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铁慧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文选
  • 3篇文化
  • 2篇心理
  • 2篇文化心理
  • 2篇汉代
  • 2篇《文选》
  • 1篇代文
  • 1篇玄学
  • 1篇阴阳
  • 1篇阴阳五行
  • 1篇忧生
  • 1篇忧世
  • 1篇赠答
  • 1篇赠答诗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渊源
  • 1篇人情
  • 1篇生命
  • 1篇天人合一
  • 1篇气息

机构

  • 7篇长春师范学院
  • 2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作者

  • 9篇张铁慧
  • 1篇王大恒
  • 1篇王晓恒
  • 1篇刘希瑞

传媒

  • 6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作家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文选·答宾戏》折射的汉代文人情绪
2011年
班固在《答宾戏》中,以宾主问答的方式,阐明"立言"的价值,表达了对怀才不遇而发出的渲泄情绪。同时,班固以积极的方式化解内心的焦虑,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积极的文化心理。作为汉代文人的代表,班固的思想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折射出汉代文人的个人情绪。
张铁慧
关键词:立言个人情绪怀才不遇文化心理
论魏晋时期诔文由重述德向重哀情的转化——以《文选·王仲宣诔》为视角
2016年
诔从产生之初到魏晋时期,其体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变化。诔文最初的功用是重在述德,春秋时期开始对传统体式进行突破,述德写哀并举。及至汉末魏晋,寄托个人哀思成为诔文的主要功能。萧统《文选》诔文首篇为曹植《王仲宣诔》,此诔写哀情明显突出,个人主观色彩浓厚,显示诔文在魏晋时期抒情性与文学性大大加强。诔文这种重心的转变,外在原因是诔文作者与诔主关系的私人化,内在原因则是文学化进程的体现。
张铁慧
关键词:文学自觉文学化进程
论“中和”美学思想产生的哲学渊源被引量:2
2009年
先秦"中和"美学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渊源,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和"美学思想产生的主要哲学之源,"阴阳五行"思想是"中和"思想的演绎派生,而"中庸"思想则是"中和"思想的概括性总结。
王晓恒张铁慧
关键词:哲学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中庸
现代《文选》学文体研究综述
2014年
《文选》文体研究一直是《文选》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种类繁多,一直也是争议较多的一个领域.本文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文选》文体研究状况加以分析与总结,并对现有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与分析,希望对《文选》文体学研究起一些推动作用.
张铁慧刘希瑞
关键词:《文选》文体文体辨析
叶嘉莹与《文选》诗李善注
2010年
对《文选》诗李善注的研究一直是"文选"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加拿大籍华人教授叶嘉莹在其《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中多处提到李善注,对李善注的一些观点叶嘉莹教授或存疑,或否定,而叶的一些观点往往为李善注研究者所忽略。叶的这些观点与看法,可以对《文选》诗李善注的研究提供一个佐证资料。
张铁慧
关键词:李善注
论汉赋蕴含的传统文化——以《西京赋》为视角
2012年
张衡《西京赋》是汉代最后一篇京苑大赋,也是前人赋宫殿、畋猎、山川、京城集大成之作。赋文假借凭虚公子之口,从宫殿建筑、离宫别馆、城郭宅第,到商贾游侠、上林禁苑、杂技百戏、微行淫乐,极尽西京的奢靡豪华。虽然此赋作者意在通过对西京天子骄奢淫逸生活的暴露达到讽谏的目的,但是由于赋中对百戏、杂技、歌舞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描写,生动形象,极尽铺陈之能事,让我们捕捉到繁华喧嚣的汉代西京那些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
张铁慧
关键词:汉大赋百戏文化心理
傅毅《舞赋》蕴含的汉代文化气息被引量:2
2011年
傅毅关于舞蹈的名篇《舞赋》,淋漓尽致地描述了汉代舞蹈形态,并对当时极为盛行的盘鼓舞作了精美绝伦的描绘。傅毅在赋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乐舞观,并指出郑卫乐舞与雅声之别在于雅俗相得益彰。傅毅对这种俗乐新声的充分肯定,相对儒家传统的诗教,无疑是一种突破。
张铁慧
关键词:汉文化
《文选》嵇康赠答诗略论
2009年
赠答诗这一诗体起源于《诗经》,两汉之际得到发展,魏晋六朝时期达到高潮与兴盛,在萧统《文选》诗类中所占比重较大。《文选》收录的嵇康赠答诗,风格清峻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嵇康的玄学人生观和从仕观。
张铁慧王大恒
关键词:《文选》赠答诗玄学
从《古诗十九首》看东汉士人的忧生忧世情结
2012年
被后世冠以"风余"、"诗母"之称的《古诗十九首》,堪称"风骚"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又一座诗歌艺术的丰碑。内容多写离别感伤、游子思乡、人生苦短、失意沉沦,其语言率真,情感温婉。这些充满感伤和愤慨的悲咏,又恰恰体现着那个时代失意士人难以割舍的忧生忧世情结。
张铁慧
关键词:忧生忧世自我觉醒个体生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