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强

作品数:45 被引量:26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8篇睡眠
  • 28篇睡眠呼吸
  • 26篇阻塞性
  • 23篇综合征
  • 2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2篇通气
  • 21篇阻塞性睡眠
  • 21篇阻塞性睡眠呼...
  • 21篇阻塞性睡眠呼...
  • 18篇低通气
  • 18篇低通气综合征
  • 15篇睡眠呼吸暂停...
  • 15篇睡眠呼吸暂停...
  • 15篇阻塞性睡眠呼...
  • 15篇阻塞性睡眠呼...
  • 15篇呼吸暂停低通...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阻塞性肺疾病
  • 7篇慢性

机构

  • 44篇北京大学第三...
  • 9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冶金医院

作者

  • 44篇张立强
  • 16篇姚婉贞
  • 9篇朱红
  • 7篇沈宁
  • 7篇王建丽
  • 7篇贺蓓
  • 7篇梁岩静
  • 6篇赵鸣武
  • 6篇王玉柱
  • 6篇任斌
  • 5篇周庆涛
  • 5篇孙永昌
  • 4篇何权瀛
  • 4篇王筱宏
  • 3篇林亚萍
  • 3篇郝振婷
  • 3篇韩翔
  • 2篇韩江莉
  • 2篇王建东
  • 2篇陈亚红

传媒

  • 6篇中华结核和呼...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觉醒与低氧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的影响被引量:27
2003年
目的 研究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的微觉醒与低氧是否影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水平。方法  6 0例OSAS患者根据门诊血压、2 4h动态血压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分为OSAS合并高血压组 (OSAS +HT组 ,30例 )与单纯OSAS组 (OSAS组 ,30例 )。测定运动微觉醒指数 (MAI)、皮质微觉醒指数 (C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血氧饱和度低于90 %的时间 (OLT90 %)和 2 4h平均收缩压 (ASBP)与舒张压 (ADBP)。以OSAS +HT组 2 4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与MAI、CAI、AHI、OLT90 %、体重指数和年龄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OSAS +HT组 2 4h收缩压与舒张压的第一重要因素是MAI(ASBP :r =0 485 ,P <0 0 1;ADBP :r =0 40 7,P <0 0 5 ) ,第二重要因素 :OLT90 %(ASBP :r=0 382 ,P <0 0 5 ;ADBP :r=0 36 9,P <0 0 5 )。结论 反复发生于呼吸暂停终末的运动微觉醒与低氧是影响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水平的重要因素 ,它们可能是参与OSAS患者长期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
张立强姚婉贞何权瀛王玉柱任斌
关键词:微觉醒低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血压
第四届全国睡眠呼吸疾病学术会议纪要
2015年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主办,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协办的第四届全国睡眠呼吸疾病学术会议于2015年6月19-21日在上海召开.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院士在开幕式上发言,指出睡眠呼吸障碍学组应坚持"提高认识,规范诊疗,深入基层,加强学科建设,提倡交叉融合"的发展策略.
张立强
关键词:睡眠呼吸疾病学术主任委员学科建设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治疗的新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besity hypoventilationsyndrome, O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定义为肥胖(BMI≥30)患者存在日间高碳酸血症(PaCO2>45 mmHg, lmmHg=0.133 kPa),同时伴睡眠呼吸紊乱,并除外其他已知的可引起肺泡低通气的疾病,如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壁畸形、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肌肉疾病和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等。
闫新张立强
关键词:睡眠呼吸障碍无创正压通气减重围手术期管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心理韧性在白日嗜睡与抑郁间的调节效应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白日嗜睡、抑郁、心理韧性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34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Epworth嗜睡量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arroll抑郁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L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白日嗜睡、抑郁、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结果:34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中,白日嗜睡检出率为22.5%,抑郁检出率为41.3%;心理韧性以及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与抑郁呈负相关(P<0.01),嗜睡与抑郁呈正相关(P<0.01);白日嗜睡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抑郁,心理韧性中力量性调节了白日嗜睡对抑郁的直接作用,低力量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白日嗜睡正向预测病人抑郁水平。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白日嗜睡与抑郁症状相关;心理韧性中力量性在白日嗜睡与抑郁间起调节效应。改善白日嗜睡状况有助于改善病人的抑郁症状,提高心理韧性水平有助于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白日睡睡导致的抑郁症状。
赵东芳赵东芳张立强张立强王建丽胡子璇吴超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抑郁心理韧性
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标准与3种国际标准效能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比较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评估标准(简称我国标准)与国外肺炎严重指数(PSI)、CURB和CURB65评估标准对CAP患者病情评估的效能。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AP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将所有患者分别按PSI、CURB、CURB65评分和我国标准分组,并进一步分成低、中、高危组,比较各组病死率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率,各评估系统预测死亡和ICU住院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PSI、CURB评分、CURB65评分3个标准均将较大一部分患者划分为低危组(分别为73.9%、61.2%、69.1%),较小部分患者划为中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20.0%、28.5%、21.8%;6.1%、10.3%、9.1%)。低危组和中危组均有死亡病例(病死率分别为1.6%、2.0%、1.8%;9.1%、6.4%、8.3%);而我国标准仅将较小部分患者划为低危组(7.3%),将较大部分患者划为中危组和高危组(44.8%、47.9%),但是低危组和中危组病死率为0,中危组ICU住院率仅为1.4%;我国标准预测死亡及入住ICU的敏感度高(100.0%、95.5%),而特异度较低(55.5%、59.4%),PSI、CURB、CURB65预测死亡及入住ICU的特异度均较高(均>90.0%),而敏感度均较低(预测死亡均为50.0%,预测入住ICU为22.7%~31.8%);根据AUC我国标准对死亡和ICU住院的总体识别力最好(AUC分别为0.777,0.774);各评估标准预测死亡及入住ICU的阳性预测值均较低(预测死亡12.7%~50.0%;预测入住ICU26.6%~50.0%),阴性预测值均较高(预测死亡96.6%~100.0%;预测入住ICU89.0%~98.8%)。结论在筛选低风险CAP患者、预测死亡和入住ICU方面,PSI、CURB、CURB65评分标准和我国标准各有优势与不足,需建立更为有效的CAP评估系统。
李翠君张立强朱红贺蓓姚婉贞赵鸣武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病情评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男性肥胖OSAHS患者60例(肥胖OSAHS组)、非OSAHS肥胖男性60例(肥胖非OSAHS组)、体重正常非OSAHS男性60例(正常体重非OSAHS组),计算3组受试者的腰臀比和体重指数(BMI);观察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测空腹血糖,用高度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夹心放大酶联免疫分析法测真胰岛素(TI),IR的体内稳定状态模式评估方法(HOMA-IR)评估IR;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计算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同样是肥胖者,肥胖OSAHS组TI、HOMA-IR高于肥胖非OSAHS组,而最低SpO2低于肥胖非OSAHS组;在非OSAHS者中,肥胖非OSAHS组TI、HOMA-IR高于正常体重非OSAHS组,而最低SpO2低于正常体重非OSAHS组。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BMI、腰臀比的影响后,肥胖OSAHS组的TI、HOMA-IR仍明显高于肥胖非OSAHS组和正常体重非OSAHS组,肥胖非OSAHS组的TI、HOMA-IR明显高于正常体重非OSAHS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I、HOMA-IR均与年龄和最低SpO2呈负相关,与BMI、腰臀比、AHI呈正相关;当以TI作因变量时,腰臀比是影响肥胖OSAHS组IR的主要因素,AHI与最低SpO2是TI的独立影响因素;当以HOMA-IR作因变量时,腰臀比是其主要影响因素,AHI与最低SpO2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OSAHS与IR独立相关,OSAHS可能经IR这一中间途径导致心血管疾病。
张立强姚婉贞王玉柱任斌林亚萍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障碍干预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干预效应.方法 63例经多导睡眠图证实的OSAHS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54例,女9例),平均年龄(53±12)岁,按照其病情和服药情况分为3组,OSAHS无高血压组(A组)21例,OSAHS合并高血压未服降压药组(B组)19例,OSAHS合并高血压服用ACEI类降压药组(C组)23例.比较三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结果 C组患者AHI明显低于B组[(21,32±3.53)次/h vs(38.99±2.51)次/h,P<0.05],LSaO2明显高于B组[(79.43士7.54)%vs(72.56±10.5)%,P<0.05];C组和A组AHI和L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类降压药可能具有改善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效应.
毕小瑞张立强姚婉贞王建丽任斌王玉柱贺蓓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通气
北京延庆农村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研究北京郊区延庆县5个自然村40岁以上人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对这部分病例分析如下。北京市延庆县香营乡5个自然村,在册40岁以上村民2 322名,常驻人口 1 872名,实际调查1 694名,其...
朱红姚婉贞沈宁张立强梁岩静王筱宏周庆涛
文献传递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停止后SARS患者胸部X线影像变化(附5例报告)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非重症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激素治疗作用及停止治疗后胸部X线影像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 5例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 ,糖皮质激素治疗停止后胸部X线影像的变化。结果 :5例患者均为医护人员 ,有与SARS患者接触史 ,潜伏期 2~ 7d ,以高热起病 ,在发热后 1~ 6d出现肺部阴影 ,给予甲泼尼龙治疗 ,在激素治疗后 2~ 3d临床症状消失 ,停用激素后病例 1、病例 2、病例 4和病例 5临床症状并未恶化 ,但 3~ 6d后肺部阴影有所进展 ,未再加用激素 ,继续观察 5~ 11d左右肺部阴影逐渐吸收。病例 3因开始应用的激素量较小 ,停用激素后体温有所反复 ,肺部阴影有所进展 ,增加激素剂量后体温逐渐正常 ,肺部阴影逐渐吸收。结论 :对于非重症SARS患者 ,如果停用激素后临床症状消失 ,尽管肺部影像有进展 ,此时仍可以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不需要再给予激素治疗 。
姚婉贞陈亚红张立强王筱宏孙永昌孙威韩江莉张福春郑亚安孙伯章贺蓓赵鸣武
关键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X线影像非典型肺炎
北京市农村地区(北京市延庆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本文以吸烟和有慢性气道炎症病史的人群为对象,对北京市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姚婉贞朱红沈宁韩翔梁岩静张立强孙永昌郝振婷赵鸣武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人群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