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室喜正

作品数:6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鸟取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4篇基因
  • 3篇原位
  • 3篇原位杂交
  • 3篇偃麦草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杂交
  • 2篇中间偃麦草
  • 2篇种质
  • 2篇基因组
  • 1篇双色荧光原位...
  • 1篇片段
  • 1篇普通小麦
  • 1篇染色体
  • 1篇转座
  • 1篇转座子
  • 1篇外源
  • 1篇外源染色体
  • 1篇位点

机构

  • 6篇鸟取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大阪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安室喜正
  • 6篇富田因则
  • 5篇马有志
  • 4篇中田升
  • 3篇徐琼芳
  • 3篇辛志勇
  • 2篇李连城
  • 1篇曹丽霞
  • 1篇杜丽璞
  • 1篇张增艳
  • 1篇徐惠君
  • 1篇林志珊
  • 1篇孙玉
  • 1篇袁文业
  • 1篇裴自友
  • 1篇孙善澄
  • 1篇福井希一
  • 1篇陈孝
  • 1篇福井希一
  • 1篇李连成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应用分子原位杂交技术解析小麦-天兰冰草部分双二倍体──远中2号的染色体构成被引量:33
1997年
为分析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天兰冰草(Agropyronintermedium)部分双二倍体──远中2号(2n=54)的染色体构成,用生物素(biotin-16-dUTP)标记天兰冰草染色体组DNA作为探针,以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染色体组DNA为封闭DNA(blockingDNA),与远中2号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进行了分子原位杂交。证明远中2号除具有普通小麦的21对染色体外,附加了1对小麦-天兰冰草易位染色体(即天兰冰草染色体片段易位到小麦染色体的两臂端部)、5对天兰冰草染色体。说明小麦-天兰冰草部分双二倍体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可能产生小麦-天兰冰草染色体间易位,而且小麦染色体也可能与天兰冰草染色体的3种染色休组染色体共同参与组建新的染色体组附加到小麦中去。
马有志富田因则中田升中田升近江户伸子安室喜正
关键词:小麦
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5”的外源染色体的鉴定被引量:15
1998年
应用染色体分带(C-带)-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对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 2n=42,E_1E_1E_2E_2XX)部分双二倍体“中5”(2n=56)的外源染色体进行了鉴定分析。染色体分带结果表明:“中5”的7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不显带或显示出与受体小麦亲本染色体相似的带型,单靠带型很难准确地鉴定出这7对外源染色体。分带处理后进行分子原位杂交鉴定出“中5”的7对外源染色体,并发现其中一对染色体发生了罗伯逊氏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表明染色体分带技术与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染色体的鉴定水平。
马有志徐琼芳辛志勇富田因则中田升安室喜正福井希一
关键词:偃麦草小麦二倍体
全文增补中
应用C分带-原位杂交技术定位黑麦45SrRNA基因
应用染色体显微操作技术分离、回收了黑麦品种Petkus的细胞核,并以其为模板直接扩增了黑麦45S(18S-5.8S-26S)rRNA基因中的18SrRNA基因;以biotin.16-dUTP标记扩增产物(18SrRNA基...
马有志徐琼芳辛志勇李连成富田因则中田升安室喜正福井希一
关键词:基因定位荧光原位杂交黑麦
文献传递
抗黄矮病小麦种质的分子标记被引量:17
1999年
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抗小麦黄矮病种质的遗传组成,研究表明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无芒中4(2n=56)具有40条小麦染色体、5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3对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染色体,其中1对是罗伯逊氏易位染色体。结果表明无芒中4与远中5的遗传组成有明显差异,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抗黄矮病小麦种质F940418、T103均为抗病易位系,易位片段位于小麦染色体的端部,且为小片段易位。应用RAPD技术筛选出与来自L_1(抗黄矮病异附加系的抗黄矮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AB-01_(1500),为抗黄矮病育种提供了可靠的选择标记。
马有志徐琼芳辛志勇陈孝徐惠君林志珊张增艳杜丽璞李连城富田因则中田升安室喜正
关键词:基因组原位杂交分子标记小麦黄矮病
来自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的类反转录转座子片段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中间偃麦草 [Thinopyrumintermedium ,(Host)BarkworthandDewey]是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 ,已有许多重要基因导入普通小麦。本研究从中间偃麦草基因组克隆到一个类反转录转座子片段 ,命名为pTi2 8。该序列高丰度存在于中间偃麦草基因组 ,低丰度 (寡拷贝 )存在于普通小麦及其近缘种属硬粒小麦 (T durum)、黑麦 (Secalecereale)、小黑麦和簇毛麦 (Hynaldiavillosa)基因组 ,是中间偃麦草专化重复序列。序列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pTi2 8与大麦、小麦反转录转座子BARE 1和Wis 2 1A的同源性分别为 6 2 8%、70 8%。Southern及原位杂交结果表明 ,pTi2 8属散在型重复序列 。
马有志富田因则曹丽霞李连城安室喜正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普通小麦原位杂交
簇毛麦和中间偃麦草rRNA基因位点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被引量:11
2002年
簇毛麦和中间偃麦草是小麦改良的重要抗源 ,为了对导入的外源染色体及片段进行有效鉴定 ,应用分带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将 2 5S 5 8S 18SrRNA、 5SrRNA基因分别定于簇毛麦染色体 1V短臂和 5V短臂上。分别在中间偃麦草的 3对、 4对染色体上观察到 2 5S 5 8S 18SrRNA和 5SrRNA基因 ,其中有
裴自友袁文业孙善澄孙玉富田因则安室喜正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RRNA基因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抗性种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