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耻骨上疼痛和慢性盆腔疼痛,误诊为慢性膀胱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膀胱结核及尿道综合征,经手术后病理或膀胱镜检查确诊,其中4例行尿流改道,2例行乙状结肠膀胱成形术,10例行药物治疗。结果4例患者行尿流改道治疗后盆腔疼痛完全消失。2例行膀胱成形术后仍有轻微会阴部不适,膀胱容量大于350 m l,分别随访24,33个月无复发。1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和IC问题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5.4±4.1)和(9.4±2.7)分,降至治疗后的(4.1±2.1)和(5.1±3.9)分。结论对I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给予充分重视;及早诊断及多种措施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IC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原性膀胱的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尿动力学评价。方法将20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15只,假手术组5只。将平头螺丝钉置入大鼠的 L_6-S_1节段椎间盘,建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术后进行电子 X 线摄片和联合行为评分(CBS),并在术后4周对所有大鼠行耻骨上膀胱造瘘,造瘘后3 d 进行大鼠清醒状态的膀胱测压检查。结果术后电子 X 线摄片证实螺丝钉置入 L_6-S_1节段椎间盘;观察时间内手术组 CBS 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 P<0.05),且在术后1周后,各组 CBS 评分基本保持不变;大鼠清醒状态的膀胱测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充盈期膀胱自发性收缩频率(t=4.425,P=0.000)、最大膀胱容量(t=5.141,P=0.002)较高,膀胱顺应性(t=2.891,P=0.011)较低,尿动力学检查证实大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原性膀胱模型建立成功。结论应用螺丝钉置入椎间盘方法可获得可靠的大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原性膀胱的模型,可通过电子 X 线摄片、CBS 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等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