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路斌

作品数:24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胃癌
  • 7篇肿瘤
  • 5篇手术
  • 5篇外科
  • 4篇蛋白
  • 4篇修补术
  • 4篇腹腔
  • 3篇血管
  • 3篇张力疝修补术
  • 3篇诊治
  • 3篇十二指肠
  • 3篇组织化学
  • 3篇疝修补
  • 3篇疝修补术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外科治疗
  • 3篇胃癌组织
  • 3篇无张力
  • 3篇无张力疝
  • 3篇无张力疝修补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2篇无锡市第二人...
  • 2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4篇姚路斌
  • 20篇夏加增
  • 7篇周宏
  • 5篇洪波
  • 5篇李建平
  • 5篇马涛
  • 4篇顾琛
  • 4篇周宏
  • 4篇李承龙
  • 4篇裴雷
  • 3篇洪波
  • 3篇赵伟
  • 3篇郑亮
  • 2篇陈力平
  • 2篇黄华
  • 2篇周云海
  • 2篇张翔
  • 2篇刘益飞
  • 2篇梁正
  • 1篇张明华

传媒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腹部外科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199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股沟疝三种手术修补方式的综合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综合评价腹股沟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537例(556侧)腹股沟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传统疝修补术组221侧,无张力疝修补术组252侧,腹腔镜疝修补术组83侧。结果:手术时间分别为传统疝修补术组43.4±14.3m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38.7±11.1min,腹腔镜疝修补术组55.7±19.8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传统组38h,无张力组26h,腹腔镜组21h;术后切口疼痛需用镇痛剂例数传统组83例,无张力组51例,腹腔镜组9例;术后切口肿胀感、异物感病例传统组57例,无张力组51例,腹腔镜组0例。术后复发率分别为传统组9.5%,无张力组4.4%,腹腔镜疝组0%。尿潴留传统组24例,无张力组13例。阴囊血肿传统组3例,无张力组1例。血肿传统组1例,无张力组1例,腹腔镜组3例。结论:3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上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周宏姚路斌夏加增
关键词: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腹股沟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间的临床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综合评价腹股沟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使用性及病例选择。方法分析2000年5月-2008年5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普通外科537例(556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疝修补术组221侧,无张力疝修补术组252侧,腹腔镜疝修补术组83侧。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传统疝修补术组(43.4±14.3)min(32~68m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38.7±11.1)min(28~57min),腹腔镜疝修补术组(55.7±19.8)min(41~98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传统疝修补术组38h,无张力疝修补术组26h,腹腔镜疝修补术组21h;术后切口疼痛需用镇痛剂病例数传统疝修补术组83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l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组9例;术后切口肿胀感、异物感病例传统疝修补术组57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1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组0例。术后复发率分别为传统疝修补术组9.5%,无张力疝修补术组4.4%,腹腔镜疝修补术组0%。尿潴留是最常见并发症,需导尿者传统疝修补术组2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组13例。阴囊血肿传统疝修补术组3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组1例。血清肿传统疝修补术组1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组1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组3例。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1),下床活动时问明显早于其他两组(P〈0.05),切口处的不适感、疼痛程度和复发率方面传统疝修补术组较其余两组明显严重(P〈0.01)。腹腔镜组疼痛、不适感少、下床活动早、复发率低等优点显著,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度,减少再次手术机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但其操作相对复杂,不适于迅速推广,设备及住院费用要求较高等特点,显然不能满足我国医疗现状,不适于广泛推广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耐受度高、术后并发症少、复�
黄海春周宏姚路斌夏加增
关键词: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
上消化道出血外科治疗67例回顾
2011年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67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治疗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良性溃疡50例(74.6%),恶性溃疡17例(25.4%);平均住院(16.4±12.5)d,平均输血量(558.9±263.2)ml。无术后再次出血病例,有2例出现吻合口瘘,5例(7.5%)在住院期间死亡。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选用手术方式,依然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朱阿考夏加增裴雷姚路斌周宏洪波郑亮顾琛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外科手术
PCBP1在140例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poly(C)-binding protein 1,PCBP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140例CRC组织及相对应140例癌旁肠黏膜组织中PCBP1的表达情况,使用卡方检验分析PCBP1的表达与CRC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及Cox多因素分析PCBP1的表达对CR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CBP1在CRC组织的阳性率为37.1%(52/140),明显低于癌旁结直肠组织的52.1%(73/140);PCBP1的表达情况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BP1表达、TNM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与CRC的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PCBP1低表达的病例预后较高表达的病例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CBP1在CRC组织中低表达,其表达失调与CR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张翔周云海姚路斌夏加增刘益飞张青黄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临床病理学
胃肠道间质瘤38例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杜旭东胡晓磊张翔姚立新姚路斌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及医疗费用比较被引量:26
2008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在手术疗效和医疗费用方面的差异。方法将我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急诊行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62例分为腹腔镜手术组(28例)和开腹手术组(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医疗费用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d白细胞计数、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而术后镇痛药使用例次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在手术疗效及医疗费用方面均优于开腹手术者。
夏加增李承龙李建平周宏马涛姚路斌梁正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腹腔镜检查
钬激光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附39例报道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价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47条肢体,采用钬激光治疗结合下肢浅静脉高位结扎及钬激光治疗同时行曲张团块及交通支切除。结果:39例患者术后随访2~6个月,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所有病例在术后3~4周内均出现曲张静脉消失,色素减轻。结论:腔内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近期(6个月以内)疗效明确,损伤小,术后恢复快,适于推广。
赵伟李建平夏加增孙晓光姚路斌周宏何旻曹芳洪波
关键词:静脉曲张血栓形成腔内钬激光
胃癌患者血清IL-6、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同时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的表达及其与血清IL-6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6的水平,采用Beckman蛋白测定系统检测CRP,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CD31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胃癌患者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并与肿瘤病理分期有关,肿瘤切除后血清IL-6水平明显降低(P<0.001);VEGF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和CD31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均随病理分期增高而升高,且均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6、VEGF、CD31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并提示病情及预后。
郑亮夏加增裴雷顾琛姚路斌洪波
关键词:胃癌CD31微血管密度
YB-1与PC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Y-box结合蛋白1(YB-1)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20例患者癌旁组织中YB-1、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YB-1和PCNA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YB-1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0.8%vs.20.0%和60.8%vs.30.0%)(P<0.05);两者的表达水平均与胃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YB-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17.6%vs.34.3%)(P<0.05)。胃癌组织中YB-1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311,P<0.01)。结论 YB-1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胃癌组织YB-1和PCNA表达有助于胃癌的诊断以及评估其恶性程度和胃癌患者的预后。
张翔周云海姚路斌夏加增刘益飞黄华
关键词: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胃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及周围静脉血微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微转移。结果60例胃癌中,41例(68.3%)胃癌组织Survivin表达阳性,Survivin阳性肿瘤的MVD计数(43.5±18.3)显著大于Survivin阴性肿瘤[(22.6±11.7),P<0.01];60例胃癌中,21例(35.0%)周围静脉血中CK19mRNA表达阳性。Survivin阳性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43.9%)显著高于Survivin阴性胃癌患者(15.8%,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的增加与胃癌组织血管化程度及周围静脉血微转移密切相关。
李承龙夏加增李建平陈力平马涛姚路斌
关键词:胃癌生存素血管生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