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
-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和Models-3的灰霾预测模型研究
- 随着人类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水平的提高,大气中灰霾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加强对灰霾的监测和治理,开展灰霾等级的预测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将美国环保署开发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Models-3和模糊神经网络相结...
- 张翔
- 关键词:模糊系统BP神经网络空气质量
- 文献传递
- 政策民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被引量:1
- 2013年
-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民主建设的话语权,将西方式的"政治民主"作为评判发展中国家民主建设的标准。但是,"政治民主"具有天然的结构缝隙,主要表现在四个特性上:选举的间歇性;议题的空泛性;公共政策的断裂性与滞后性;制度的规范性。因此,"政治民主"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得以有效推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考虑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理解民主建设,即走一条"政策民主"的新道路。相较于"政治民主"而言,"政策民主"具有长效性、渐进性、实效性、明确性等特征,能够弥合"政治民主"的结构缝隙。对于中国而言,以"政策民主"为突破口,助推转型时期的民主建设将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应然逻辑。
- 张翔
- 关键词:政治民主政策民主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
- 新中国“部际协调”六十年:过程、困境与对策探索被引量:5
- 2012年
- 协调政府部门间关系(部际关系)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主题之一。根据社会公共服务诉求与政府部际协调程度这两个基本变量,可以将1949年以来的中国政府部际协调分为四个不同的历时性形态。从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历时变迁中,以主动协调为特征的"伙伴关系"是政府部际协调的应然方向。但是,在实然层面,政府部门间的"权责壁垒"是建构"伙伴关系"的机制性障碍。因此,突破"权责壁垒"是建构"伙伴关系"的核心问题。而要突破"权责壁垒",建构"伙伴关系"则需要从宏观层面搭建"两个平台",从微观层面建立"四个支柱"。
- 张翔
- 关键词:政府机构改革伙伴关系
- 中国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研究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与政府改革的深入,政府部门间关系的问题逐渐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如何建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成为行政体制改革深度推进的重要维度。但是,长期以来,关于政府部门间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还...
- 张翔
- 关键词:政府职能政治生态
- 文献传递
- “融合—冲突”:中国政府干预的“二重性”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在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干预的"二重性"矛盾日益突显。一方面,中国的市场是在政府作用下"造成"的,政府干预与市场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融合体;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深化发展又要求政府减少干预,政府与市场之间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其中,市场发展不成熟,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现实作用缺乏市场经济经验以及社会资源有限性是主要原因。从大局上来看,中国政府干预的路径方向应建立在两个认识与协调的基础上,即认识到政府干预的"二重性"矛盾将长期存在,认识到中国的市场经济不能通过模仿自由市场化与全面私有化来实现;同时协调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
- 张翔
- 关键词:政府干预政府
- 从“政治民主”到“政策民主”:中国民主建设的应然逻辑
- 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民主建设的话语权,将西方式的“政治民主”作为评判发展 中国家民主建设的标准。但是,“政治民主”具有天然的结构缝隙,主要表现在四个特性上:选举 的间歇性;议题的空泛性;公共政策的断裂性与滞后性;制度的...
- 张翔
- 关键词:政治民主政策民主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
- 基于转录因子ZEB1在制备促进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 一种基于转录因子ZEB1在制备促进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药物中的应用,即转录因子ZEB1可介导乳腺癌的化疗耐药,通过靶向干预ZEB1可增加乳腺癌对化疗的敏感性。一方面,ZEB1可通过促进DNA损伤修复方式促进乳腺癌的化疗耐药...
- 杨爽张翔张震向荣
- 超越条块:数字平台何以推动社会治理协同——基于开封市“一中心四平台”实践路径的观察
- 2024年
- 条块关系作为中国纵向府际关系中基本的结构性安排和市域社会治理的基础性课题,治理的关键不是消除,而是对条块分割的适度纠偏。通过对开封市市域“一中心四平台”运行机制的观察,发现数字平台通过搭建纵向“五层贯通”的治理格局和横向多网、多部门、多主体协同的组织结构,辅之以“限时督办”的考核机制,实现了“一个端口入,一个端口出”的闭环工作流程,能够有效协调条块关系,改善权责不清和责任推诿问题。其内在运行机制可归纳为通过政治赋权重塑条块关系的权威要素,借助于协商确权完成重塑条块关系的前提条件,将弹性空间作为平台重塑条块关系的核心价值,通过技术赋能降低条块协同的制度成本,将构建完备的督办制度作为平台协同条块的保障机制。相较于已有研究,本文将数字技术对条块的整合作用从“工具价值”扩展至“参与主体”,跳出“非条即块”的传统思路,从而开辟出一条技术赋能条块关系整合的研究新路径。
- 赵晨张翔
- 关键词:条块关系协同治理
- 破除权责壁垒,推动地方政府转变职能被引量:8
- 2011年
- "权责壁垒"是指地方政府所属部门固守各自的权责与利益,淡漠协作,各自为政,忽视大局。这是当前中国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职责同构,上下一致"的权责结构、"制度失范,权力膨胀"的部门现状、"各管一摊,互不干涉"的行政分工、"身份归属,自给自足"的单位体制,是造成"权责壁垒"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必须从"政府—社会"的全局角度打破"权责壁垒",理顺地方政府部门的权责关系,实现地方政府部门权责的合理配置。
- 张翔
- 关键词:地方政府
- 职能导向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逻辑导向被引量:4
- 2011年
- 改革开放以来,机构改革一直是中国政府改革的主题与核心。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政府机构改革存在明显的"职能导向",即机构改革以明确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为逻辑导向,这一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职能导向论"。中西方国家在地方政府中的机构改革实践可以作为"职能导向论"的经验证据。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政府职能定位正由"经济建设"转向"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也正以"大部门体制"为目标,以有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但是,在目前,两者之间的协调还存在许多误区,阻碍了政府改革的深入发展。
- 张翔
- 关键词:政府职能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