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先勇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溶胶
  • 2篇溶胶-凝胶
  • 1篇缩聚
  • 1篇碳热还原
  • 1篇碳热还原反应
  • 1篇热还原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棒
  • 1篇Β-SIC
  • 1篇NMR
  • 1篇SIN
  • 1篇DS
  • 1篇MR研究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吴东
  • 2篇孙予罕
  • 2篇徐耀
  • 2篇孙先勇
  • 2篇徐武军
  • 1篇袁汉珍
  • 1篇杨永霞
  • 1篇邓风
  • 1篇刘亚琴

传媒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溶胶-凝胶和碳热还原法制备塔状SiC纳米棒被引量:12
2006年
以正硅酸乙酯(TEO S)、聚乙烯基吡咯酮(PVP)为反应前驱体,Fe(NO3)3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和碳热还原法制得了碳化硅纳米棒。运用XRD2、9S iMAS NMR、TEM和SAED等手段对样品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的形貌为塔状纳米棒,且晶体沿平行于[111]的方向生长;塔形S iC棒的塔底宽约80nm^100nm,塔层厚度10nm左右,长约0.4μm^1.0μm。在催化剂Fe的作用下,过饱和CO气氛中的动力学控制过程导致了塔状S iC纳米棒的形成。
徐武军徐耀孙先勇刘亚琴吴东孙予罕
关键词:Β-SIC纳米棒溶胶-凝胶碳热还原反应
液态^(29)SiNMR研究TEOS/DDS混合体系的氨催化水解动力学被引量:3
2005年
原位引入有机组分对氧化硅体系改性是合成有机-无机杂化硅材料的重要方法.利用原位的^(29)Si液体核磁,研究了甲醇为溶剂、氨水催化条件下的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DS)原位共水解的动力学过程.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氨和水的浓度,拟合出单体及中间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了TEOS和DDS各自的水解速率常数以及相应各反应物的反应级数.与单前驱体水解一致的是,在双前驱体系中TEOS和DDS自身的反应级数仍保持一级,但是氨和水的反应级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与单前驱体水解速率方程相比,混合体系中TEOS的水解速率常数增大.同时,DDS在双前驱体中比单前驱体中的水解速率常数有很大程度的减少.水解动力学表明,TEOS和DDS在双前驱体体系中显示出更平行的水解速率.利用固体^(29)Si MAS NMR,XPS及小角X射线散射(SAXS)手段对双前驱体体系研究得到的信息显示,碱催化条件下原位的TEOS水解中间物与DDS中间产物的原位共缩聚程度很弱.
孙先勇徐耀徐武军吴东孙予罕杨永霞袁汉珍邓风
关键词:溶胶-凝胶NMR缩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