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杨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旅游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地域文化特征
  • 1篇学术
  • 1篇影视
  • 1篇影视旅游
  • 1篇战时
  • 1篇战时财政
  • 1篇秩序
  • 1篇中国近代史
  • 1篇人文生态
  • 1篇社会秩序
  • 1篇生态
  • 1篇抢劫
  • 1篇抢劫案
  • 1篇抢劫案件
  • 1篇热论
  • 1篇自然生态
  • 1篇租佃
  • 1篇租佃制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8篇张杨
  • 1篇李德英
  • 1篇杨宏

传媒

  • 2篇近代史研究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从新津劫案看辛亥鼎革前后的基层社会秩序被引量:2
2015年
1911年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成为引发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的导火索。在政权更迭过程中,成都平原乡村社会秩序混乱,抢劫案件频发。新津县辛亥年(1911)十月至壬子年(1912)三月发生了300多起抢劫案件。面对混乱的社会秩序,大汉四川军政府和县级政权在沿用清朝法令的同时,组织新机构、颁布新法令;地方士绅积极兴办团练;民众也结成团体自卫互助。在官、绅、民的共同努力下,壬子年五月后新津县的地方秩序得到恢复,然而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社会秩序已经很难回到传统时代。
李德英张杨
关键词:抢劫案件社会秩序
寺庙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简论——兼论新津老君山旅游开发
2010年
寺庙生态文化由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两个部分构成。自然生态是指寺庙与其所在自然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关系,复有"自然地理取向"与"宗教地理取向"两种形式,从形而下与形而上两方面将寺庙与尘世拉开距离。人文生态是指寺庙与其信众并社会构成的一种生态关系,借助仪式法会、观光朝圣等等活动而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显现活力。寺庙生态文化的基本原则是寺庙旅游开发恪守的底线。遗憾的是,如老君山等寺庙文化、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并未恪守此一底线。
张杨
关键词:自然生态人文生态旅游开发
“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甚大,从地方出发研究中国近代史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无论在实证研究还是在理论探索方面,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2014年10月11-12日在成都联合举办了“中国近代史论坛”第4期“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台湾大学、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以及日本一桥大学,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威糜姆斯学院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位学者就时局变动与士绅感应、国家治理与地方应对、民间组织与地方秩序、小农经济与农村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杨宏张杨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浅议中国宦游文化及其现实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文章对“宦游”这一中国旅游文化中的特殊现象的类型、特点及其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所遗留的极其宝贵的、不可再生的、仍须继续挖掘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做较为详细而全面的分析,为中国古代宦游活动做一个宏观的论证,说明在今天开发新的旅游景区或者完善、改造旧有景区的时候,应该充分挖掘历代文人士宦的宦游文化资源,为山水名胜增添厚重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张杨
关键词:宦游名人效应
论成都公馆的地域文化特征及开发设想被引量:2
2006年
公馆建筑长期以来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近代成都的公馆发展,经历了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百年历程,是岁月的积淀,也是时间的传承。旧成都的公馆作为成都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成都文化的一个标志,承担的正是成都的历史风貌、文化脉搏。逝去的公馆所包含的老成都中上阶层生活传统也应该是这个城市在特色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首先对公馆做了概括性的描述,着重探讨了旧成都公馆的地域特征即其所体现和包含的旧成都地方文化色彩,并对如何开发成都的公馆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张杨
关键词:公馆
社区居民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态度研究——以比利时鲁汶市女修道院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历史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敏感地带。将历史建筑作为居民住房或办公用房是缓解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途径之一,这种利用方式使历史建筑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不是成为历史垃圾被简单拆毁。而利用不当对历史建筑带来的伤害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历史建筑的使用者即社区居民事实上在整个保护系统中是处在最前线的位置,他们的行为和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感知直接关系到历史建筑的命运。比利时鲁汶市的Groot Begijnhof社区其前身是当地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女修道院。上世纪60年代为天主教鲁汶大学购为校产后改造成学生宿舍。同时,因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对中世纪宗教建筑的完好保存于2000年被世界遗产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本文通过对目前该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社区居民对这一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态度和认识,并对社区居民的人口学、社会学特征对感知的影响做了探讨,以期对国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有所启示。
张杨
关键词:历史建筑
战时财政扩张与租佃制度变迁:以川西地区为例(1937—1945)被引量:4
2017年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家财赋重地沦陷,财政收入减少,国民政府以增发货币的办法弥补赤字,引起通货恶性膨胀。为有效控制粮食,增加财政收入,国民政府自1941年起实行田赋征实政策。八年抗战,五度征实,四川田赋征实数额几乎占国统区田赋总收入的1/3。地主是田赋的主要承担者,田赋征实使地主收益受损。但地主也通过加租、加押、缩扣等手段改变租佃制度,向佃农转嫁田赋负担。这一行为压缩了佃农的土地收益,引发了较为普遍的租佃纠纷。抗战期间,国家占有土地收益的比例剧增,土地收益分配的基本格局产生变动。地主和佃农围绕剩余利益展开竞争,致使主佃关系恶化,后方农村逐渐演变成矛盾不断积聚的火药桶。
张杨
关键词:抗战时期战时财政租佃制度
从韩剧旅游热论中国影视旅游的深度开发被引量:39
2006年
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韩国旅游业一直沉迷低谷,借助韩剧在东南亚的流行,韩国旅游业依靠韩剧主题旅游实现了“起死回生”,旅游收入取得大幅增加。本文拟对韩剧旅游热的原因做较为细致的探讨,并以之为案例,对我国影视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中国影视旅游的深度开发给予建议。
张杨
关键词:影视旅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