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赛男
- 作品数:84 被引量:483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超微肝胃百合汤对胃溃疡患者TNF-α及IL-1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观察超微肝胃百合汤对胃溃疡活动期肝胃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TNF-α和IL-1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成超微肝胃百合汤组(超微组)33例、传统肝胃百合汤剂组(传统组)31例、西药胃三联组(西药组)34例,分别采用超微肝胃百合汤、传统肝胃百合汤、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治疗,主要观察患者疾病疗效、胃镜疗效和血清中TNF-α、IL-1含量的变化。结果:三组疾病疗效和胃镜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含量均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微肝胃百合汤对活动期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治疗机理可能与通过干预TNF-α和IL-1的生成,从而达到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关。
- 喻斌冯桂梅刘凌宇刘振杰谭华梁周赛男孙一卿
- 关键词:胃溃疡肝胃气滞证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
- 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5-H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通过研究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治疗IBS-D的内脏敏感机制。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组和得舒特组,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避水应激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给药14d后进行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评分,依据腹壁撤退反射评定内脏疼痛阈值,ELISA法检测血清5-HT、SERT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5-HT的阳性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5-HT4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评分升高,内脏疼痛阈值降低,血清中5-HT含量增加、SERT含量减少,结肠组织中5-HT的阳性表达升高、5-HT4R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组大鼠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评分降低、内脏疼痛阈值升高,血清5-HT含量减少,SERT含量增加,结肠组织5-HT的阳性表达降低、5-HT4R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且对5-HT、5-HT4R表达的影响四神丸组优于得舒特组(P<0.05)。结论四神丸治疗IBS-D的内脏敏感机制可能与调节5-HT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 魏星旭易梦妮邓娜蔺晓源周赛男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四神丸内脏敏感性
- 蛇床子素对OB-OC共育体系中OB活性及IL-6mRNA、Cbfa1mRNA的表达的影响
-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对成骨-破骨细胞共育体系中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特异转录因子CbfalmRNA及相关细胞因子IL-6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蛇床子素对骨代谢影响的可能作用机理。 方法: 1.取1d龄SD大鼠头盖骨分离培...
- 周赛男
- 关键词:蛇床子素破骨细胞共育体系IL-6MRNA
- 文献传递
- 大肠杆菌外膜蛋白TolC核酸适配体的序列及用途
- 本发明涉及大肠杆菌外膜蛋白TolC核酸适配体的序列及用途。本发明采用基因重组质粒表达大肠杆菌表面蛋白TolC,通过SELEX过程筛选与其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群,测序分析适配体群的碱基序列。该序列可作为大肠杆菌表面蛋白T...
- 陈伶利葛金文李杰张晓青程莉娟周赛男宋岚
- 文献传递
- 蔗糖对超微七味白术散调节肠道微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
- 目的:研究蔗糖对超微七味白术散调节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灌胃硫酸庆大霉素、头孢拉定复合抗生素构建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七味白术散超微1/2量治疗组、七味白术散超微1/2量加糖...
- 彭昕欣郭抗萧李丹丹周赛男谭周进
- 四磨汤对肝脾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低度炎症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四磨汤对肝脾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十二指肠低度炎症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探究四磨汤改善肝脾气滞证FD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六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四磨汤高剂量组、四磨汤中剂量组、四磨汤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的组别选取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法复制肝脾气滞证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大鼠每天同一时间予以相应治疗药物灌胃,模型组大鼠则予以蒸馏水灌胃,每日不限饮食饮水。连续灌胃14 d。期间观察大鼠状态,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及饮食饮水状态,最后检测各组大鼠十二指肠Tryptase基因表达、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毛枯黄,性情暴躁而喜聚集于笼边,饮食饮水量减少且大便稀溏,体重降低(P<0.01),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P<0.01),十二指肠Tryptase、血清IL-1β及TNF-α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温顺,皮毛顺泽,饮食饮水量增加且大便成形,体重增加(P<0.01),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明显上升(P<0.01),十二指肠Tryptase基因表达、血清IL-1β及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四磨汤对肝脾气滞证FD有效且能显著缓解肝脾气滞证FD的十二指肠低度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相关活性物质的释放有关。
- 陈思清徐寅蔺晓源周赛男韩运宗刘琴陈龙彪张海月魏星旭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四磨汤
-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大鼠NF-κB/p5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NF-κB/p5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PDTC(呲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组和米诺环素组,各30只,每组按给药后7天、14天、21天3个时间点再各分为3个亚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检测缺血脑组织NF-κB/p5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补阳还五汤组、米诺环素组、PDTC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评分和脑组织NF-κB/p50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用药7天、14天后,补阳还五汤组NF-κB/p50阳性细胞数与米诺环素组,PDTC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1天后,补阳还五汤组与PDTC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调控缺血脑组织炎症因子NF-κB/p50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 郭乐周赛男蔺晓源易健郭纯刘柏炎蔡光先
- 关键词:脑缺血损伤补阳还五汤神经功能核转录因子
- 蔡光先教授临证验案2则
- 2012年
- 蔡光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30余载,临床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笔者有幸跟师临诊,受益颇深,现择其验案2则如下,以飨读者。
- 周赛男蔺晓源
- 关键词:医案过敏性鼻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名医经验
- 四磨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CNP/NPR-B/cGMP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通过研究四磨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模型大鼠CNP/NPR-B/cGMP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四磨汤组、中浓度四磨汤组、高浓度四磨汤组以及莫沙必利组。参考文献中的方法使用夹尾刺激联合不规则饮食14 d制备F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四磨汤低、中、高浓度组大鼠分别灌胃1.8、2.4、3.6 g/(kg·d)剂量的四磨汤药液,莫沙必利组灌胃0.305 mg/(kg·d)剂量的莫沙必利药液,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14 d。观测大鼠体质量变化;酚红法检测大鼠胃排空率;碳粉法检测大鼠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 MTL)、胃泌素(gastrin, GAS)、胃窦平滑肌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的含量;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胃窦平滑肌CNP、B型尿钠肽受体(type B urinary 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NPR-B)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P<0.05),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率明显减弱(P<0.05),血清MTL、GAS含量降低(P<0.05),胃窦平滑肌CNP、cGMP含量升高(P<0.05),CNP、NPR-B的m 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四磨汤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5),血清MTL和GAS含量显著增加(P<0.05),胃窦平滑肌CNP、cGMP含量降低(P<0.05),CNP、NPR-B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四磨汤通过抑制CNP/NPR-B/c GMP信号通路以促进胃肠动力可能是其治疗FD的作用机制之一。
- 周赛男蔺晓源陈思清周姝韩运宗刘琴符佳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四磨汤
- 超微肝胃百合汤对胃溃疡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及白介素-10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观察超微肝胃百合汤对胃溃疡肝胃气滞证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白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成超微肝胃百合汤组(超微组)33例、传统肝胃百合汤组(传统组)31例、西药胃三联组(西药组)34例,分别采用超微肝胃百合汤、传统肝胃百合汤、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治疗。观察患者疾病疗效、胃镜疗效和血清中EGF、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3组疾病疗效和胃镜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EGF、IL-10含量均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微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气滞证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EGF的表达保护胃黏膜,同时上调IL-10水平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从而起到抗炎症反应的作用。
- 喻斌冯桂梅刘凌宇刘振杰谭华梁周赛男孙一卿
- 关键词:胃溃疡白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