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裕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家族
  • 11篇家族聚集
  • 8篇聚集性
  • 8篇基因
  • 7篇家族聚集性
  • 7篇肝癌
  • 6篇等位
  • 6篇等位基因
  • 5篇原发性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4篇肝细胞
  • 4篇病毒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原发性肝癌
  • 3篇细胞癌
  • 3篇酶联
  • 3篇酶联免疫
  • 3篇酶联免疫吸附

机构

  • 1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卫生职业...

作者

  • 16篇庞裕
  • 13篇吴继周
  • 12篇吴健林
  • 10篇宁秋悦
  • 8篇胡蝶飞
  • 5篇韦颖华
  • 5篇李国坚
  • 4篇覃玲
  • 4篇陈务卿
  • 3篇万裴琦
  • 2篇蒋莉
  • 2篇李红玉
  • 2篇刘芳
  • 2篇蒋春燕
  • 2篇石仁芳
  • 2篇龚婷婷
  • 2篇马莎莎
  • 1篇张敏
  • 1篇蔡双启
  • 1篇牙晶晶

传媒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6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7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的表达水平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现场配对选取112对肝癌高发家族和无癌家族成员,共224例,以高发家族成员为观察组,无癌家族成员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清IL-17的水平。结果无论从总体水平还是分层(性别、年龄、名族、HBs Ag感染状况)比较,观察组IL-17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中,不同亲缘系数的成员之间IL-17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4.831,P=0.185)。肝癌高发家族中随着患肝癌例数增加,IL-17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0,P=0.563)。结论肝癌高发家族成员IL-17表达水平升高与肝癌家族聚集现象存在相关性。
张芬芬吴健林龚婷婷胡蝶飞宁秋悦庞裕蒋莉吴继周
关键词:细胞因子IL-17原发性肝细胞癌家族聚集性
广西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按性别及年龄配对,收集肝癌高发家族(试验组)和无癌家族(对照组)中的成员各103例,入选者均为HBV感染者。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及测序的方法进行基因型的检测。结果:研究对象共检出B、C、B/C混合、D 4种基因型,它们在两组中的比例分别为31.1%、63.1%、1.9%、1.9%和30.1%、55.3%、6.8%、2.9%,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BeAg阳性率C基因型高于B基因型(P<0.05),B、C基因型在性别、年龄、民族、HBV DNA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肝癌高发区HBV以B、C基因型为主,有少量的B/C混合型和D基因型。广西肝癌高发与基因型关系不大。
石仁芳吴继周万裴琦吴健林宁秋悦庞裕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基因型家族聚集
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对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机体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及免疫状态在肝癌发生及家族聚集性中的作用。方法以IFN-1和IL-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95对经配对设计的肝癌高发家族成员和无癌家族成员外周血IFN-γ、IL-2、IL4、IL-10的水平。结果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中肝癌患者的Th1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无癌家族成员,Th2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无癌家族成员(P〈0.05);肝癌高发家族中未患肝癌的家族成员,Th1/Th2细胞相关因子与无癌家族成员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癌高发家族中的肝癌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失调,向Th2方向漂移,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抗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导致HBV长期慢性感染,进而引起肝癌,在HBV感染家族聚集的基础上发生肝癌的家族聚集。肝癌高发家族中未患肝癌的成员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推测肝癌的免疫功能异常是肝细胞癌变后逐渐形成的,而不是癌变前存在的免疫异常导致了癌变。
张鹭李国坚吴继周吴健林陈茂伟陈务卿韦颖华胡蝶飞宁秋悦庞裕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因子免疫状态家族聚集
广西144例家族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2年
背景2022年2月中国广西发现了家族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其临床特点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广西本土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病例的临床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2022年2月4日-3月2日收治的本土奥密克戎感染聚集病例144例,对其血清学、生化学结果和疫苗接种、住院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这些临床特征与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性。结果144例患者中,男性80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34.55±18.6)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型:轻型56例(38.9%),普通型86例(59.7%),重型2例(1.4%),无危重型。普通型患者乳酸脱氢酶[Md(IQR):185(165~219)U/L vs 172(152~207)U/L]、谷丙转氨酶[Md(IQR):20(15~31)U/L vs 16(11.8~21.2)U/L]、谷草转氨酶[Md(IQR):25(21~31)U/L vs 22(18~30)U/L]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且年龄明显大于轻型[Md(IQR):35(21~47)岁vs 29(18~37)岁,P均<0.05]。接种3剂或2剂疫苗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接种1剂或未接种1剂的患者[(21.48±5.60)d和(22.22±6.15)d vs(26.36±5.07)d,P<0.05]。随访1个月,6%(8/144)患者偶有轻度咳嗽,其他无不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与普通型感染有关,中老年人发生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是青少年的13.519倍(P<0.001)。结论奥密克戎本土聚集感染病例,肺部感染(普通型)患者年龄较大,生化反应较轻型强。中老人发生发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的风险较青少年高,接种多剂疫苗仍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
庞裕齐玉晶何志义陈朝彦张敏杨敏蔡双启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
P53抗体在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类型中的表达水平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HBV感染不同临床类型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探讨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慢性HBV感染患者262例,其中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51例(ASC组)、慢性乙型肝炎51例(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52例(LC组)、乙型肝炎结节型肝硬化53例(HCN组)、乙肝相关性肝癌55例(HC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53抗体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NC组)。结果 NC组、ASC组、CHB组、LC组、HCN组P53抗体水平明显低于HCC组(P<0.05);HCC组患者P53抗体阳性10例(18.2%,10/55),其他各组均未检出P53抗体。血清P53抗体阳性与性别、年龄、民族、AFP定量、HBV-DNA拷贝数、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ALT/AST、有无肝硬化及有无肝外转移无关(P<0.05)。结论非恶变的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中无P53抗体表达,血清P53抗体表达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梁焕吴继周李国坚吴健林陈务卿宁秋悦韦颖华胡蝶飞庞裕
关键词:肝癌乙型肝炎P53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HLA-DRB1基因多态性对ADV抗乙肝病毒效果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对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抗乙肝病毒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服用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治疗24周的94例广西壮族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病毒效果,分为疗效佳组和疗效不佳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LA-DRB1*07、HLA-DRB1*13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间两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疗效不佳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疗效佳组(14.29%VS 1.69%,χ2=3.911,OR=9.667,P=0.048);两组中无HLA-DRB1*13阳性患者,HLA-DRB1*13等位基因在两组中的基因频率均为0。结论:HLA-DRB1*07基因位点可能与广西壮族慢乙肝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效果有一定关系。
牙晶晶李国坚吴继周蒋春燕庞裕覃玲郭群秀
关键词:HLA-DRB1等位基因慢乙肝阿德福韦酯
HLA-DQB1等位基因与广西壮族人群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HLA-DQB1等位基因与广西壮族人群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为寻找广西壮族人群肝癌的遗传易感基因或拮抗基因提供线索。方法:采取性别、年龄±5岁配对方法,在广西壮族肝癌高发区选取肝癌高发家族成员、无癌家族成员各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并提取全血DNA,应用PCR-SSP方法对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1)HLADQB1*02/06/07等位基因在肝癌高发家族组和无癌家族组的基因频率分别是8.33%和33.33%、33.33%和8.33%、25.00%和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QB1*04/05/08/09分别是0和8.33%、50.00%和41.67%、25.00%和16.67%、8.33%和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LADQB1*02/04/05/06/07/08/09等位基因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HBs Ag阳性组)及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HBs Ag阴性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5.79%和22.08%、0和5.19%、42.11%和46.75%、26.32%和19.48%、47.37%和35.06%、21.05%和20.78%、5.26%和9.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HLA-DQB1各等位基因与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HLA-DQB1*02/07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壮族人群肝癌发生的拮抗基因,而HLA-DQB1*06等位基因可能为其易感基因;(2)HLA-DQB1各等位基因可能与广西壮族肝癌高发区乙肝病毒的感染及性别无明显关联。
龚婷婷吴继周梁惠萍卢庭婷蒋莉吴健林胡蝶飞宁秋悦庞裕
关键词:HLA-DQB1等位基因原发性肝癌家族聚集性
HLA-DRB1*07/09/11等位基因对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复合体的DRB1*07/09/11等位基因对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影响。方法以配对方法选取广西肝癌高发区的肝癌高发家族成员、肝癌单发家族成员及无癌家族成员各153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检测HLA-DRB1*07/09/11等位基因,统计分析各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肝癌家庭聚集性的相关性。结果 (1)HLA-DRB1*07/09等位基因在肝癌高发家族成员组、肝癌单发家族成员组和无癌家族成员组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0%和2.00%、2.60%和19.00%、23.50%和16.30%(P>0.05);HLA-DRB1*11为2.60%、13.70%和11.10%(P<0.01);(2)HLA-DRB1*07/09/11等位基因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成员组(HBsAg阳性组)及非乙肝病毒感染成员组(HBsAg阴性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2.60%;19.00%、19.90%和9.50%、9.00%(P值均>0.05)。结论 (1)HLA-DRB1*11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肝癌高发区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拮抗基因,其缺失可能是导致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家族聚集性原因之一。(2)HLA-DRB1*07、09、11等位基因与广西肝癌高发区乙肝病毒感染的易感性似无明显关联。
吴健林吴继周韦颖华庞裕李红玉
关键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家庭聚集性
TGF-β1rs1800469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及肝癌家族聚集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TGF-β1rs1800469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及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方法:以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高发家族成员114名为实验组,采取年龄±5岁、性别、民族及HBsAg配对法选取无癌家族成员114名为对照组,提取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TGF-β1rs1800469位点上的基因型CC、TC、TT,等位基因T、C进行分析.结果:TGF-β1rs1800469等位基因T、C的频率和基因型CC、TC、TT在肝癌高发家族成员和无癌家族成员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TGF-β1rs1800469等位基因T、C的频率和基因型TC、TT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阴性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基因型CC在两组间的分布存在差别(P<0.05).结论:TGF-β1rs1800469等位基因T、C和基因型CC、TC、TT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危险性似无明显相关性;TGF-β1r s1800469基因型CC可能会增加HBV感染危险性,而TGF-β1rs1800469等位基因T、C的频率和基因型TC、TT无明显作用.
覃玲吴继周吴健林万裴琦韦颖华宁秋悦庞裕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基因频率
SPOC教学法在研究生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结合传染病学教学实际,探讨SPOC教学方法在传染病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632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SPOC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考评。结果SPOC课程充分利用了研究生科研临床之余的零碎时间,促进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评价。结论SPOC教学法应用于医学院校研究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若能继续完善不足,有望对其它医学类研究生教学课程提供借鉴。
庞裕胡蝶飞
关键词:教学方法传染病学临床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