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娟
- 作品数:40 被引量:2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引入脲酶抑制剂的微生物固化砂土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针对微生物固化试验中常用的低速多次反复灌浆存在能耗及营养液浪费,且不能保证实现固化的均匀性等问题,引入一种脲酶抑制剂参与微生物固化的反应过程,并提出相应的灌浆方案.随后将不同质量分数的抑制剂引入砂柱试验作对比研究,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固化生成物含量的结果分析,得出了抑制剂合适的质量分数,并在扫描电镜下进一步观察了生成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适量的脲酶抑制剂引入微生物固化过程中对反应结果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的效果在低质量分数区间会逐步上升,当脲酶抑制剂质量分数为0.1%时,作用效果相对较好,而当质量分数继续增大至0.5%以上时会抑制固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 徐望清郑俊杰崔明娟宋杨
- 关键词:脲酶抑制剂灌浆方法无侧限抗压强度
- 化学处理方式对微生物固化砂土强度影响研究被引量:38
- 2015年
- 微生物固化(microbial-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简称为MICP)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新兴起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诱导产生的碳酸钙晶体胶结松散土颗粒,改善土体的力学特性。选用巴氏芽孢杆菌作为固化细菌,采用单一浓度(0.5、1.0 mol)和多浓度相结合(前期采用0.5 mol,后期采用1.0 mol)的化学处理方式注射胶结液(尿素/氯化钙混合液),研究化学处理方式对微生物固化砂土强度的影响。基于试验测试分析了固化砂土试样的强度、破坏模式以及碳酸钙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处理方式对固化砂土试样的强度有显著影响,对破坏模式和碳酸钙含量无明显影响;多浓度相结合的化学处理方式能够以较少的灌浆次数获取较高强度的试样。最后,对化学处理方式对强度影响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 崔明娟郑俊杰章荣军苗晨曦张君洁
- 关键词:砂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一种微生物均匀固化黏土的室内试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技术均匀固化黏土的室内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地基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动力头、搅拌杆连接头、搅拌杆、搅拌头、压浆泵、输浆管、可移动的小型液压升降支架以及放置黏土试样的模型箱;搅拌杆上端通过搅拌杆连接...
- 郑俊杰宋杨吴超传章荣军崔明娟张君洁曾晨
- 文献传递
- 一种欠固结吹淤地基上生物水泥加固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 本发明属于软土地基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欠固结吹淤地基上生物水泥加固路基及施工方法。该路基中的格栅碎石桩打穿欠固结吹淤地基并嵌入下卧持力层中;塑料排水板打入欠固结吹淤地基中;生物水泥‑格栅加筋垫层平铺在格栅碎石桩的上表面;生...
- 崔明娟郑俊杰吴超传赖汉江章荣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及现场施工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电缆工作井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及现场施工方法,其包括素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底板、U型钢筋混凝土侧板和钢筋混凝土盖板,钢筋混凝土底板在地基开挖后放置在素混凝土垫层上,刚性垫块放置在钢筋混凝土底...
- 刘洋郑俊杰付海平赖汉江崔明娟严海波
- 文献传递
- 格栅–砂土界面宏细观关联性与加筋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土工格栅与填料间作用特性对加筋土结构设计至关重要。为研究界面宏–细观力学响应关联及填料粒径对加筋效果的影响,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对三向土工格栅拉拔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系统分析拉拔作用下筋材及颗粒的力学响应,揭示拉拔力发展与细观组构指标演化规律,建立基于拉拔试验结果的格栅加筋性能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界面颗粒速度场可即时反映筋土相互作用;选取组构演化系数描述宏观强度的发展是合适的;在一定粒径范围内,格栅加筋性能主要受控于颗粒体系比表面积,加筋土临塑荷载随填料粒径的增大而降低。
- 苗晨曦郑俊杰崔岚崔明娟赵建斌
- 关键词:土力学土工格栅拉拔试验
- 超软吹填土表层固化结壳及地基处理方法
- 一种超软吹填土表层固化结壳及地基处理方法,包括:1)吹填超软吹填土地基至目标标高;2)将流塑态海泥‑水‑固化剂混合物通过大型施工船的泵送管道直接浇筑在超软吹填土地基上,固化后结壳形成硬壳层;3)在硬壳层上采用插板机后退施...
- 章荣军郑俊杰赖汉江崔明娟苗晨曦
- 文献传递
- 一种在超软地基表面进行的微生物固化结壳方法及配套装置
- 一种在超软地基表面进行的微生物固化结壳方法及配套装置,该方法包括:1)在超软地基表面铺设具备承载力的临时作业平台,并在临时作业平台上铺设中粗砂加筋垫层;2)在中粗砂加筋垫层表面布置微生物灌浆喷淋系统;3)通过微生物灌浆喷...
- 崔明娟郑俊杰赖汉江薛鹏鹏吕思祺
- 桩承式路堤土拱形成及荷载传递机制离散元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土拱效应是桩承式路堤中影响荷载传递的关键因素。基于前人的室内模型试验,建立了桩承式路堤离散元(DEM)数值分析模型。基于路堤中应力偏转规律对土拱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分析。在该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拱轴线土拱模型,并引入荷载传递系数α对土拱与土拱下方路堤填料间的荷载传递进行量化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桩土相对位移引起路堤中应力主方向发生偏转并形成虚拟土拱;土拱形态及高度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变化而变化,最大拱高约0.8倍桩净间距;α随土拱高度的增加呈对数关系减小。
- 赖汉江郑俊杰章荣军张军崔明娟
- 关键词:桩承式路堤合理拱轴线
- 一种可拆卸组合式桩承式加筋路堤模型箱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组合式桩承式加筋路堤模型箱,由箱底组合钢板、左右侧的侧边组合钢板、前后面的有机钢化玻璃、圆形桩体、正方形桩体、桩梁和筋材组成;箱底组合钢板、侧边组合钢板、有机钢化玻璃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形成模型箱箱...
- 赖汉江郑俊杰崔明娟杨友彬张君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