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学慧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内窥镜
  • 4篇窥镜
  • 4篇鼻内
  • 4篇鼻内窥镜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鼻窦炎
  • 3篇鼻窦
  • 3篇鼻窦炎
  • 2篇联合进路
  • 2篇内窥镜鼻窦手...
  • 2篇柯-陆手术
  • 2篇鼻窦手术
  • 1篇蛋白
  • 1篇电镜
  • 1篇电镜扫描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纤维蛋白
  • 1篇筛窦

机构

  • 8篇暨南大学附属...
  • 3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作者

  • 10篇唐学慧
  • 4篇王丽华
  • 3篇史剑波
  • 1篇许庚
  • 1篇陈嵘
  • 1篇周长忍
  • 1篇林志丹
  • 1篇蒋立新
  • 1篇李辉
  • 1篇曹庆松
  • 1篇吴水清
  • 1篇宋英
  • 1篇林素青
  • 1篇罗思瑾
  • 1篇吴国杰
  • 1篇张涛

传媒

  • 5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广东药学
  • 1篇国外医学(耳...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鼻内窥镜下筛窦手术的新观点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系从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1989年第4期(内窥镜鼻窦外科专辑)的十一篇文章中,摘译并综合了有关鼻内窥镜筛窦手术的新观点,对功能性和根治性筛窦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几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重点叙述,并介绍了对儿童施行鼻窦手术的有关问题。
许庚唐学慧刘千
关键词:筛窦手术内镜并发症
壳聚糖改性PVA膨胀海绵鼻腔填塞后鼻黏膜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壳聚糖改性PVA膨胀海绵行兔鼻腔填塞后止血效果及鼻黏膜形态学变化。方法22只新西兰白兔,2只作为正常对照,20只在行右侧颌鼻甲部分摘除后填塞壳聚糖改性PVA膨胀海绵,24h后取出鼻腔填塞物,并分别于术后第3,7,14,30天处死动物,取出术区0.3cm×0.3cm大小黏膜上皮,扫描电镜下观察术区上皮变化。结果20只白兔鼻腔填塞后均无鼻出血,24h后取出鼻腔填塞物亦未见出血。扫描电镜观察术后第3天未见纤毛长出,术后第7天可见少量纤毛开始生长,术后第14天纤毛数量增多,排列较凌乱,术后第30天纤毛数量明显增多,排列较整齐。结论壳聚糖改性PVA膨胀海绵止血效果可肯定且对鼻黏膜损伤有修复作用。
宋英蒋立新唐学慧曹庆松周长忍林志丹
关键词:壳聚糖鼻腔手术鼻腔填塞电镜扫描
在摄影眼震图中诱发视动性眼震刺激角速度的选择
1999年
目的在摄影眼震图(VOG)中选择合适的视动性服震刺激条纹角速度。方法分别用6种不同的刺激条纹角速废对40名前庭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视动性眼震检查。结果当刺激条纹速度为20°/s时,用VOG和传统眼震图(ENG)所得到的gain值分别为0.98和0.82,随着刺激条纹速度的增加,gain值下降,当刺激条纹速度超过50°/s时,gain值明显下降。结论在由德国SensoMotoric公司生产的摄影眼震图中,视动性眼震检查的最佳角度速度分别为20、35、50°/s。
唐学慧
关键词:角速度前庭功能
鼻内窥镜加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治疗慢性鼻窦炎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疗效的方法。方法 :对 10 4例伴有上颌窦病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和柯 -陆手术联合进路鼻窦手术 ,彻底清除病变。结果 :术后随访 6~ 12个月 (平均 9个月 ) ,治愈 85例(81.7% ) ,好转 15例 (14.4% ) ,无效 4例 (3.8% ) ,总有效率 96 .1%。结论 :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 ,恢复上颌窦的生理性引流通道 ,防止复发 ,弥补了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时的局限性。
唐学慧王丽华史剑波
关键词:内窥镜鼻窦手术柯-陆手术慢性鼻窦炎
视觉诱发性眼震在摄影眼震图(VOG)和传统眼震图(ENG)中的表现
1998年
本研究对正常人视觉诱发性眼震在摄影眼震图(VOG)和传统眼震图(ENG)中的表现进行了研究。通过刺激整个视网膜所诱发的视觉诱发性眼震用ENG和VOG同时记录并得出结果,刺激源为电脑控制的投影条纹,结果用测得的和相角速度和刺激的时间来评价。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不同年龄组视觉诱发性眼震在VOG和ENG中的表现。本研究中有99名平衡系统正常的自愿者接受了视觉诱发性眼震刺激,结果分为3个年龄组来评估:第1组:15~35岁,第2组36~55岁,第3组56~75岁。结果显示,第1组和第2组无统计学差异,但第3组在刺激速度达50%时,视觉诱发性眼震的Verstrkung明显下降,因此在临床上,进行视觉诱发性眼震检查时。
唐学慧
不同年龄组的视动性眼震在摄影眼震图中的表现
1999年
目的:为了解在摄影眼震图( V O G) 中,年龄的增长对视动性眼震( O K N) 的影响。方法:将99 名前庭功能正常的自愿者按不同年龄分3 组,用 V O G 进行 O K N 检查,通过刺激整个视网膜所诱发的视动性眼震,用 V O G 记录。条纹刺激速度分别为20 、35 、50(°)/s,定量参数是“gain”( 眼球运动速度与刺激条纹速度的比值) 。结果:第1 组和第2 组间gain 值无统计学差异,但第3 组在刺激速度达50(°)/s 时,视动性眼震gain 值明显下降。结论:临床上分析视动性眼震的结果时,必须考虑年龄这一因素。
唐学慧H.Scherer
46例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为提高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方法 :分析经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例 335例 ,其中疗效欠佳或无效病例 4 6例 (67侧 ) ,总结失败的原因。结果 :比较常见的经鼻内窥镜手术疗效不佳或失败的原因有术腔粘连 14例 (19侧 )、术后随访和换药不及时 13例 (2 1侧 )、术中病灶清除不彻底 8例 (11侧 )、相关病变没有处理 9例 (12侧 )、原因不明 2例 (4侧 )。结论 :提高手术疗效的 3个关键是①根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生的病理机制和鼻腔、鼻窦解剖学理论来指导手术 ;②规范的内窥镜围手术期处理 ;③鼻腔局部和全身系统用药。
史剑波李辉林素青唐学慧陈嵘王丽华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鼻窦手术手术失败术后随访
电子食管镜在食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2003年
目的 :探讨电子食管镜在食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OlympusCV -E型电子食管镜对 15 8例有食道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发现食道肿物 8例 ;食道损伤 2 3例 ;食道狭窄 1例 ;食道异物 5 4例 ,成功取出 4 7例 ;有吞咽梗阻感 ,但食道检查正常者 72例。结论 :对食道疾病的诊治 ,电子食管镜是一种清晰度高、更安全、更舒适的工具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唐学慧罗思瑾王丽华张涛
关键词:食道疾病食道异物
鼻内窥镜、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治疗慢性鼻窦炎104例分析
2000年
探讨鼻内窥镜、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治疗伴有上颌窦病变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104例伴有上颌窦病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柯-陆手术联合进路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治愈85例(81.7%),好转15例(14.4%),无效4例(3.8%),总有效率为96.1%。结论: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恢复上颌窦的生理性引流通道,减少复发,弥补了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时的局限性。
唐学慧王丽华史剑波
关键词:鼻内窥镜上颌窦病变慢性鼻窦炎
根霉菌产生血纤维蛋白溶解酶的研究
1999年
以一株具有高产血纤维蛋白溶解酶能力的菌株———中国根霉S2 8为出发菌株 ,通过对其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组成等进行研究 。
吴国杰吴水清唐学慧
关键词:血纤维蛋白根霉血栓形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