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凡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有机碳
  • 2篇耕作
  • 2篇耕作土壤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脆弱
  • 1篇生态脆弱区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碳储量
  • 1篇碳排放
  • 1篇土壤N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农田
  • 1篇农田土壤
  • 1篇农业土壤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张凡
  • 2篇王政
  • 1篇李旭祥

传媒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气候变化影响的黄土高原农业土壤有机碳与碳排放被引量:18
2010年
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碳库源汇作用,然而目前科学界对土壤碳排放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还存在很大争议。文章通过对1985~2002年间中国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土壤有机碳动态进行模拟,探讨气候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耕作土壤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耕作土壤有机碳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作用,对降水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有机碳年净变化量受降水的强烈影响,在1990年和2000年降水充足年份表现为土壤有机碳的高增长率,在1995年降水低值年份土壤有机碳年净增长率降至最低。高原内区域间农业土壤有机碳的年变化与降水空间分布、年际变化也表现良好的相关性,气温、降水和蒸发都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壤碳排放。因本底有机碳含量水平较低,黄土高原耕作土壤整体表现为一个净的碳汇。
张凡李长生
关键词:耕作土壤碳排放DNDC气候变化
榆林市生态系统固碳价值对林地系统结构的响应变化
2023年
将生态资源纳入经济体系统筹管理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加强环境压力变化下的资源管理尤为重要。笔者从系统结构的角度理解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变化特征,在榆林地区结合景观结构指数对固碳功能进行空间分析。2000~2020年榆林市生态系统固碳服务价值持续增加,2000~2010年增长较快,2010~2020年增速减缓。在空间分布方面,单位面积固碳价值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的增长速率也更快。工业活动是形成榆林市生态系统固碳价值西北、东南分划的主要因素,东南部区县受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的影响更强。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时,应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结构性以提高地区生态系统潜在的功能性。
张凡田旭荣薛彤林永航齐佳敏张鹏飞张茂省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系统结构生态脆弱区
耕作措施对陕西耕作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模拟被引量:36
2006年
鉴于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C)平衡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以陕西农业生态系统为对象,整合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与陕西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利用陕西地区气象和作物资料,对陕西省2000年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碳循环进行了模型模拟,实例探讨了耕作管理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并由此评价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在气候变化、土壤性质及农业耕作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含量影响方面的预测能力。敏感性分析表明土壤性状,尤其是初始有机碳含量是影响模型区域尺度模拟的最主要敏感因素。区域模拟使用灵敏系数分析法,分别采用敏感因子的最大、最小值驱动模型在每一模拟单元内的运算,以产生一个土壤有机碳变化的范围值,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真实值应以较大机率包含在这一范围内。分析模拟结果可以得出3点结论:1)2000年陕西耕作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约为103TgC,是一个大气CO2源,向大气释放碳0.5TgC;2)提高作物秸秆还田率是提高陕西农田碳库储量的有效可行措施,将作物秸秆还田率从当前的15%提高到50%或90%会使陕西农田土壤从大气CO2源转变为汇,每年分别增加土壤有机碳库储量0.7TgC或2.1TgC;3)施用有机农肥(500kg/hm2)也会增加土壤碳输入,从而提高土壤碳储量,使陕西农田系统转变为较弱的碳(C)源,每年可多固定0.2TgC。
张凡李长生王政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地理信息系统
西北旱区农田土壤N_2O排放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旱地农田土壤被认为是重要的N_2O排放源,但排放通量及影响因素仍存在不确定性。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N_2O的排放分析表明,全区N_2O排放通量相对较低,20世纪80—90年代呈波动式增长。N_2O排放的空间格局总体呈现从东南向西南逐渐减少的趋势。陕西地区排放量为75.58 t?a-1,贡献了全区50%的N_2O排放。过量的氮肥施用、较高的降水量以及明显的增温效应是陕西南部N_2O排放增强的主要原因。
张凡王政李旭祥
关键词:农田土壤N2O干旱半干旱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