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炜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物强化
  • 2篇生物反应
  • 2篇生物反应器
  • 2篇膜生物
  • 2篇膜生物反应器
  • 2篇基因工程
  • 2篇基因工程菌
  • 2篇工程菌
  • 2篇反应器
  • 2篇阿特拉津
  • 2篇MBR
  • 1篇氮磷
  • 1篇氮磷去除
  • 1篇生物强化处理
  • 1篇生物强化技术
  • 1篇生物治理
  • 1篇市政
  • 1篇市政污水
  • 1篇脱氮
  • 1篇脱氮除磷

机构

  • 4篇天津城市建设...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孙炜
  • 3篇刘春
  • 2篇熊振湖
  • 1篇黄霞
  • 1篇潘辉
  • 1篇王慧
  • 1篇马华继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 1篇第八次全国环...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共固定化菌藻对市政污水中氮磷去除的研究被引量:32
2006年
以PVA为主要包埋材料,将活性污泥和蛋白核小球藻共固定化,用气升式反应器连续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共固定化菌藻共生系统适于处理高有机负荷、低氮磷浓度的市政污水,NH+4-N的最高去除率可接近100%,P的最高去除率可达到93.6%。24h无光照对NH+4-N、P的去除没有影响,但缺少光照多于36h则影响较大。
潘辉熊振湖孙炜
关键词:固定化市政污水脱氮除磷
生物强化及在环境污染物生物治理中的新进展被引量:11
2006年
综述了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生物治理的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对传统生物强化技术的改进和新型生物强化技术的探索两个方面.结果表明:对于传统生物强化技术的改进,载体技术与包埋技术能提高投加到处理系统的外源微生物的存活率和活性,而应用低粘性细菌、超级细菌和表面活性剂的技术则强化了外源微生物的传输;对于新型生物强化技术的探索,基因强化技术如基因工程菌(GEMs)或基因水平转移等,可以促进专项降解基因菌适应新的环境,并实现污染物的高效生物降解.
孙炜熊振湖刘春马华继
关键词:环境污染物生物强化技术
基因工程菌在MBR中对阿特拉津的生物强化处理
本研究考察了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基因工程菌,对阿特拉津进行生物强化处理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短期运行条件下,与未进行生物强化相比,投加基因工程菌的膜生物反应器对阿特拉津表现出明显的处理效果;但是由于工程菌密度的快速下降,...
刘春孙炜黄霞王慧
关键词:基因工程菌膜生物反应器阿特拉津生物强化处理污泥活性
文献传递
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MBR工艺处理阿特拉津试验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以生活污水为共基质,考察了基因工程菌在MBR和活性污泥反应器中对阿特拉津的生物强化处理效果,以及生物强化处理对污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在MBR中对阿特拉津具有很好的生物强化处理效果,阿特拉津平均出水浓度为0.84 mg/L,平均去除率为95%,最大去除负荷可以达到70 mg/(L.d).生物强化的MBR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平均去除率为71%,COD平均出水浓度65 mg/L,COD容积负荷增加对COD去除效果有一定影响;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氨氮平均出水浓度为1.1 mg/L,平均去除率为97%,最大氨氮去除负荷为143 mg/(L.d).与普通MBR污泥相比,生物强化MBR污泥的硝化活性和亚硝化活性略高,碳氧化活性略低,因此表现出氨氮处理效果很好,COD处理效果略差.阿特拉津的存在会对污泥性状产生影响,可能是造成污泥碳氧化活性低的原因.
刘春黄霞孙炜王慧
关键词:生物强化基因工程菌膜生物反应器阿特拉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