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江勇

作品数:13 被引量:29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气候
  • 4篇气候学
  • 3篇热岛强度
  • 3篇热岛效应
  • 3篇城市热岛
  • 2篇底栖有孔虫
  • 2篇有孔虫
  • 2篇气候变化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量
  • 2篇变暖
  • 2篇城市热岛效应
  • 1篇大洋
  • 1篇大洋钻探
  • 1篇氧量
  • 1篇应用气象
  • 1篇跃层
  • 1篇珊瑚
  • 1篇珊瑚礁
  • 1篇深海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广州市气象局
  • 3篇同济大学
  • 2篇广东省气候中...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3篇张江勇
  • 5篇余克服
  • 4篇陈特固
  • 4篇曾侠
  • 3篇陈新光
  • 2篇成鑫荣
  • 2篇钱光明
  • 2篇李春梅
  • 2篇唐力生
  • 2篇汪品先
  • 2篇肖军
  • 1篇金海燕
  • 1篇施祺
  • 1篇赵建新
  • 1篇张拭颖
  • 1篇时小军
  • 1篇罗晓玲
  • 1篇潘蔚娟
  • 1篇刘爱君

传媒

  • 4篇广东气象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气象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台湾海峡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4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沿海城市热岛特征分析被引量:31
2006年
利用广东省沿海地带气象站、海洋站观测的1960—2003年气温资料,以5个无热岛效应影响的海岛站气温为参照,分析了近44年沿海18个气象站受城市热岛影响的程度,得出台山、珠海、汕尾、惠阳气象站的热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其余14个站不同程度地受热岛影响。受热岛影响的气象站近10年平均热岛强度为0.4~0.8℃、近30~50年间年平均气温升温率较参照站增加0.1℃/10a~0.3℃/10a。
曾侠钱光明陈特固张江勇余克服
关键词:热岛强度陆面温度海面温度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广东省降水量及旱、涝变化趋势被引量:107
2007年
分析粤港澳7个气象站近100年来降水量变化趋势,并对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全年及前、后汛期的降水量变化存在2~7年、10年和30年左右的周期;广东省雨量的长期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不存在一致性,但近期气候变暖和广东的重旱、重涝事件频率增加有关;目前,广东的年降水量处于长期变化中的峰值下滑趋势,预估2020年处于少雨时期,沿海地区重旱、轻旱出现频率增加.
陈特固曾侠张江勇刘爱君钱光明余克服
关键词:气候学旱涝
广州市2005年热岛强度变化特征被引量:40
2006年
分析2005年广州市市区和郊区的8个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得出,热岛强度(UHI)具有明显的日、月和季节变化。一般来说,广州市UHI夜间〉UHI白天;UHI干(10月-次年5月)〉UHI雨事(6-8月份);UHI春季〉UHI夏季。用不同的温度指标计算出的UHI略有不同:UHI最低气温为1.50℃、UHI平均气温为1.16℃、UHI最高气温为0.61℃。
李春梅陈新光唐力生张江勇
关键词:气候学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
深海研究中的底栖有孔虫: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3
2004年
底栖有孔虫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先是用作古水深或水团的标志物。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识别出了2种不同的底栖有孔虫微生境:外生种和内生种;认识到甚至深海底栖有孔虫,也能对表层浮游生物勃发的季节性短暂事件作出响应,因为沉降到海底的有机物质供养着底栖有孔虫。目前,底栖有孔虫被广泛应用于估算海洋表层生产力和底层水团的含氧量。回顾了深海底栖有孔虫生态研究的历史和其在古海洋学中的应用,并强调研究、应用中的新方法、新技术。中国已经加入了诸如IODP等深海研究计划,有必要向我国学术界提供底栖有孔虫研究的新方向,以资参考。
张江勇汪品先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深海研究含氧量综合大洋钻探
近46年汕头夏秋季500 hPa高度变化及其与粤东降水量的关系被引量:17
2007年
分析汕头气象站探空资料1960-2005年500 hPa高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夏秋季的高度变化存在年代际尺度的气候变化,转折年出现于1976/1977年。汕头的500 hPa高度变化和西太平洋副高、南海高压变化有密切关系,也受ENSO影响。汕头的500 hPa高度变化与粤东地区夏秋季降水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曾侠张江勇肖军
关键词:气候学
气候显著变暖使广州极端气候事件增多被引量:94
2007年
统计了近55年广州市气候变暖幅度大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变化,分析近10年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广州市出现了极端性的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秋冬干旱、严重“龙舟水”、灰霾等气候事件。2006年广州市区是1951年以来最热的一年,年平均气温23.2℃,比气候平均值高1.3℃。全市(含所辖区、市)2006年的年平均气温22.7℃,在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年中排第3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发展,未来广州气温还可能继续上升,城市气候灾害将越来越突出。
陈新光潘蔚娟张江勇罗晓玲
关键词:应用气象气候变暖热岛效应极端气候事件
中-晚全新世高海平面的琼海珊瑚礁记录被引量:22
2008年
采用精确的高程测量和高精度的TIMS铀系定年方法,对海南岛东部琼海青葛附近低潮时出露的原生死珊瑚和外礁坪上的活微环礁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青葛附近外礁坪上的微环礁存在狭窄的生长上限(±8cm),位于最低低潮面上,是相当精确的海平面标志物。原生死珊瑚顶面与附近现代活微环礁顶面的高差数据和精确可靠的TIMS铀系年龄数据显示,5500~5200aBP(U/Th年龄,相对于2008年)时海平面至少高出现在(100±8)cm,真实的海平面很可能比现在高2.0~2.2m。总体上,5500~3500aBP期间海平面波动变化,波动幅度约为0.6m,且这种波动与气候波动有较好的对应性。4400~3900aBP期间琼海珊瑚礁的发育缺失很可能与此时的气候干冷有关。
时小军余克服陈特固张江勇赵建新
关键词:珊瑚礁高海平面海平面波动
珊瑚骨骼生长研究评述被引量:4
2008年
珊瑚骨骼生长有年、月、日周期,能够当作古生物钟来记录地质历史。块状珊瑚骨骼密度条带年周期的发现对后来的珊瑚古气候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又发现世界各热带海域的珊瑚存在多种多样的骨骼密度变化模式,起先常从珊瑚的生长环境中寻找骨骼密度变化的控制因素,但是没有成功,从80年代后期,部分学者试图从珊瑚骨骼构架本身出发、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骨骼密度条带之间的关系来探求骨骼密度变化的机理,并提出了一个可以解释大多数块状珊瑚骨骼密度条带变化模式的骨骼生长模型。块状珊瑚软体层厚度是一个十分重要但至今仍没引起足够重视的珊瑚生长参数,它相对于骨骼线性生长率的变化影响着骨骼密度变化模式。骨骼钙化作用和虫黄藻光合作用的相互关系还存有争议,珊瑚骨骼钙化机理仍在探索中。
张江勇余克服
关键词:骨骼密度
南海南部小冰期晚期气候变化的珊瑚记录
张江勇
关键词:小冰期气候变化南海南部PORITES
赤道西太平洋晚第四纪古生产力变化:ODP 807A孔的记录被引量:9
2007年
通过研究翁通-爪哇海台ODP807A孔顶部岩心微体古生物和有孔虫同位素的变化,探讨冰期旋回中赤道西太平洋晚第四纪古生产力的变化.多种古生产力替代指标揭示出赤道西太平洋古生产力自深海氧同位素13期以来总体呈升高趋势,具有冰期高、间冰期低的特征.温跃层替代指标显示该海域温跃层变化不具有简单的冰期-间冰期变化模式,而是分为2个阶段:280ka以前温跃层平均深度较浅,呈现高幅低频波动;280ka以后温跃层平均深度变深,呈现低幅高频波动.古生产力和温跃层变化模式的明显差异说明温跃层变化不是赤道西太平洋表层生产力波动的主要原因.807A孔古生产力变化与西北太平洋风尘通量变化基本一致,所以提出来自亚洲中东部的风尘对于提高赤道西太平洋生物生产力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张江勇汪品先成鑫荣金海燕张拭颖
关键词:古生产力温跃层底栖有孔虫赤道西太平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