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
- 作品数:16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科联项目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方志”观的历史演变——兼论方志的学科属性被引量:3
- 2006年
- 方志的学科属性是方志学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人们着眼于方志的某些局部特征,或以方志归属历史,或以方志归属地理,实际上忽视了方志的本质特征,即方志本身的学术追求。自方志产生之日起,方志本身就存在一个跨学科的、全面反映地方情况的学术追求。宋以后方志为“一方全史”的提出,并非是志书变成了史书,而是方志追求内容完备化的必需手段。章学诚与戴震的争论,长期被人们用作清代方志史地之争的依据。实际上清代并没有一个与历史派对立的地理派。民国时期,学者们努力用现代学科观念来判定和改造方志,但无论是历史说还是地理说都有其局限。在各学科强调跨学科研究的今天,方志与各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但方志所追求的多学科综合,全面记述地情的学术追求恰恰又是方志区别于它学科而独具的特征。
- 张玉孟庆斌
- 关键词:地理学科属性
- 饶阳县韩村李氏地契辑录及考释被引量:4
- 2007年
- 河北省饶阳县韩村李氏家族保存有8张土地契约.从清乾隆年间到建国后,时间长达近200年,且保存完整,内容丰富,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宝贵原始资料,对研究清代以来土地转移中的诸问题以及地方沿革、社会变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张玉李秀荣
- 关键词:地契社会变迁印花税票
-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读《燕赵历史文献研究》
- 2006年
- 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燕赵历史文献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秦进才教授著)是一部全方位、多视角研究燕赵历史文献的学术著作。其主要特点为:1.分门别类,全面系统;2.史料翔实,观点明确;3.考订摘瑕,求真求实。堪称燕赵历史文化研究的力作。
- 张玉
- 关键词:求真求实
- 西汉献王刘德与河间学术中心被引量:1
- 2009年
- 西汉时期的河间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以整理天下文献古籍为己任,形成了以其为首的河间学术中心,对中国儒学的传承发展、封建社会的教育以及沧州地域历史文化的积淀做出了卓越贡献。
- 张玉
- 毛苌与毛公书院
- 2008年
- 人称"小毛公"的儒学大师毛苌,被西汉河间王刘德立为《毛氏诗》博士,所传《毛诗》取代齐鲁韩三家一直流传至今。为纪念毛苌修建的毛公书院,传承儒学,培育人才,从元代到近代几经兴废,为地方教育做出了贡献。
- 张玉王清纯
- 关键词:《诗经》元代
- 河间国王刘辟彊名辨被引量:2
- 2005年
- 通过从传统文化、历史背景、文字训诂、《史记》原著以及颜师古、司马贞注等几方面对西汉历史上第一位河间王刘辟彊的名字进行考证,可以看出在历史著作、地方志中将其写作“刘辟疆”或“刘辟强”是错误的。从尊重历史、尊重古人的角度,应写为“刘辟彊”,读“liúbìqíang”。
- 张玉
- 官庄“创置先斯院赡田碑”考
- 2007年
- 黄骅市官庄的创置先斯院赡田碑,系明朝崇祯九年(1636)时任长芦盐运使的韩应龙所立,距今已371年了。"创置先斯院赡田碑记"记载了韩应龙捐出俸禄救助残疾人的全过程,不仅纠正了乾隆八年《沧州志》、民国22年《沧县志》中所载碑文的一些谬误,而且为我们了解明末沧州地方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 张玉胡庆林
- 《孝经》与两汉的孝行被引量:9
- 2005年
- 两汉时代,《孝经》思想社会化,孝道成为家庭伦理的核心、社会道德规范,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尊敬、赡养父母,安葬、祭祀父母,蔚然成风,两汉成为孝子辈出、孝行兴盛的时代。
- 秦进才张玉
- 关键词:孝经两汉孝行
- 两汉时期的河间王被引量:1
- 2005年
- 两汉前期,汉文帝为了拱卫王室,推行郡国并行制,始立河间国,封赵幽之子刘辟彊为河间王。在西汉的河间王中,不仅有酷爱经学的刘德,也有了骄横不法的刘元。而东汉后期的四位皇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皆为河间孝王刘开之后。这些是研究两汉历史不可缺少的内容。
- 张玉杨庆博
- 关键词:两汉汉文帝
- 刚健有为的传统美德与沧州武术的兴盛被引量:2
- 2005年
- 沧州武术,源远流长,明清以来,已享誉天下。沧州武林人士继承中华民族刚健有为传统美德是沧州武术昌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 张玉
- 关键词:刚健有为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