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爱琴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 4篇成形术
  • 3篇血管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足
  • 2篇血管成形
  • 2篇血管成形术
  • 2篇栓塞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子宫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1篇单腔
  • 1篇多软骨炎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心理

机构

  • 1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晋城煤业集团

作者

  • 11篇张爱琴
  • 11篇狄镇海
  • 10篇王美荣
  • 9篇毛学群
  • 9篇张建
  • 8篇邹容
  • 5篇谭中宝
  • 4篇任重阳
  • 4篇李权
  • 3篇江佩珍
  • 2篇王庆庆
  • 2篇刘文新
  • 1篇李坚
  • 1篇邹金梅
  • 1篇胡兴
  • 1篇孙亚军
  • 1篇王晓川

传媒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第十届中国介...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治疗疗效评估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不同病变部位和性质选择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方法糖尿病足患者52例(65肢),先行DSA测定病变范围及程度,按病变部位狭窄段分为髂动脉、股动脉及膝下动脉,按病变程度分为狭窄性病变及闭塞性病变。根据不同类别采用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成形术(PTA组)、球囊成形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支架组)及经股动脉局部药物灌注术(灌注组)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技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经造影证实65侧下肢动脉均存在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病变范围1.3~25.6 cm。病变部位在髂动脉、股动脉、膝以下动脉分别19、31、15个肢体。根据狭窄程度及部位分别采用FTA术、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局部药物灌注(20、29、16个肢体),技术成功率100%,没有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7天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0±0.16)上升至(0.69±0.15)。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治疗DF具有安全、可靠等特点。根据DF不同类型和血管病变部位采用相应的介入治疗方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狄镇海谭中宝任重阳毛学群张建邹容张爱琴王美荣李权
关键词:糖尿病足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
36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张建邹金梅邹容狄镇海谭中宝毛学群王美荣张爱琴
糖尿病足个性化介入治疗52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DF住院患者52例(65肢),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后,采用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成形术(PTA组)、球囊成形+内支架植入术(Stent组)及经股动脉局部药物灌注术(灌注组)治疗。结果经造影证实65侧下肢动脉均存在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病变范围1.3~25.6cm,平均(12.2±5.4)cm。髂动脉、股动脉、膝以下动脉病变分别19、31、15肢。采用PTA术、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局部药物灌注(分别为20、29、16肢)治疗7天后,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0±0.16)上升至(0.69±0.15),疼痛、肢冷、间歇性跛行均明显改善,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增强。5例慢性溃疡患者1个月内愈合3例,行低位截肢/趾2例。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治疗DF具有安全、可靠等特点。根据DF不同类型和血管病变部位采用相应的介入治疗手段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狄镇海任重阳毛学群张建邹容张爱琴王美荣李权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方法选择
目的:根据DF具体血管病变不同,采用不同的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DF 5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方法:2003年9月到201 1年3月间于我院住院的DF患者52例(65肢),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51 ~79岁,平...
狄镇海谭中宝任重阳毛学群张建邹容王庆庆张爱琴王美荣
不孕症的介入性诊疗(附38例报告)
2006年
目的:对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 ingography,HSG)、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 Salp in-gography,SSG)和再通术(Fallop ian Tube Recanalization,FTR),并进行随访评判其疗效。方法:采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DSA),对38例不孕患者行HSG并记录图像。27例有输卵管狭窄或阻塞的患者在透视下将4F导管和0.032英寸的导丝送入子宫内,然后在导丝帮助下将导管选择性插至子宫角部或输卵管间质部,行SSG和FTR。术后随访。结果:38例HSG示:74条输卵管中(2例宫外孕患者分别作一侧输卵管手术切除)有45条输卵管(18例双侧、7例单侧和2例宫外孕术后残留一侧输卵管)僵硬、狭窄或阻塞,其中有11例输卵管远端积液。HSG的阳性率为71%。对27例行SSG和FTR后随访已有15人怀孕(其中11例行复通术后才怀孕),怀孕率占HSG的39%,占SSG和FTR的56%。结论:SSG和FTR是目前确定输卵管阻塞的最准确、安全、简便而经济的方法,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适用于间质部和峡部阻塞的治疗,并可重复进行。
张建狄镇海刘文新毛学群江佩珍张爱琴王美荣李权
关键词:不孕症子宫输卵管造影选择性输卵管造影输卵管再通术
单腔深静脉管置入引流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巨大肝肾囊肿安全性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单腔深静脉管置入引流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巨大肝肾囊肿的不良反应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巨大肝肾囊肿患者31例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巨大肝肾囊肿患者32例为研究组,均置入单腔深静脉管,充分引流后对照组注入无水乙醇、研究组注入聚桂醇进行硬化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及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9例(29.0%)患者出现轻中度腹痛、面红、心悸、头晕、恶心等表现;研究组2例(6.2%)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轻度胀痛不适,无腹痛、无醉酒样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0.017)。术后6个月复查B超或CT,研究组25例治愈,7例有效;对照组24例治愈,7例有效。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67,P=0.947)。结论单腔深静脉管置入引流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巨大肝肾囊肿简单、安全、有效,聚桂醇疗效与无水乙醇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患者对其耐受性更好。
邹容狄镇海张建毛学群谭中宝王庆庆王美荣张爱琴
关键词:囊肿穿刺抽液术聚桂醇乙醇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分析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33例子宫颈癌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化疗药物选用DDP/L-OHP、EADM、MMC和5-Fu,栓塞物选用明胶海绵。通过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症状和瘤体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病理证实33例宫颈癌患者中,鳞癌29例,腺癌4例。按照FIGO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23例、Ⅲ期4例。33例57支子宫动脉超选插管成功并给予栓塞化疗;9支子宫动脉未能插入者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33例患者中行3次介入治疗者2例,行2次者2例,仅行1次介入治疗者29例;首次介入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率鳞癌96%,腺癌100%。1个月后肿瘤消退近期有效率达30.3%,其中鳞癌27.6%,腺癌50.0%。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21例,介入治疗后或手术切除后结合放疗11例。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和腹痛。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新辅助治疗之一。
张建胡兴孙亚军狄镇海邹容任重阳毛学群王美荣张爱琴
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治疗化疗栓塞新辅助化疗
血管跟踪造影检查下肢血管病变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跟踪造影技术检查下肢血管性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通过造影床的两次移动 ,先摄取未注射对比剂的下肢影像 ,再摄取注射后的血管图像 ,两者相减 ,得到整个肢体连续的血管减影图像。结果 :12例患者行 16例次跟踪造影均获得成功 ,11例发现病变 ,其中 9例下肢血管广泛性存在动脉粥样硬化 ,伴不同程度的狭窄 ;2例患者血管完全闭塞 ,其中 1例行经导管血栓旋切术后再通 ,另 1例溶栓治疗后 ,行PTA球囊扩张并置入血管内支架 1枚。结论 :利用跟踪造影技术检查下肢血管性病变 ,操作简单 ,患者痛苦小 ,病灶部位显示清楚。
李权狄镇海王美荣王晓川刘文新张建毛学群江佩珍张爱琴
关键词: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放射学血管栓塞
腹腔神经丛阻断术病人的护理
2003年
江佩珍张爱琴狄镇海
关键词:护理背部疼痛CT心理准备手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36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36例患者(41节责任椎体)采用单侧或双侧入路行PVP,通过术前与术后1周VAS评分以及椎体高度的测量,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临床疗效和有无并发症。结果 41节责任椎体采用PACS自带软件测量到术前PVP穿刺参数测量值,选择单侧入路14节,双侧入路27节。PVP均按照术前设计方案顺利完成,PVP技术成功率100%。骨水泥注入量(4.0±1.1)ml。术前与术后1周VA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疼痛缓解率97.2%。41节PVP前后椎体前缘和中央测量的和后缘测量的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和0.05)。有8节椎体出现不同形式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9.5%,骨水泥主要是向椎旁组织、椎间盘及椎静脉丛渗漏,仅出现一过性剌激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消失。结论 PVP已成为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率,降低了VAS评分。同时可显著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加固了椎体,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
张建邹金梅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影像系邹容狄镇海谭中宝毛学群王美荣张爱琴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