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娜娜

作品数:32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磁共振
  • 5篇X线
  • 5篇X线计算
  • 5篇X线计算机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3篇头颅
  • 3篇头颅CT
  • 3篇肿瘤
  • 3篇CT表现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心搏
  • 2篇心搏骤停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表现
  • 2篇骤停
  • 2篇胃癌
  • 2篇胃肿瘤

机构

  • 21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南京市江宁区...

作者

  • 22篇孙娜娜
  • 13篇刘希胜
  • 6篇徐青
  • 5篇刘畅
  • 4篇张海龙
  • 3篇许晓泉
  • 3篇施海彬
  • 3篇王淦楠
  • 3篇张劲松
  • 3篇陈旭锋
  • 3篇王建伟
  • 3篇王德杭
  • 3篇窦丽娜
  • 2篇袁梅
  • 2篇张玉东
  • 2篇张也乐
  • 2篇韩冬
  • 1篇宗敏
  • 1篇徐露露
  • 1篇刘波

传媒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MSCT诊断(附21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zation,SMAE)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影像特征,探讨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9年8月-2013年3月期间21例SMA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SMAE的发生部位、范围、狭窄程度、血栓CT值等影像特点,并观察腹腔间接病变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均急诊行MSCT检查,初步诊断为SMAE。其中,17例经外科手术取栓治疗,4例经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造影检查并行导管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术后均证实为SMAE。MSCT直接征象:平扫显示所有患者血栓形成部位,血栓CT值为40-60 Hu,平均52 Hu,较正常血管37 Hu高;增强扫描后,8例SMA主干部分充盈缺损,缺损对侧见点状、椭圆形或弧形增强影,诊断为SMA不全栓塞。13例SMA主干截断,强化的SMA主干突然变为低密度,诊断为SMA完全性栓塞。MSCT间接征象:8例肠壁增厚7.0-12.8 mm,平均10.1 mm,增强扫描延迟强化。1例少量腹水。结论:MSCT能够清晰地显示SMA的形态及管腔内充盈情况,可快速、无创、准确地诊断SMAE,同时对病变肠道管壁、管腔、肠系膜及腹水的表现也能充分显示,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忠耀张蓉张玉东孙娜娜徐青施海彬刘希胜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SCT
MR平扫及冠状面LAVA技术在低位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包括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冠状面快速三维容积动态增强(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在低位胆管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64例低位胆管梗阻患者进行MR平扫、MRCP及冠状面LAVA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按三种方法分组:(1)平扫(包括MRCP);(2)冠状面LA-VA;(3)MR平扫+冠状面LAVA。对检查结果进行判读与分析,包括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肝内胆管造影术(PTC)结果对照,诊断结果进行McNemar检验,数据不足时采用精确概率法。结果依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1)肿瘤性低位胆管梗阻;(2)除结石外良性低位胆管梗阻;(3)结石性低位胆管梗阻。第一组病例中三种方法的定位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而MR平扫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低于冠状面LAVA及MR平扫+冠状面LAVA两种方法(P值分别为0.039,0.021)。第二组病例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第三组冠状面LAVA诊断符合率低于其他两种方法(P=0.031)。结论冠状面LAVA对于肿瘤性低位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具有较大优势,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简便易行,可用于筛选检查,对于胆管结石的诊断有明显优势。
孙娜娜刘希胜徐青王德杭张也乐王建伟
关键词:胆管梗阻磁共振成像
头颅CT视神经鞘直径测定对成人心搏骤停后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头颅CT视神经鞘直径(ONSD)对中国成人心搏骤停(CA)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01—2018-06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5例复苏后72h内行头颅CT检查的成人CA患者,测定其ONSD及灰质/白质比例(GWR),同时评价各指标对神经功能不良预后(CPC评分3~5分)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较,预后不良组ONSD显著增加(P<0.01)。预后不良组基底节、大脑、平均及简化GWR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ONSD>4.30mm预测神经功能不良预后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74.5%(P<0.01)。与单一指标相比较,ONSD联合GWR评估可显著提高不良预后的判断价值(GWR基底节加ONSD,敏感度72.5%,特异度94.4%,P<0.01)。结论:CA后昏迷患者头颅CT提示ONSD增加与神经功能不良预后相关,ONSD与GWR联合评估可有效提升CA后昏迷患者不良预后的判断价值。
王淦楠陈科陈旭锋乔莉孙娜娜许晓泉沈斌张劲松
关键词:心搏骤停昏迷
Castleman病的CT表现(附13例报告)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Castleman病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Castleman病的螺旋CT表现。结果:病变发生在后腹膜7例,右颈部3例,右咽部1例,纵隔1例,盆腔1例。局灶型8例,多中心型5例。透明血管型11例,浆细胞型1例,Castleman病伴浆细胞瘤1例。局灶型Castleman病病理类型多为透明血管型,平扫表现为体积较大、密度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可伴钙化及囊变,CT增强扫描肿块表现为中度至明显强化,且强化方式与主动脉同步。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的病灶体积都不大,表现为多个软组织结节,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后表现为中度至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局灶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有特征性CT影像表现,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
张也乐徐青窦丽娜孙娜娜
关键词:CASTLEMAN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头颅CT灰质/白质比例对成人心搏骤停后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头颅CT灰质/白质比例(GWR)对成人心搏骤停(CA)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1例复苏后72 h内行头颅CT检查的成人CA患者,测定其灰质和白质密度(HU值),同时评价不同GWR对神经功能不良预后(CPC评分3~5分)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灰质密度显著减低,白质密度变化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GWR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基底节区GWR〈1.18预测不良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和88.2%(P=0.012)。结论CA复苏后昏迷患者头颅CT提示GWR降低与神经功能不良预后相关,头颅CT GWR测定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有效手段。
王淦楠陈旭锋梅勇张刚孙娜娜许晓泉张劲松
关键词:心搏骤停昏迷
腰椎磁共振检查中频率选择压脂法和短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抑制效果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GE Signa HDe 1.5 T磁共振(MR)的脊柱线圈中两种脂肪抑制技术:频率选择压脂(FS)、短反转恢复序列(STI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探讨脊柱线圈中的最佳脂肪抑制方法。方法采用主观和客观2种评价方法对25例脊柱抑制脂肪临床图像进行评价。结果 2种脂肪抑制方法的信噪比(SNR FS=38±9,SNR TIR=5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9,P<0.05)。2组脂肪抑制脂肪信号均匀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6,P<0.05)。FS和STIR两种脂肪抑制方法脂肪抑制均匀性的评分分别为:2.2±0.5、2.9±0.4(t=5.175,P<0.05);解剖结构显示清晰性的评分分别为:2.8±0.7、3.2±0.6(t=2.536,P<0.05);整个影像质量的评分分别为:2.9±0.7、3.3±0.6(t=2.376,P<0.05)。结论在腰椎系统GE 1.5 T MR检查中,STIR序列的整体抑制脂肪效果要优于FS方法。
刘伟徐露露石银龙孙娜娜
关键词: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
胃癌腹膜腔转移的CT影像学表现
孙娜娜刘畅刘希胜
磁共振T_2-mapping成像在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在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损伤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Siemens 3.0 T磁共振,选取正常组[20名;年龄25~49岁,平均(40.1±6.5)岁]25个膝关节,根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标准,选取早期OA组轻度软骨损伤者[32例;年龄39~60岁,平均(47.9±6.4)岁]35个膝关节,应用T2-mapping序列观察和测量两组股骨内外髁非负重区及负重区、胫骨内外平台、髌软骨共7处软骨的平均T2值,同时测量股骨内外侧髁非负重区与负重区软骨深浅层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OA组膝关节各部位软骨平均T2值均高于正常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股骨内外髁负重区软骨T2值均要高于各自非负重区(P值<0.05);正常组股骨髁软骨浅深层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早期OA组股骨内外髁非负重区软骨浅层T2值明显高于深层(P值<0.05),负重区软骨浅层与深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相应的T2图显示了T2值变化的趋势。结论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可以量化评估无明显形态改变的关节软骨内组织成分的变化,对早期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和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负重对关节软骨T2值有一定影响。
陈其春邹月芬王德杭冯阳宗敏陈文萍孙娜娜
关键词:软骨骨性关节炎T2值
肝脏伴后纵隔转移性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因"体检发现肝右叶占位半个月余"入院。患者自觉无不适症状。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一年前曾去过内蒙古及泰国游玩。
刘畅韩冬徐迅张海龙孙娜娜刘希胜
关键词:后纵隔白细胞计数乙肝两对半炎性假瘤肝右叶传染病史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CT及MR表现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分析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多排螺旋CT及MR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螺旋CT及MR表现。患者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其中3例同时行1.5T MR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果:13例均为女性,10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10例单发病灶分别位于肝右叶7例,肝左叶2例,尾状叶1例。肿瘤境界清楚,椭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或浅分叶状;单发者直径约2.0-9.5 cm,多发者直径约1.0-5.3 cm。9例可见瘤体内含有脂肪成分,4例未见明显脂肪成分。CT平扫呈等低密度,脂肪组织轻中度强化,除脂肪外实质成分增强后动静脉期呈明显持续强化,瘤体内见迂曲血管影,延迟后肿瘤呈稍低密度。MR平扫肿瘤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高信号,增强特征较CT类似。结论:含脂肪及血管结构的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有一定的特征性CT影像表现;未见明显脂肪成分的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
孙娜娜徐青刘希胜王建伟
关键词: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