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龙

作品数:14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META分析
  • 5篇随机对照试验
  • 3篇术后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尖
  • 2篇心尖部
  • 2篇右室
  • 2篇右室心尖部
  • 2篇起搏
  • 2篇清扫术
  • 2篇肿瘤
  • 2篇胃癌
  • 2篇胃肿瘤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尖部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12篇兰州大学第二...
  • 10篇兰州大学
  • 5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4篇张宇龙
  • 7篇吴佳
  • 7篇马彬
  • 7篇潘慧
  • 6篇杨克虎
  • 5篇郭继武
  • 4篇张有成
  • 3篇张璐
  • 3篇张小卫
  • 2篇韩伟
  • 2篇白锋
  • 2篇石碗如
  • 2篇周元媛
  • 1篇田宏亮
  • 1篇金安琴
  • 1篇袁静敏
  • 1篇黄晓俊
  • 1篇刘凌
  • 1篇姜金
  • 1篇张亚武

传媒

  • 4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循证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PubMed、EMbase,同时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3月,收集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对比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个RCT,包括20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左室射血分数:RVS起搏在3个月和18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RVA起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53,95%CI:1.02~6.04];[WMD=7.44,95%CI:5.46~9.42]。②QRS波时限:RVS起搏在术后即时和3个月的QRS波时限均小于RVA起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7.7,95%CI:-34.24~-21.15];[WMD=-17.02,95%CI:-24.14~-9.90]。③起搏参数:术后3个月时RVS起搏的起搏阈值与RVA起搏无差别。RVS起搏的感知阈值和阻抗均低于RVA起搏。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能给患者带来良好的近生理状态的双心室电传导,并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右室间隔部有望成为首选的心室起搏部位。
张宇龙白锋张小卫潘慧郭继武吴佳刘凌
关键词:右室间隔部右室心尖部起搏META分析
PBL教学对提高医学生毕业后临床实践技能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9
2010年
目的对PBL教学提高医学生毕业后临床实践技能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CNKI和VIP等数据库,纳入国内外有关PBL教学法对比传统教学法提高医学生毕业后临床实践技能的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1月。对研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个对照研究,其中仅1个为RCT。结果显示:4个研究的客观评价和2个研究的自我评价结果均显示PBL教学组医生的综合能力优于传统教学组医生。在卫生保健法律伦理道德、研究及表达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无论自我评价还是客观评价均显示了PBL教学法的优势。但在其他方面,PBL教学方法对医学生毕业后临床实践技能的影响尚存在一定争议。结论相对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可较好地提高医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实践技能,但由于纳入分析的研究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有待设计更为严谨的试验进一步验证。
马彬张宇龙吴佳郭继武潘慧杨克虎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实习教学
D3淋巴结清扫术在胃癌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D3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胃癌(gastric cancer)、D2淋巴结清扫术(D2 lymph node dissection)、D3淋巴结清扫术(D3 lymph node dissection)等检索词分别以主题词和自由词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2期)、PubMed及EMBASE,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于2010年4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5个,1个随机对照试验,4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685例患者。D2、D3淋巴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术后病死率、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肺炎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3淋巴结清扫术后胰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2淋巴结清扫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6,95%CI(1.12,4.54)]。结论鉴于纳入研究在方法学上的局限性,本文尚不足以论证两种术式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何者为优。
张璐张宇龙吴佳韩伟石碗如张有成
关键词:胃肿瘤META分析
西洛他唑三联疗法治疗PCI后再狭窄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西洛他唑三联疗法(西洛他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PCI后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9年第3期)、PubMed(1966~2009)、EMbase(1974~2009)、CNKI(1994~2009)、CMB(1978~2009.2)、VIP(1989~2009.2)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1998~2009)。由2名评价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试验、评价质量并交叉核对,而后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2?3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联疗法(阿司匹林+氯比格雷)比较,西洛他唑三联疗法可以增加术后最小腔内直径[MD=0.31,95%CI(0.11,0.51)],降低再狭窄率[OR=0.49,95%CI(0.37,0.65)]和病死率[OR=0.52,95%CI(0.31,0.88)];但在靶血管血运重建、中风和心悸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西洛他唑三联疗法和二联疗法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目前的研究证据显示,基于西洛他唑的三联疗法可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增加术后最小腔内直径,且能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继武马彬张宇龙吴佳周元媛张小卫杨克虎
关键词:西洛他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尼可地尔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无再流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慢血流/无再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2009年第2期)、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资源(截至2009年4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包括6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冠脉和静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可明显减少无再流/慢血流的发生,冠脉和静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可以改善TIMI计帧数(CTFC),静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可以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在不良反应方面,虽然尼可地尔组未减少心肌再梗死、死亡和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但可明显减少室颤/室速、心包积液及心衰的发生率,且尼可地尔可以明显减少总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冠脉和静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均可以起到降低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无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和TIM计帧数的效果,且在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方面,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限于纳入研究在方法学方面的局限性,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论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张小卫马彬杨克虎张宇龙白锋
关键词:无再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尼可地尔随机对照试验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收集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4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各试验间基线均可比。Meta分析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组在提高患者射血分数上优于常规组,而在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溶栓后再通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仅有1个研究报告显示服用麝香保心丸后患者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当前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功能,但还需要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张璐田宏亮袁静敏姜金张宇龙张有成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心肌梗死META分析
蛋白酶抑制剂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能否降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PEP)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2期)、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截至2011年9月),并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收集蛋白酶抑制剂预防ERCP后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提取数据并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蛋白酶抑制剂干预性RCT包括42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加贝酯组:可降低PEP的发生率[OR=0.62,95%C(I0.44,0.86);P<0.05;NNT=37];可降低轻-中度PEP的发生率[OR=0.61,95%C(I0.43,0.87);P<0.05;NNT=40];未能降低重度PEP、高危患者PEP、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及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率。②乌司他丁组:未能降低PEP和轻-中度PEP、高危患者PEP、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腹痛的发生率,其研究未见重度胰腺炎发生。③甲磺酸萘莫司他组:可降低PEP的发生率[P<0.05;OR=0.39,95%C(I0.21,0.70);NNT=22]和轻-中度PEP的发生率,未能降低高危患者PEP及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未见重度胰腺炎的发生及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④抑肽酶未能降低PEP及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论加贝酯及甲磺酸萘莫司他可降低轻-中度PEP的发生率,加贝酯、乌司他丁、甲磺酸萘莫司他均未能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高危患者PEP的发生率或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率,抑肽酶对PEP及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均无积极预防作用。
潘慧张宇龙黄晓俊金安琴郝晋雍魏丽娜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胰腺炎随机对照试验蛋白酶抑制剂META分析
胃癌术后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肠内免疫营养用于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截至2011年10月)。收集肠内免疫营养用于胃癌术后营养支持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免疫功能方面CD3[加权均数差=5.81,95%可信区间(2.64,8.99)]、CD4[加权均数差=6.10,95%可信区间(4.39,7.81)]、IgG[加权均数差=1.33,95%可信区间(0.70,1.96)]、IgM[加权均数差=0.16,95%可信区间(0.06,0.26)]及胃癌患者术后体内白介素-2、白介素-6水平方面,肠内免疫营养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疗效且可控制胃癌患者术后的应激与炎性反应程度,提高患者术后近期疗效。但限于纳入研究在方法学方面的局限性,尚需要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吴佳张宇龙张璐韩伟王琦张亚武张有成
关键词:胃癌肠内免疫营养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延期缝合对比一期缝合处理阑尾炎污染切口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延期缝合对比一期缝合处理阑尾污染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0年第1期),PubMed(1966.1~2010.5),EMBASE(1974.1~201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1~2010.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1~2010.5),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1~2010.5),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1998.1~2010.5)。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33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延期缝合对比一期缝合处理污染的阑尾手术切口,除延期缝合有缩短住院时间的趋势外,在切口部位的感染率[OR=0.32,95%C(I0.06,1.84)],二期愈合率[OR=0.48,95%C(I0.01,16.33)]方面均无差异。结论对于污染的阑尾切口的处理,一期缝合在切口部位的感染率、二期愈合率具有与延期缝合相似的临床疗效,但限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尚需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郭继武郭琦周元媛吴佳张宇龙马彬
关键词:延期缝合一期缝合阑尾切口META分析
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4期)、PubMed、EMbase,同时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1月,收集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比较对心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9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左室射血分数:RVOT组在3个月和18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R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53,95%CI(1.02,6.04);WMD=8.94,95%CI(7.35,10.52)]。②QRS波时限:术后即时RVOT组和RVA组相比,QRS波时限有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2.42,95%CI(–31.05,–13.80)],然而3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3.88,95%CI(–29.75,2.00)]。③起搏参数:RVOT组在术后即时的起搏阈值(V)高于RVA组,而3个月后,与RVA组无差别。在感知阈值和阻抗方面,即时和术后3个月时两者之间均无差异。结论相对于心尖部起搏,虽然短期内右室流出道起搏可以提高心脏功能,但长期结果仍有待于观察。限于目前研究对右室流出道起搏的长期结果报道不足,仍然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右室流出道起搏的优越性。
张宇龙潘慧马彬郭继武李江杨克虎
关键词:右室流出道右室心尖部起搏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