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鼎突多刺蚁
  • 3篇白蚁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扫描电镜
  • 2篇五倍子
  • 2篇蚂蚁
  • 2篇角倍
  • 2篇角倍蚜
  • 2篇倍蚜
  • 1篇等翅目
  • 1篇电泳
  • 1篇豆蚜
  • 1篇新种记述
  • 1篇蚁科
  • 1篇蚁群
  • 1篇有效积温
  • 1篇越冬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生活史

机构

  • 11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作者

  • 13篇唐觉
  • 6篇陈益
  • 5篇李参
  • 3篇张方耀
  • 2篇高其康
  • 2篇张传溪
  • 1篇严福顺
  • 1篇王金福
  • 1篇杜永均
  • 1篇黄恩友

传媒

  • 4篇昆虫学报
  • 3篇Zoolog...
  • 3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昆虫知识
  • 1篇白蚁科技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0
  • 3篇198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鼎突多刺蚁取食习性的观察被引量:11
1989年
在浙江省永康县城东南10km的山坡上,观察了鼎突多刺蚁的取食习性,发现它主要取食蚜和蚧的分泌物、小昆虫活体或大昆虫的尸体.回巢工蚁中有47.7%的工蚁在嗉囊内携带食物,在上颚间携带食物者有6.8%,不携带食物的工蚁为45.6%.5~6月和9~11月,工蚁取食率较高,7~8月因气候炎热而取食率较低.工蚁的取食道路很明显,邻近蚁巢问取食道路联成网络,成一个取食整体.不移巢或不分巢时的取食道路常较固定,每条取食道路上的工蚁也较固定.
陈益唐觉
关键词:取食习性
鼎突多刺蚁的营巢习性被引量:7
1990年
1985—1986年在浙江永康县城东南10公里的山坡上观察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的营巢习性;见到蚁巢大多分布于山脚附近、温暖而阳光充足的南坡,一般生活于地面,以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 setosa Trin.)为主的禾本科草丛中。蚁巢由工蚁使幼虫吐丝把植物残体、昆虫尸体、泥沙和碎石等物缀织而成。地下部分的深度常受气温的影响:5—10月,气温较高,巢深2—4cm、11—4月,气候寒冷,深度可达10—20cm。每个蚁巢内的所有个体为一相对独立的群体,相邻蚁巢的群体间常相互联系、交换幼期个体和食物等。群体常因季节的变化而有迁移现象:秋季至春季,蚁巢大多位于阳光充足的草地上,夏天,由于气候炎热,蚁巢自草地移向遮荫度较大的树林。8—9月,部分上树筑巢。1—8月,蚁巢数不变,8月以后,蚁巢数开始增加,到10月达到最大,以后又下降,到12月降至通常水平。由此可见,9—10月,蚂蚁分巢,11—12月,部分蚁巢又合并。平均每巢工蚁数夏季最多,其次是春季和冬季,秋季由于分巢而最少。
陈益唐觉
关键词:鼎突多刺蚁
十九种白蚁翅鳞表面微刻点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3
1994年
十九种白蚁翅鳞表面微刻点的扫描电镜观察张方耀,高其康,李参,唐觉(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电镜室杭州310029)关键词白蚁,翅鳞,微刻点,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ICSTUDIESOFMICROSCULPTURINGON...
张方耀高其康李参唐觉
关键词:白蚁扫描电镜
白蚁翅面微刻点的招描电镜观察:堆砂白蚁属、楹白蚁属和原白蚁属
1994年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3种木白蚁(平阳堆砂白蚁Cryptotermespingyangensis、叶额堆砂白蚁C.havilandi和侧角楹白蚁Incisitermes laterangularis)和2种草白蚁(东方原白蚁Hodotermopsisorientalis和尤氏原白蚁H.yui)的翅面微刻点。微刻点类型有:乳突:基部宽5.0—20.6μm,长3.0-17.7μm,翅面中央密度可达2070—3375乳突/mm2;瘤状突起:基部直径15.0—58.6μm,翅面中央密度282—356突起/mm2;粉刺状突起:基部直径2.4-4.8μn。此外,还发现有长11—57μm的毛。同种白蚁的前、后翅和翅的背、腹面之间,微刻点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初步讨论了白蚁翅面微刻点的分类学和生物学意义。
张方耀高其康唐觉李参
关键词:扫描电镜等翅目白蚁科
鼎突多刺蚁群体结构和生活史的研究被引量:12
1989年
本文报告了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的群体结构和生活史。通过研究表明,鼎突多刺蚁一年发生一代,以蚁后、雄蚁、工蚁、幼虫和卵越冬。卵和幼虫在冬天发育停滞(或极慢)。到了春天,随着气温的上升,卵和幼虫又恢复正常发育。据室内人工饲养观察,卵的发育历期为23.8±2.5天(平均温度26℃)幼虫为20.4±4.4天(26℃),工蚁蛹为19.8±5.5天(27℃)。成长工蚁在5—11月出现;8—11月,雄蚁从蛹中羽化;10月,雌蚁从蛹中羽化。雌蚁分飞交尾后,进入邻近蚁巢或回到原巢,脱翅成为蚁后。蚁巢内存在着多后现象。
陈益唐觉
关键词:生活史
鼎突多刺蚁巢外活动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报道了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巢外活动的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研究表明,鼎突多刺蚁的巢外活动强度,随季节而变化,呈双峰型.巢外活动自4月开始增强,5月达到最大,7~8月减少,9月又增强,11月以后很少活动.工蚁在越冬前体内逐渐积累营养物质,以度过寒冷的冬季.工蚁白天出巢活动,活动节律随季节而异,4月,中午活动最盛,呈单峰型;7~10月,中午活动下降,呈双峰型;5,6和11月,介于两者之间,呈不明显的双峰型.
陈益唐觉
关键词:天敌鼎突多刺蚁
有害蚂蚁及其防治被引量:6
1989年
蚂蚁种类甚多,全世界已知有一万多种,我国巳知有300种以上。其中一部分对人类有害,但也有一部分种类对人类有益并可以开发利用。下面仅就有害蚂蚁的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蚂蚁营社会性巢居生活、有两性繁殖蚁,但雄蚁寿命短,蚁群内大量是工蚁,有些种类还有兵蚁。不同品级,各司其职。有些蚁群性喜在室内营巢,有些类属虽生活于室外。
唐觉李参张本悦黄恩友陈益
关键词:群性柞蚕业巢居柞蚕幼虫小黄家蚁蜂产品加工
大豆蚜触角嗅觉感器结构及其功能被引量:75
1995年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豆蚜Aphisglycines各型触角上嗅觉感器的细微结构,结合触角电位记录,发现大豆蚜有翅孤雌生殖蚜对萜烯衍生物的感受部位在第6节原生感器上,而萜烯烃类则在第5节原生感器上,两原生感器都对绿叶气味和芳香类起嗅觉反应。末端2节上还有其它化学感器对植物气味起反应。因此,各型对植物气味的感觉部位在末端2节上。各型对报警信息素的作用部位主要在第6节原生感器上。
杜永均严福顺唐觉
关键词:大豆蚜触角
角倍蚜越冬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被引量:5
1997年
五倍子系中国特产,是重要的化工和医药原料。角倍蚜Schclechtendaliachinesis(Bell)是生产五倍子的最主要致瘿蚜种。恒温试验表明,其越冬世代有翅型随温度从4.5℃升至18.0℃,平均世代历期从266.2天缩短至76.6天,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4℃,有效积温为1512.9日度;无翅型随温度从7.5℃升至22.0℃,平均世代历期从118.8天缩短至29.4天,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2.2℃,有效积温为557.4日度。
张传溪徐厚梁唐觉
关键词:五倍子角倍蚜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细猛蚁亚科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及一新种记述被引量:4
1992年
细猛蚁亚科Leptanillinae隶属于蚁科Formicidae.该亚科全世界已知仅3属(Holldo-bler and Wilson,1990)。其中细猛蚁属Leptanilla全世界共有33种(Baroni Urbani,1977)。我国迄今还未见有本亚科及该属昆虫分布的报道。 1989年7月湖南师范大学王振中先生在长沙岳麓山采集到一批细猛蚁(工蚁),由上海昆虫研究所转给我们进行鉴定,又承细猛蚁专家Baroni urbani,C.
唐觉李参陈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