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庆文

作品数:30 被引量:226H指数:9
供职机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中药
  • 6篇黄连
  • 5篇动力学
  • 5篇动力学研究
  • 5篇板蓝根
  • 4篇色谱
  • 4篇生物效应
  • 4篇体外
  • 4篇左金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皂苷
  • 3篇正交
  • 3篇色谱法
  • 3篇生物碱
  • 3篇释药
  • 3篇体外释放
  • 3篇人参
  • 3篇人参皂苷
  • 3篇相色谱
  • 3篇活性

机构

  • 19篇解放军第30...
  • 9篇顺德职业技术...
  • 7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湖南中医学院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解放军302...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重庆工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益阳市人民医...

作者

  • 30篇廖庆文
  • 21篇肖小河
  • 16篇鄢丹
  • 9篇马莉
  • 8篇金城
  • 6篇樊冬丽
  • 6篇罗杰英
  • 5篇赵艳玲
  • 4篇刘绍贵
  • 4篇曹俊岭
  • 4篇马永刚
  • 4篇马小军
  • 4篇方艺霖
  • 3篇王伽伯
  • 3篇李祖伦
  • 2篇唐健元
  • 2篇曲芬
  • 2篇孙玉琦
  • 1篇冯少华
  • 1篇赵祥军

传媒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国药房
  • 2篇中草药
  • 2篇中药材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药杂...
  • 1篇2005中华...
  • 1篇2007年中...
  • 1篇2009现代...
  • 1篇第七次全国医...
  • 1篇第七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生物热力学角度探讨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索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研究的新途径,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通过综述分析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中医药学与热力学的共性和特性,提出运用生物热力学的方法研究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构建中医药研究与评价的新的方法体系。结果与结论:运用生物热力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的方法体系从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方面均具有可行性,可望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面提供新的视角与技术平台。
廖庆文樊冬丽肖小河罗杰英刘绍贵代春美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药性理论
微量量热法对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品质的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的品质。方法: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不同产地板蓝根作用于大肠杆菌的热谱曲线,以生物热力学参数为指标评价其活性的强弱。结果:不同产地板蓝根的生长热力学参数(k1、k2、P1m、T1m和P2m、Tm2)呈现规律性波动,第一指数生长速率(k1)可客观地评价板蓝根品质。结论:生物热力学方法可作为评价板蓝根药材品质的方法之一。
马莉曹俊岭廖庆文李友
关键词:微量量热法板蓝根
抗幽漂浮缓释片体外漂浮性能及释药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抗幽漂浮缓释片的体外漂浮及释药性能。 方法:以漂浮性能及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制备工艺及释放条件对抗幽漂浮缓释片漂浮性能及药物释放度的影响,并探讨其释药机制。 结果:制备工艺及释放条件对...
廖庆文马莉肖小河
关键词:左金丸体外释放释药动力学
文献传递
基于生物热活性检测的不同产地黄连的生物效应评价研究
目的:建立生物热活性检测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黄连的生物效应。 方法:采用生物热活性检测方法,以黄连道地药材为工作参照物、第一指数生长期生长速率常数(k1)为反应值,以量反应平行线(3·3)法设计试验,对不同产地黄连...
方艺霖鄢丹肖小河金城廖庆文
关键词:中药生物效应黄连
文献传递
参葛颗粒中多种人参皂苷的HPLC测定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参葛颗粒的质量控制建立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ODS柱(Kromasil 250mm×4.6mm,5μm),DAD检测器;流动相:A为乙腈,B为0.4%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5mL/min,温度:室温,检测波长:203nm。结果:用本方法对各种皂苷的测定结果:稳定性试验RSD为0.65%-2.56%,精密度试验RSD为0.87%-2.09%,重复性试验RSD为1.08-2.91%。结论:本法对参葛颗粒中3种人参皂苷的测定,具有稳定性好、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以较好的用于参葛颗粒的质量控制。
贺彬廖庆文邢协望
关键词:HPLC人参皂苷
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的寒热药性比较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从生物热力学的角度,探讨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的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采用微量量热学方法,分别测定在中药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不同浓度水煎液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的热谱图(即热功率-时间曲线,P-t图),并根据热动力学模型lnPt=lnP0+kt,计算得到一系列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中药药性理论,综合分析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的药性差异。结果: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且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逐渐增强。但温热药方麻黄汤较寒凉药方麻杏石甘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弱,同时,从热动力学参数中的最大热输出功率计算结果也表明,麻黄汤作用于细菌生长代谢时,所释放的热量要高于麻杏石甘汤,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应用生物热力学方法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了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的药性差异。
樊冬丽廖庆文鄢丹马小军肖小河赵艳玲
关键词:中药四性麻黄汤麻杏石甘汤
基于生物热活性检测的不同产地黄连的生物效应评价研究
目的:建立生物热活性检测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黄连的生物效应。方法:采用生物热活性检测方法,以黄连道地优级药材为工作参照物、第一指数生长期生长速率常数(k)为反应值,以量反应平行线(3.3)法设计试验,对不同产地黄连药材样品的...
鄢丹方艺霖肖小河金城廖庆文
关键词:生物效应黄连
文献传递
苦叶七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苦叶七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30个苦叶七地方品种进行检测,并用NTSYS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和聚类。结果80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平均可扩增出6个片段。聚类分析表明,全部材料可划分为五个类群。结论苦叶七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樊冬丽牛西午马小军肖小河鄢丹廖庆文
关键词: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正交试验优选左金漂浮片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优选左金漂浮片中吴茱萸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比较超临界萃取及水蒸气蒸馏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吴茱萸挥发油水蒸气蒸馏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1B2C3,超临界萃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后者明显优于前者。结论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超临界萃取法具有耗时少、效率高和对提取后物料破坏较小等优点,适合于批量生产,便于制剂的后续提取工艺制备。
廖庆文罗杰英鄢丹马莉肖小河曹俊岭
关键词:挥发油CO2超临界萃取水蒸气蒸馏正交试验
抗幽漂浮缓释片体外漂浮性能及释药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抗幽漂浮缓释片的体外漂浮及释药性能。方法:以漂浮性能及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制备工艺及释放条件对抗幽漂浮缓释片漂浮性能及药物释放度的影响,并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制备工艺及释放条件对抗幽漂浮缓释片的体外漂浮...
廖庆文马莉肖小河
关键词:左金丸体外释放释药机制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