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陆民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电图异常
  • 2篇心肌梗塞
  • 2篇血压
  • 2篇老年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病
  • 2篇梗塞
  • 1篇电图改变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分...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监测
  • 1篇心电图分析
  • 1篇心电图改变
  • 1篇心电图检查
  • 1篇心电图异常改...

机构

  • 7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电力部

作者

  • 7篇姜陆民
  • 2篇丁宁
  • 2篇李俊
  • 1篇张明泳
  • 1篇丁华民
  • 1篇何涛
  • 1篇殷琳
  • 1篇李培杰
  • 1篇邱楠
  • 1篇戴红艳
  • 1篇宋英
  • 1篇王德君
  • 1篇姜敏
  • 1篇祝海成

传媒

  • 3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12
  • 3篇1999
  • 3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运动负荷试验在高血压病诊治中的应用
1997年
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运动负荷试验(简称运动试验)能较好地揭示这一现象,并在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方法 与诊断冠心病的运动试验相同,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耐量测定也是采用活动平板和踏车试验,最常用的是Bruce等级运动方案,但是至今尚无被普遍接受的标准,而是通过与正常人相比进行判断。常用的观察指标有:运动中血压的变化,运动达到的级数,总运动时间,运动时的代谢当量(Mets)。Mets可反映患者运动中的心率和血压变化。2 运动时的正常反应 在运动开始前,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运动开始后,交感神经兴奋性进一步增强,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迷走神经张力下降,心脏射血(休息时为70ml)早期增高,然后下降,保持在最大心输出量的一半。正常人运动过程中收缩压升高6.7~9.3kPa,但舒张压不变或下降0.5~1.87kPa。这是因为运动时血管扩张,总外周阻力下降所致。
李俊姜陆民陈清启
关键词:高血压运动负荷试验
矽肺患者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分析92例矽肺非呼吸道急性感染发作期患者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变化,以探讨矽肺患者心脏的损害及心律失常的特点。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由省或市矽肺诊断小组经病史及X线胸片确诊为Ⅱ期以上矽肺,非呼吸道急性感染发作期患者共92例,均为男性,年龄均>60岁。 1.2 方法 1.2.1 心电图 日产福田PCD—2001型心电图机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 1.2.2 动态心电图 国产微型动态心电图(亚仿控制系统工程公司产)选用CM5导联,监测24小时。
姜陆民邱楠姜敏
关键词:矽肺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电图改变发作期急性感染期心电图异常
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1999年
为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我们观察分析了1990年1月~1996年5月住院AMI患者中≥70岁年龄组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185例经心电图、心肌酶学、临床表现确诊为AMI的患者分成Ⅲ组。Ⅰ组52例,年龄70~89岁,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
姜陆民殷琳宋英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心肌酶学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心动过缓患者QT间期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1997年
在生理状态下,QT间期与心率相关,心率慢时QT间期延长,但在非生理性心动过缓时,QT间期延长的量并非与心率减慢的程度一致.最近的研究发现,病窦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随着RR间期的延长,QT间期延长的量逐渐减少,但QT延长者随着心率减慢,QT间期增加的量明显大于QT间期正常者,认为其更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心动过缓时QT间期的不同变化和有关因素,以及与室性心率失常的关系.
李俊丁宁姜陆民王德君
关键词:心动过缓QT间期心律失常
46例荨麻疹病人心电图临床分析
1999年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皮肤搔痒、伴皮肤风团为特征,有时可伴心悸、胸闷、腹痛、发热等症状。我们对1995年~1997年住院治疗的46例急性荨麻疹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后做心电图检查,以探讨荨麻疹病人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其他症状之间的关系。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6例,临床上均确诊为急性荨麻疹,男19例,女27例,年龄12~68岁,平均32±2岁。
李培杰姜陆民
关键词:急性荨麻疹心电图异常改变心肌供血不足心电图检查组织胺伴发症状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心肌梗塞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1999年
动态血压监测用于观察不同病理条件下的血压变化及指导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观察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肌梗塞患者的动态血压,探讨其血压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全部观察对象均为收住本院心内科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心肌梗塞的患者。老年组38例,年龄60~84岁。男23例,女15例。对照组为非老年组30例。年龄42~58岁。男22例,女8例。高血压病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确诊,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确诊为心肌梗塞。所有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开始测量。
姜陆民丁宁祝海成张明泳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症动态血压监测心肌梗塞
运动平板试验评估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观察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明确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且运动平板试验为阳性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及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运动终止时诱发心绞痛率、运动时间、恢复时间、运动后2min ST段压低≥1.0mm的导联数及其ST段压低总和(∑ST),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曲美他嗪治疗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运动终止时诱发心绞痛率、运动时间、恢复时间、运动后2minST段压低≥1.0mm的导联数及其ST段压低总和(∑S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可使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一步获益。
戴红艳何涛姜陆民丁华民
关键词:曲美他嗪稳定型心绞痛运动平板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