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颖 作品数:8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电子电信 更多>>
基于云边端架构的急救医疗设备物联网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2023年 物联网技术作为实现业务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关键基础支撑技术,在智慧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医院内急救医疗设备物联网解决方案,提出基于“云-边-端”架构的急救设备物联网设计方案:端侧实现设备物联,边中进行流数据封装、解析、分发以及计算,云上存储数据并开展数据挖掘可视化等。该系统自从2021年1月在急诊科上线运行以来,已稳定工作近20个月。项目组对近20个月的运行情况作了分析,包括数据采集情况分析、物联网性能测试以及预测预警模型开发等,实施效果验证了基于该技术方案的急救设备物联网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能长时间、持续采集急救设备数据并支持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开发和部署。本文最后对急救设备物联网中医疗设备数据交换、无线传输、院内外急救设备物联以及下一步开展急救设备物联网数据分析应用进行了展望。 范勇 梁洪 孙继鹏 张博颖 朱海燕 曹德森 张政波 何昆仑关键词:急救医学 物联网 流数据 核磁自动水冷切换装置 本申请提出一种核磁自动水冷切换装置,其包括氦压机、水冷机组;氦压机与水冷机组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闭环连接;氦压机通过第二进水管与自来水源连接,氦压机通过第二出水管将来自自来水源的水排出;其还包括:控制单元、水流传感... 张博颖基于MPX5010人工气道专用套囊数字测压计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2007年 介绍一种专用于人工气道中套囊压力测量的数字测压计。该设备采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硅压力传感器MPX5010,能监测和显示气囊气压,具备过压报警功能,为医护人员掌握气囊压力状况提供实时便捷的解决方案,保证了临床工作的安全与准确。 刘延武 应俊 张博颖除颤仪放电功能检测仪 本申请提出一种除颤仪放电功能检测仪,其包括:机箱;机箱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电极,作为心尖电极;机箱的侧部设置有第二电极,作为肋尖电极;机箱上设置有LED灯,在除颤仪正常放电时点亮,指示除颤仪正常工作;机箱内设置有放电电阻;第... 王步青 赵俊毅 尹巧香 徐姗 张博颖 李静用于吸痰管的报警装置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吸痰管的报警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压力传感器、蜂鸣器;压力传感器用于连接至吸痰管的第一端,以测量吸痰管中的压力;压力传感器电连接至控制单元,将测得的压力信号送至控制单元;蜂鸣器电连接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 王步青 赵俊毅 尹巧香 徐姗 张博颖 李静医疗设备移动智能盘点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为了解决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资产手工盘点导致的效率低、准确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医疗设备移动智能盘点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设计,由拍照采集装置、盘点工作站、无线路由器、移动台车、RFID条码打印机和移动电源组成。其中拍照采集装置为手机或平板计算机,通过拍照采集App实现待盘点设备的图片信息采集;盘点工作站由离线盘点系统和设备铭牌识别系统组成,采用Tomcat提供的Web服务创建盘点任务,并利用基于特征学习的算法识别设备铭牌信息;RFID条码打印机的驱动程序内嵌入离线盘点系统,由离线盘点系统控制打印标签。结果:采用该系统可实现在盘点医疗设备的同时完成贴标签工作,能够为每台设备建立准确、完整的电子档案,实现账物统一。结论:该系统提高了医疗设备盘点的效率,规范了医疗设备台账的管理流程,为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王步青 李静 曹德森 汪雪松 张博颖 陈颖 孙冲 李开元 徐共尚关键词:电子台账 医疗设备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 人工气道专用套囊压力控制设备的研制 被引量:1 2007年 人工气道套囊压力控制设备,将微型气泵、数字压力计与报警装置等集成,能够保证气管插管套囊处于稳定的压力。设备具有高灵敏,易便携,微功耗,低成本等特点,在临床中拥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应俊 刘延武 张博颖关键词:压力控制设备 人工气道 基于模体动态评估模式的磁共振成像设备质量控制路径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构建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模体动态评估模式,探讨其在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心在用的15台MRI设备,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别采用模体周期评估模式和模体动态评估模式,模体周期评估模式每年对MRI设备进行周期检测;模体动态评估模式开展常规检测、阶段检测和周期检测进行设备质量控制管理。对比两种模式设备性能检测规范度、图像分析准确度和运行质量可靠度评分的差异。结果:模体动态评估模式设备性能检测的环境管理、模体使用、参数设置、设备操作和记录反馈事项规范度分别为98.00%、99.00%、99.33%、98.33%和94.33%,均高于模体周期评估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29,x^(2)=13.942,x^(2)=8.191,x^(2)=7.331,x^(2)=8.026;P<0.05);模体动态评估模式设备磁场均匀性、空间分辨率、几何线性度和低对比灵敏度指标检测准确度分别为(97.18±1.16)%、(97.84±1.96)%、(96.85±1.12)%和(95.33±3.21)%,均高于模体周期评估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6,t=5.633,t=5.984,t=3.655;P<0.05);模体动态评估模式设备影像质量可靠度评分为(1.92±0.05)分,高于模体周期评估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9,P<0.05)。结论:基于模体动态评估模式的MRI设备质量控制管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MRI设备管理工作规范程度,改善MRI设备质量控制性能水平,提高MRI设备临床诊疗服务运行质量。 王迪声 程江波 张博颖 陈颖关键词: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