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韬华
- 作品数:20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治疗寻常痤疮新药:clascoterone
- 2021年
- clascoterone是一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由意大利Cassiopea S.p.A.公司研发。clascoterone乳膏于2020年8月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12岁及以上寻常痤疮患者的局部治疗。clascoterone具有较强的局部抗雄激素丙酸睾酮的作用,不表现系统性抗雄激素作用。1%clascoterone乳膏安全性与乳膏基质相似,常见的局部皮肤反应包括红斑/潮红、脱屑/干燥、皮肤瘙痒等。
- 孙韬华付婷刘杰
- 关键词:寻常痤疮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 首个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aducanumab
- 2022年
- aducanumab是一种可定向清除蓄积的可溶和不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斑块蓄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之一。2021年6月,aducanumab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本文对其作用机制、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
- 张芳刘杰孙韬华陈安进石杰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
- 早老样核纤层蛋白病治疗药物:lonafarnib
- 2022年
- lonafarnib是一种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可抑制早老蛋白的法尼基化以及早老蛋白和早老蛋白样蛋白在核内膜的积累。2020年11月,lonafarnib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降低Hutchinson-Gilford综合征的死亡风险及治疗缺陷型早老样核纤层蛋白病;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年龄≥12个月,体表面积≥0.39 m2。临床试验表明lonafarnib可改善患者体重,增加骨密度,延长平均寿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腹泻、感染等。
- 张文竹苗莹孙韬华张媛媛
- 关键词:LONAFARNIB早衰法尼基转移酶
- Ⅰ类新药注射用匹诺塞林(DL0108)体外吸附性试验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考察不同材质的输液瓶和一次性输液器对注射用匹诺塞林的吸附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匹诺塞林在玻璃输液瓶及塑料输液瓶中放置4 h过程中的峰面积,并测定此过程中的pH值;测定匹诺塞林经过不同规格的一次性输液器之前以及经过后30 min内的峰面积。结果:在输液瓶中放置4 h的过程中,相对0时的匹诺塞林的峰面积百分数在98.5%~104.1%的范围内;在流经一次性输液器的30 min的过程,相对0时的峰面积的百分数在93.6%~99.2%的范围内。结论:输液瓶对匹诺塞林没有明显的吸附作用,一次性输液器对匹诺塞林有一定的吸附,临床应用是应考虑吸附现象以保证药物浓度。
- 蔡小兵曹国颖孙韬华严蓓李可欣胡欣闫记灵宋艳芳王唯红杜冠华
- 关键词:吸附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药:fostamatinib被引量:1
- 2019年
- fostamatinib是一种由Rigel制药公司研发的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fostamatinib口服后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R406,可抑制Fc活化受体和B细胞受体的信号转导。R406在体内约1.5 h达峰浓度,半衰期约为15 h。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 fostamatinib可有效提高并维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和高血压。2018年4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fostamatinib用于治疗慢性ITP且之前治疗效果不佳的成人患者。
- 孙韬华杜静刘振胜初晓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药:brolucizumab被引量:1
- 2020年
- brolucizumab属人源化的单克隆单链Fv抗体片段,是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19年10月批准brolucizumab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单次玻璃体腔内注射brolucizumab约24 h后达血清峰浓度,全身消除半衰期约为4.4 d。临床研究表明,与阿柏西普相比,brolucizumab对最佳矫正视力的改善呈非劣效性,且brolucizumab的疗效更为稳定,能更好地降低视网膜中心区厚度,减少组织积液,并可维持较长的给药间隔。brolucizumab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视力模糊、白内障和结膜出血等。
- 孙韬华刘振胜刘杰
- 关键词:黄斑变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首个白介素-17A和白介素-17F双重抑制剂bimekizumab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包括IL-17A、IL-17F等6种亚型,在多种免疫介导的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上市的IL-17A抑制剂对于银屑病(psoriasis),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和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均有良好疗效。bimekizumab(UCB4940)是由比利时优时比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其能够与IL-17A和IL-17F上的特定位点选择性结合,同时对IL-17A和IL-17F效果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比单独抑制IL-17A更为强大的抗炎效果。最新Ⅲ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bimekizumab治疗银屑病的效果确切,且耐受性好。该文对bimekizumab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评价及安全性等情况作一概述。
- 张芳刘杰孙韬华赵艳
- 关键词:白介素-17抑制剂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
- UPLC-MS/MS法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参芪扶正注射液主要成分的含量及其药动学
-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UPLL-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和党参炔苷的浓度,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血浆样品加入适量内标,50%甲...
- 杨妮孙韬华黄凤华李良缘张新林黎维勇
- 关键词:液质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党参炔苷药动学
- 酒精性肝病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19年
-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2018年,美国胃肠病学院(ACG)发布酒精性肝病诊治临床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亦对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进行了更新。本文将结合指南对酒精性肝病治疗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孙韬华刘振胜辛永宁
-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
- UPLC-MS/MS法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参芪扶正注射液主要成分的含量及其药动学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U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和党参炔苷的浓度,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血浆样品加入适量内标,50%甲醇-乙腈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进样。采用ACE Excel 1.7C_(18)柱(50mm×2.1mm,2.1μm),柱温:40℃,流速:0.6mL·min^(-1),流动相由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组成,采用梯度洗脱,分析时间2.5min。质谱采用ESI源,正离子检测。大鼠尾静脉注射参芪扶正注射液浓缩液,眼眶采血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药动学参数以DAS 3.0软件处理。结果: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党参炔苷的浓度分别在5~2 000ng·mL^(-1)、2~800ng·mL^(-1)、10~4 000ng·mL^(-1)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1 5);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13.3%(n=6);提取回收率均在79.0%~97.1%之间,RSD均小于11.4%(n=6)。药动学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党参炔苷和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在大鼠体内的AUC0-t分别为(38.84±17.20)、(23.11±6.84)、(5.32±0.36)μg·min·L^(-1),t1/2分别为(56.44±28.25)、(47.48±9.54)、(10.01±4.42)min,CL分别为(0.15±0.06)、(1.18±0.47)、(0.47±0.11)mL·min-1·kg^(-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参芪扶正口服液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和党参炔苷的含量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 杨妮孙韬华黄凤华李良缘张新林黎维勇
- 关键词:液质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党参炔苷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