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用桓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心理
  • 3篇心理学
  • 3篇音乐
  • 3篇音乐心理
  • 3篇音乐心理学
  • 3篇理学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康复
  • 3篇分裂症
  • 2篇精神病
  • 2篇疾病
  • 2篇疾病康复
  • 1篇医患
  • 1篇医患和谐
  • 1篇医院管理
  • 1篇以病人为中心
  • 1篇音乐社会
  • 1篇音乐社会学
  • 1篇舞蹈
  • 1篇戏曲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乌鲁木齐市第...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周用桓
  • 2篇董敏华
  • 2篇魏琛
  • 2篇周佳
  • 2篇魏勇
  • 1篇周怡
  • 1篇彭习呈
  • 1篇郭秀英
  • 1篇赵慧林
  • 1篇刘姿荣
  • 1篇庄淑云
  • 1篇魏琛
  • 1篇喻红艳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国际中华应用...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精神疾病康复的概况与未来发展的设想(2)
2004年
自1950年以来,中国精神医学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进一步证实了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并在全国民政系统精神病院中贯彻执行的工疗、娱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四结合办院方针的指导原则是非常正确的。原民政部张德江副部长在上海1986年举行的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再次肯定了这一办院方针。精神卫生工作是稳定社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了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半个世纪以来精神病以工疗为主,药物和其它辅助治疗的指导原则,已逐渐的被学术界所承认。根据这一原则,作者设想了一种促进精神疾病的康复系统工程。重点应放在以社会经济效益为主的职业疗法上,从而实现和增强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生活的自信心,以此来防止精神衰退。
周用桓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论音乐心理学在精神病医院中的位置被引量:2
2004年
描述了音乐心理学的定义和音乐戏曲舞蹈表演艺术在临床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理想性、长期性。用精神医学发展的历史和著名中外精神病学家的理论和实践作指南。在目前精神康复的低潮时期推出了《周用桓办院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和康复,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好病历书写规范和正确运用抗精神病药物,一手依靠科技创新造就音乐·戏曲舞蹈表演艺术治疗精神疾病的优势,坚持科教兴院的方针推陈出新。
周用桓赵慧林喻红艳魏琛
关键词:精神康复办院模式病历书写规范以病人为中心音乐心理学戏曲舞蹈
四论音乐心理学在精神病医院中的地位
2006年
目的对综合的行为分析的理论和治疗的应用研究段计进行论证。方法音乐心理学是周用桓辩院模式的理论基础。“税书”是医疗、教育、工疗和娱疗的新四结合治疗的灵魂。结果音乐心理行为治疗促进了病房秩序,方便了譬疗工作的开展井有益于精神康复,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心.强化了正常行为。结论音乐心理行为治疗是公认的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的方法之一。可帮助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正常社会生活和唤醒他们潜在的正常精神功能。
周用桓周怡赵慧林魏琛董敏华郭秀英庄淑荣周跃明赵灵王荣蔡德祥聂翠花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精神病学
论医患和谐是精神病医院管理的灵魂
医患和谐是医患双方的共同需要,也是医院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更是百姓安康和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社会综合治理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脑科学特别是脑成像技术能够无损伤的探测。大脑,成为脑功能研究的'显微镜'。这些科技...
周用桓周佳周怡魏勇彭习呈魏琛
关键词:精神病医院管理医患和谐灵魂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
文献传递
新四结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例的对照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毕和精神病学在精神卫生服务中创造性地结合,通过对综合分析的理论和治疗应用的研究设计进行论证。方法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是周用桓办院模式的理论基础.“说书”是药疗、教育、工疗、娱疗新四结合治疗的灵魂的学说,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新四结合治疗(治疗组),24用为一疗程;釆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并与单纯药物维持治疗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经新四结合治疗后.治疗组A有极显着的疗效(P〈0.01),对照组B也有相对的疗效(P〈0.05)。结论辅以新四结合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缓解、社会功能的恢复治疗均较单纯药维持治疗更有积极的意义(治疗组的活动对整个病房的患者包括对照组起到了正向功能的引导作用)。
周用桓周佳魏勇魏琛庄淑云刘姿荣董敏华郭秀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精神疾病康复的概况与未来发展的设想被引量:3
2004年
自1950年以来,中国精神医学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进一步证实了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并在全国民政系统精神病院中贯彻执行的工疗、娱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四结合”办院方针的指导原则是非常正确的。原民政部张德江副部长在上海1986年举行的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再次肯定了这一办院方针。精神卫生工作是稳定社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了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半个世纪以来精神病以工疗为主药物和其它辅助治疗的指导原则,已逐渐的被学术界所承认。根据这一原则作者设想了一种促进精神疾病的康复系统工程。重点应放在以社会经济效益为主的职业疗法上,从而实现和增强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生活的自信心,以此来防止精神衰退。
周用桓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