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国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链
  • 3篇单链抗体
  • 3篇抗体
  • 2篇改形
  • 2篇CD3
  • 1篇单域抗体
  • 1篇噬菌体
  • 1篇小鼠
  • 1篇菌体
  • 1篇抗人CD3
  • 1篇抗体库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测定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分子
  • 1篇分子设计
  • 1篇呈示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黄华梁
  • 3篇刘喜富
  • 3篇张卫国
  • 3篇林晴
  • 2篇陈润生
  • 2篇孙健
  • 2篇陈艾
  • 2篇王勇
  • 2篇蒋欣
  • 1篇陈兴
  • 1篇俞小淙
  • 1篇李志华
  • 1篇顾征
  • 1篇吴朝伟
  • 1篇沈倍奋
  • 1篇萧飒

传媒

  • 2篇Journa...
  • 1篇中国科学(C...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抗人CD3改形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测定被引量:4
2000年
CD3单抗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潜力。为克服鼠源单抗用于临床的局限性,拟采用抗体工程技术研制抗人CD3改形单链抗体。首先,将鼠源CD3单抗OKT3轻重链CDRs分别移植到人源抗体LS1轻链和Nd重链的框架中,经计算机模拟其空间构象,进行残基替换,确定CD3改形VL、VH_氨基酸序列,化学合成改形VL、VH_基因,将其分别插入至载体pROH80中,构建成抗人CD3改形单链抗体(scFv)基因。再将scFv基因克隆至构建的表达载体pALM中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为包涵体。对包涵体进行变性和复性,用IMAC法纯化,FACS法测定CD3改形scFv与抗原的结合活性,显示其竞争抑制率为18%。
蒋欣俞小淙刘喜富张卫国黄浩旻林晴孙健陈润生黄华梁
关键词:CD3
抗人CD3单链抗体与改形单域抗体的表达被引量:9
1996年
设计并化学合成含有适当酶切位点及连接肽的寡核苷酸序列,与一定的背景载体连接并改造成适用于单链抗体表达的载体:外分泌型pWAI80和融合蛋白型pROH80从分泌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UCHT1中,经PCR扩增出轻、重链可变区基因V_H和V_K,并插入上述表达载体中构建成单链抗体基因.通过对鼠OKT3结合位点的结构模拟,并比较人、鼠抗体家族性保守序列,设计出改形OKT3的基因序列.化学法部分合成8个寡核苷酸片段,应用重叠PCR技术扩增出完整改形重链基因V_H,并克隆、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所克隆V_H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COMB3和 pGEX-4T-1中进行表达.经 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 Western blot分析以及 ELISA检测,结果发现分泌型表达产物及 M13基因Ⅲ-V_H改形单域抗体融合蛋白具有与CD3单抗竞争抑制的活性;而融合型单链抗体及改形单域抗体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细菌总蛋白的 30%左右.
刘喜富萧飒顾征王勇陈艾林晴张卫国黄华梁孙健陈润生沈倍奋陈兴
关键词:CD3单链抗体分子设计基因表达
噬菌体呈示单链抗体表达载体及小鼠非特异抗体库的构建被引量:9
1999年
用大肠杆菌丝状噬菌体表面呈示技术构建抗体库的方法,为从抗原出发获得特异抗体提供了新的途径。报道的是,首先构建了一个用于噬菌体呈示抗体的噬粒表达载体pFUW80,它具有既可以进行外分明表达,又可进行附着表达的特点。然后利用设计的一套扩增小鼠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的PCR引物,从未免疫小鼠脾细胞中扩增出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构建了一个1.2×106库容的小鼠非特异性单链抗体库。从这个抗体库中,筛选出了针对人IgG的单链抗体噬菌体,并进行了ELISA检测和部分序列分析。这一初步结果为今后继续利用这一系统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卫国刘喜富王勇蒋欣林晴陈艾吴朝伟黄浩旻李志华张屹黄华梁
关键词:单链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