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斌
-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门静脉高压的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08年
- 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静力压升高称为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主要临床表现有脾大、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和开放以及腹水,常伴发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等。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占80%~90%.西方国家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我们国家以肝炎性肝硬化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介入放射治疗、内镜下治疗及药物治疗。
- 王捷唐启斌
- 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肝炎性肝硬化介入放射治疗血流量增加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改进及疗效观察
- <正>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技术改进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我科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3例,并在手术中采用改良的端端套入式胰肠吻合和改良的胃肠吻合技术。观察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 王捷陈汝福唐启斌刘超叶华吕永添伍衡张建龙肖志宇孙健
- 关键词:胰腺肿瘤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肿瘤的姑息性手术及相关的医疗纠纷的预防
- 无论是中医或是西医,外科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已有长久的历史,目前仍是最重要的有效治疗力法之一。大部分实体瘤以手术治疗为主,90%的肿瘤,手术还作为诊断及分期的手段。本文介绍了姑息性手术的定义和目的,阐述了在姑息性手术实施前...
- 王捷唐启斌
- 关键词:恶性肿瘤姑息性手术医疗纠纷防范预防措施
- 文献传递
- 67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67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32例,手术切除率为47.7%。1,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17%。各类引流组35例,1年生存率为55.3%、3年生存率为0,手术切除组疗效优于姑息引流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不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充分合理的内外引流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 张建龙肖治宇唐启斌叶华王捷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
- 肝切除术中肝切除量的探讨被引量:15
- 2007年
- 王捷唐启斌
- 关键词:切除量肝脏良性疾病肝脏恶性肿瘤继发性肝癌正常肝组织肝血管瘤
- 医源性胰腺损伤引起术后胰瘘11例分析
- 目的:探讨医源性胰腺损伤引起术后胰瘘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的11例医源性胰腺损伤引起术后胰瘘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对医源性胰腺损伤认识不足致术...
- 陈汝福周泉波林青唐启斌王捷
- 关键词:胰腺损伤手术治疗术后感染
- 文献传递
- 胰腺癌手术相关热点问题
-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生率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其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因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病人就诊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各种治疗手段效果不理想,病人预后差。而手术仍然是胰腺癌唯一有望获得根治性治疗的方法。本文...
- 王捷唐启斌
- 关键词:胰腺癌手术方式
- 文献传递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自1973年2月~2006年6月我院为17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止血率为96.1%,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0.7%。主要死亡原因为消化道大出血、术后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及重度感染全身衰竭等。出院的159例中获得随访140例,随访率为88.1%,随访时间为6个月~27年,平均随访时间5.0年。随访术后累积复发出血率为6.9%(1年),17.7%(3年),30.7%(5年)和36.6%(10年),累积生存率为89.2%(1年),79.6%(3年),68.6%(5年),59.2%(10年)。随访期死亡原因主要为消化道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肝功能衰竭、合并肝癌等。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术后跟踪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 张贺云肖治宇唐启斌叶华陈亚进陈积圣区庆嘉陈汝福王捷
- 胰腺癌手术相关热点问题
- 2008年
-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其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因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各种治疗手段效果不理想,患者预后差.手术仍然是胰腺癌唯一有望获得根治性治疗的方法.现将胰腺癌手术相关热点问题总结如下.
- 王捷唐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