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卫生厅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建坝蓄水对湖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阐明建坝蓄水后钉螺消亡规律及其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方法 选择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为调查点 ,收集其建坝前洲滩钉螺分布高程与血吸虫病疫情资料 ;抄录 1995~ 2 0 0 1年坝内外逐日水位记录 ,测算不同高程有螺洲滩全年及 4~ 6月份水淹天数 ,分析钉螺消亡与水位变化的相关性 ;在一个历史疫情资料较为完整的寺背村开展现况调查 ,确认当前血吸虫病流行态势。 结果 军山湖沿岸曾有 3乡 6村流行血吸虫病 ,但有螺面积仅 1394 0 30m2 (2 0 90亩 ) ,钉螺集中分布在 16 .6~ 17.2 m高程范围内。建坝前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为 12 .5 % ,建坝后坝内水位波幅显著缩小 ,最低水位抬高至 16 .0~ 16 .8m。在此水情条件下 ,2年后未再检获活螺 ,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相应剧降。寺背村现况调查未发现患者、病牛和钉螺。 结论 军山湖建坝蓄水 2年后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
- 张建华胡飞官春林洪献林林丹丹宁安刘跃民胡林生张绍基
- 关键词:湖区血吸虫病
- 鄱阳湖区控制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态势的影响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 张建华浦志龙陈红根官春林林丹丹胡飞刘跃民宁安张绍基胡林生
- 该课题以了解工程规划和水位调度预案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医学、生态学、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明了“控湖”对血吸虫病传播及其钉螺宿主生存繁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了“16m-18m”排蓄方案可在4年左右和“14...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吸虫病干预策略
- 鄱阳湖区控制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态势影响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论证鄱阳湖控制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态势的影响 ,并针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了解控湖工程总体规划设想 ,以及大坝建成后水位调度方案的构思 ;收集鄱阳湖区钉螺分布与生态研究资料 ,结合以上水位调度方案 ,从理论上预测建坝蓄水对钉螺生存繁殖和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程度 ;重点调查 3个中型建坝蓄水工程的坝内水位变幅 ,及其在不同水情条件下钉螺消亡的时限和血吸虫病疫情演变的历程。结果 在控湖工程前期论证中 ,对建坝后的水位排蓄 ,存在“16 - 18m”和“14 - 16 m”两种方案之争 ,根据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 ,确认建坝蓄水能消灭坝内钉螺 ,执行 16 - 18m方案灭绝钉螺需 4年左右 ,“14 - 16 m”方案则需 8年 ;“蓄水灭螺”的机理 ,并非完全归因于“水淹”,坝内水位变幅缩小引起的高位有螺洲滩干旱和低位洲滩淹涝 ,以及中位洲滩在不同特征水位年份出现的干旱和淹涝 ,将为导致钉螺消亡的真实原因 ;建坝蓄水后的病情下降将与螺口逐年减少相一致 ,且无反弹现象 ;控湖工程实施当年 ,春季水面尾蚴可能剧增 ,必需强化防护和当年的人群化疗 ,在钉螺尚未灭绝的数年内 ,尚需加强疫情监测与处理。结论 人工控制和综合开发鄱阳湖 ,能在较短期限内消灭钉螺和阻断血吸虫病传播。
- 张建华浦志龙陈红根官春林林丹丹胡飞宁安刘跃民张宝龙刘启国洪献林胡林生张绍基
- 关键词:干预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