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药
  • 2篇中药复方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新生小鼠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代谢
  • 1篇药物代谢动力...
  • 1篇药药
  • 1篇益智方

机构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张玉
  • 4篇侯雪芹
  • 4篇王奇
  • 4篇闫蓉
  • 3篇苏如玉
  • 3篇杨从
  • 2篇陈云波
  • 2篇张磊
  • 1篇方淑环
  • 1篇章时杰
  • 1篇何文青
  • 1篇刘四军
  • 1篇高文斌
  • 1篇魏仁荣
  • 1篇常翔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补肾益智方有效部位群对M146L细胞分泌β淀粉样蛋白的抑制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补肾益智方有效部位群对M146L细胞分泌的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寻找潜在的具有抑制Aβ分泌的中药复方有效群。方法体外培养稳定转染人类阿尔茨海默病(AD)β淀粉样前体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APP)基因及突变型早老素1(prsenilin-1,PS1)基因的中华仓鼠卵巢上皮细胞系(M146L),使之高效产生β淀粉样蛋白Aβ1-42,建立Aβ1-42过度表达的细胞模型。加入待筛选的补肾益智方有效提取部位群,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补肾益智方有效提取部位群(0,12.5,50μg/ml)对M146L细胞的毒性作用,应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突变型PS1M146L和野生型APP751双转染稳定表达CHO细胞系分泌的Aβ1-42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补肾益智方有效部位群对M146L存活均无影响,不具有细胞毒作用。其中浓度为12.5μg/ml有效部位群F1和F2对M146L细胞分泌Aβ1-42有抑制作用。结论一定剂量的补肾益智方有效提取部位群对M146L细胞分泌的Aβ1-4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从侯雪芹闫蓉刘四军苏如玉章时杰张玉何文青陈云波王奇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
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探讨中药复方有效性的思路与方法被引量:5
2016年
药物产生药理作用(治疗作用或毒副作用)的前提是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其多种成分间的相互作用,调节某种活性成分的血药浓度,从而使其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或者降低其毒副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可以用来探讨中药复方是如何通过改变药物体内代谢过程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苏如玉张磊张玉闫蓉侯雪芹屈赵杨从陈云波王奇
关键词:中药复方有效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
基于文献分析的“中药复方干预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规律及其发展现状
2015年
目的:系统分析"中药复方干预痴呆动物模型"相关文献,为进一步提高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系统整理近10年CNKI,VIP,万方和Pub Med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复方干预用于老年性痴呆的动物实验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分析中药复方的组方大小对其疗效结局、作用机制和资源消耗等的影响。结果:中药大复方与中药小复方在AD动物模型上具有相似的疗效结局,而大复方未表现出其在作用机制、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优势。结论:有必要优化抗老年性痴呆中药复方的配伍,提高其整体优势和研究价值。
侯雪芹魏仁荣张玉高文斌闫蓉王奇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中药复方动物实验
治疗糖尿病药对网络说明及相关药对分析
目的:  本课题旨在对治疗糖尿病药对网络分析以及通过分析治疗糖尿病相关药对的运用规律,分析其形成机理,揭示其在临床运用中的规律和技巧。  方法:  一、对治疗糖尿病药对网络的研究  对治疗糖尿病药对网络进行说明分析,以期...
张玉
关键词:糖尿病中药药对合理用药
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培养及形态学观察的优化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一种更加优化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及进行形态学观察的方法,为阿尔茨海默病(A D )神经突触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新出生后0~1 d的C57BL/6J小鼠,断头取双侧海马,采用低浓度胰酶消化加机械分离的方法,使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神经元原代培养,培养17 d后利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 )的转染,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和树突棘形态特征。结果采用此方法进行的海马神经元原代细胞培养,神经元生长良好,转染GFP后可以看到清晰的轴突/树突和树突棘突等典型的神经细胞结构特征。结论此技术方法所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生长良好,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GFP后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神经元及树突棘的形态特征。
常翔方淑环张玉闫蓉屈赵侯雪芹苏如玉张磊杨从王奇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树突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