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优龙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调压装置
  • 2篇土体
  • 2篇坡度
  • 2篇维数
  • 2篇面粗糙度
  • 2篇节理
  • 2篇环境因素
  • 2篇供液
  • 2篇分形
  • 2篇分形维数
  • 2篇表面粗糙度
  • 2篇粗糙度
  • 1篇单桩
  • 1篇单桩静载
  • 1篇淤泥
  • 1篇淤泥质
  • 1篇淤泥质黏土
  • 1篇运移
  • 1篇伸长率
  • 1篇渗透性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作者

  • 8篇杨坪
  • 8篇张优龙
  • 4篇高书文
  • 4篇吴民晖
  • 4篇刘诗尧
  • 2篇祝学文
  • 2篇邓涛
  • 2篇薛守宝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土体渗透系数测量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体渗透系数测量系统,包括:填装有待测土样的填样子系统、向填样子系统提供渗透液的供液子系统和控制待测土样的土体温度的控温子系统,供液子系统又包括:用于储存渗透液的储液装置、用于调节进入填样子系统的渗透液的压...
杨坪张优龙刘诗尧吴民晖祝学文高书文
土体渗透系数测量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体渗透系数测量系统,包括:填装有待测土样的填样子系统、向填样子系统提供渗透液的供液子系统和控制待测土样的土体温度的控温子系统,供液子系统又包括:用于储存渗透液的储液装置、用于调节进入填样子系统的渗透液的压...
杨坪张优龙刘诗尧吴民晖祝学文高书文
文献传递
一种节理粗糙度的确定方法
一种节理粗糙度的确定方法,其首先选取Barton推荐的十条标准粗糙度曲线中的一条作为标准,对其进行分段后分别确定坡度期望、伸长率和分形维数,并将其与粗糙度建立相应的联系以拟合出粗糙度公式;然后对于待测曲线则通过同样的方法...
杨坪高书文邓涛吴民晖刘诗尧张优龙薛守宝
文献传递
微生物改善土体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土体中除含固体颗粒、液体与气体以外,还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其存在势必会对土体性能产生一定作用。现有研究表明:微生物改善土体性能的机理是通过改变微观结构作用土体性能,主要有微生物吸附、诱导无机物沉淀、生物表面活性剂附着与气体填充等四种方式。微生物作用土体的宏观表现主要有降低渗透性与提高强度两方面。除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外,微生物在土体封堵防渗与胶结加固工程上也得到了很好应用。
张优龙杨坪
关键词:微生物渗透性
一种节理粗糙度的确定方法
一种节理粗糙度的确定方法,其首先选取Barton推荐的十条标准粗糙度曲线中的一条作为标准,对其进行分段后分别确定坡度期望、伸长率和分形维数,并将其与粗糙度建立相应的联系以拟合出粗糙度公式;然后对于待测曲线则通过同样的方法...
杨坪高书文邓涛吴民晖刘诗尧张优龙薛守宝
文献传递
基于沉降速率比法计算淤泥质黏土沉降的修正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太沙基固结理论和淤泥质黏土的沉降规律,综合考虑瞬时沉降、主-次固结沉降各阶段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沉降速率比法计算淤泥质黏土沉降的修正方法。该方法仅需要对前期沉降速率进行最小二乘法分析,求得固结系数,从而可对淤泥质黏土沉降全过程进行预测。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预测沉降量与实测值吻合很好,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张优龙杨坪
关键词:固结系数
郑州单桩静载曲线不同模型下拟合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郑州地区单桩静荷载测试曲线Q-s的特点,引入双曲线模型(普通双曲线模型、修正双曲线模型)、完整指数曲线模型与生长曲线模型(MMF模型、Gompertz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分别获得各模型的拟合方程式,并对拟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郑州地区不同类型的单桩静载荷试验数据,MMF模型的拟合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双曲线模型、修正双曲线模型、完整指数曲线模型和Gompertz模型,且可用于预测该地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
张优龙杨坪
关键词:静荷载试验Q-S曲线数学模型
纳米材料污染物在土体中运移的研究进展
2015年
纳米材料以污染物形式进入土体,并对土体环境产生影响。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理论方面主要参照胶体运移机理对纳米材料在土体中运移过程进行初步解释。实验方面,多以柱淋洗实验模拟纳米材料在孔隙介质中运移过程,并着重探究了影响纳米材料运移性能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张优龙杨坪薛守宝
关键词:纳米材料污染物运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