为37.1%,65~74岁组深浅牙周袋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χ21=84.444,χ22=8.141,P<0.01),而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呈显著上升;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不良经济状况和不便的医疗是牙周疾病危险因素,而良好的刷牙方法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城市居民的牙周疾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牙周疾病的社区宣传和保健预防工作。
周燕刘建安高小普
关键词:牙周疾病
纵向研究婴幼儿乳杆菌的检出情况及其与龋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8~32个月婴幼儿牙菌斑中乳杆菌的检出情况,了解乳杆菌与龋病的关系。方法基线募集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225名8个月龄婴幼儿,对其进行龋病检查和牙菌斑样本收集,之后每6个月重复1次至32个月龄。采用Rogosa选择性培养基作乳杆菌的分离培养并鉴定。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患龋状况婴幼儿乳杆菌检出情况。结果 8、14、20、26和32个月龄婴幼儿乳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2.0%、5.6%、11.0%、9.3%和21.3%,32个月龄乳杆菌检出率高于14和26个月龄,各年龄组中男女童乳杆菌的检出率无差别。乳杆菌阳性个体在5次样本检测中,72.3%仅为1次阳性。各年龄组患龋婴幼儿乳杆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无龋组。结论婴幼儿口腔中乳杆菌检出较早,但在牙面定植不稳定,随年龄的增长和龋病患病的变化而变化。
吴燕玲周燕成凡平林焕彩
关键词:乳杆菌龋齿婴幼儿
纵向研究0-2岁婴幼儿变异链球菌群与早期婴幼儿龋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8~32个月婴幼儿牙菌斑中变异链球菌群的定植情况,并分析其早期定植与龋病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225名8月龄婴幼儿,每半年复查一次,持续两年,至婴幼儿32月龄。复查内容包括龋病检查和前牙牙菌斑样本收集。WHO诊断标准用于龋病诊断,选择性培养基及生化实验用于变异链球菌群的分离鉴定。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8月、14月、20月、26月和32月龄变异链球菌群定植率分别为6.7%、31.2%、50.3%、61.0%和75.5%。其中,8月龄组有2名幼儿检出变异链球菌群未见乳牙萌出。变异链球菌群首次检出的平均年龄为(19.6±6.9)个月。婴幼儿乳牙变异链球菌群早期定植患龋率高于晚期定植,32月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变异链球菌群能在未萌牙口腔中检出,其定植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变异链球菌群在前牙面的早期定植促进乳牙龋病的发生。
吴燕玲周燕支清惠陶冶林焕彩
关键词:龋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