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波

作品数:2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勃朗特
  • 4篇维多利亚时期
  • 3篇女性
  • 3篇宗教
  • 3篇文化
  • 3篇文学
  • 3篇小说
  • 3篇绿蒂
  • 3篇绿蒂·勃朗特
  • 3篇安妮·勃朗特
  • 2篇英语
  • 2篇天使
  • 2篇通识
  • 2篇宗教观
  • 2篇基督
  • 2篇基督教
  • 2篇简·爱
  • 2篇《简·爱》
  • 2篇勃朗特姐妹
  • 1篇道德

机构

  • 19篇中国民航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文学院

作者

  • 23篇张静波
  • 1篇张建萍
  • 1篇杨莉
  • 1篇陶涛
  • 1篇熊静

传媒

  • 3篇湖北社会科学
  • 3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当代电视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语文建设
  • 1篇出版广角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文学与文化
  • 1篇外国语文研究
  • 1篇语文学刊
  • 1篇基督教学术
  • 1篇宗教与美国社...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本理论中的约拿情节与英语阅读心理障碍的关联探究被引量:2
2007年
阅读过程主要是读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人本理论中马斯洛提出的约拿情节关注阻碍人类实现自我实现的负面因素。本文将约拿情节与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具体分析了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因约拿情节的存在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同时提出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张建萍张静波陶涛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心理障碍
“政治写作”的艺术——论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创作被引量:1
2017年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奥威尔以其独特的"政治写作"赢得了广大读者。学界对于奥威尔的研究,较多关注其小说《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的主题和背景,甚少对其"政治写作"动机和特色的研究。本文从奥威尔的创作体验、创作意图和语言特色三个方面,阐释奥威尔从缅甸辞职后其艰辛的"政治写作"历程。奥威尔的"政治写作",映射了他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真知灼见。
张静波
关键词:乔治·奥威尔小说创作
维多利亚初期英国社会的恢宏篇章——基督教视角下的《谢莉》
2017年
在夏绿蒂·勃朗特的作品中,《谢莉》因为被评论家批判其章节散乱、缺乏主题,较少被读者关注。但是,《谢莉》这部现实主义小说,实则是夏洛蒂对于维多利亚英国社会的真实再现,其娓娓道来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维多利亚初期,基督教(包括英国国教和非国教)对于社会政治、女性和民众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夏洛蒂以写实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维多利亚英国社会的恢弘篇章,为读者研究维多利亚初期的社会状况,保留了珍贵的资料。
张静波
关键词:基督教牧师
英国19世纪末期文学中的天主教议题——从于斯曼到叶芝被引量:1
2019年
英国自16世纪确立国教之后,一直努力消除天主教的影响。而在19世纪末,英国长期反对天主教的传统,酝酿了作家们的怀疑主义,于斯曼和王尔德重新皈依天主教,激发起文学界重新思考天主教教义的内涵。此时期的诸多作家在天主教中找寻到了灵感和智慧:菲尔德的诗歌深受天主教"三位一体"影响;王尔德和梅内尔的作品中,在物质世界中重新审视宗教,重点描述天主教圣礼,将天主教仪式和美学重新联系。20世纪初期,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叶芝吸收了神秘主义和天主教神话,作为诗歌意象的源泉。19世纪末期英国作家对于天主教的关注和思考,彰显出天主教议题在英国文学中的多重体现,反映出作家们从经典教义中找寻神学源泉和启示的回归。
张静波
关键词:英国文学天主教
勃朗特姐妹的宗教人格被引量:1
2011年
勃朗特姐妹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女作家,其写作深受牧师家庭的宗教背景影响。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是英国国教牧师,他倡导的福音主义——自我心灵感受宗教的启示极大地影响了勃朗特姐妹的人格和创作。本文综述了勃朗特三姐妹对于宗教的不同心灵理解,正是对于宗教的追寻和探究,以及宗教对于她们的不同启示,使得三姐妹才思泉涌,在笔端中,澎湃着女性对于维多利亚体制宗教的批判,书写着女性对于宗教的个人心灵理解。
张静波
关键词:勃朗特姐妹
论英国维多利亚小说中的阶级与财富被引量:1
2019年
英国18世纪的社会阶级划分鲜明,上层为贵族,重视世袭和出身。进入19世纪后,伴随维多利亚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始,各个阶层的财富收入变化较大,进而影响到维多利亚时期阶层概念的演变,阶层划分不再等级森严,呈现流动变化,各个阶层开始交叉融合。一般而言,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阶层划分为三个,分别为上层、中层和底层;三个阶层的概念、构成、经济状况、典型人物、阶层流动及变迁也有极大不同。作为描画维多利亚社会众生相的小说,真实体现了维多利亚各个阶层的真实面貌。
张静波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期维多利亚小说阶级财富
《维莱特》——女性自我身份的发现之旅被引量:3
2014年
西方评论家普遍认为,《维莱特》的思想本旨是反对罗马天主教在维多利亚英国的重新专权和垄断。但是,夏绿蒂·勃朗特并不是简单地批判罗马天主教,她对天主教的叱呵是长期被压抑在传统"房中天使"冠冕下,其愤怒和焦虑情绪的宣泄。通过刻画女主角露西在欧洲异国维莱特城的疏离,压迫和内心渴望社会身份的心理历程,反映了夏绿蒂对于"房中天使"冠冕的质疑和反抗。小说描述了两类"房中天使"的现实生活,反思了作为"房中天使"冠冕殉葬品的逝去修女的悲剧,维莱特之旅成为露西发现自我身份,找寻社会自我价值的成长之旅。
张静波
关键词:《维莱特》
“通识教育”与“美好社会”
2016年
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如何解决高等教育之殇,依然要回归到"通识教育"的本源。论文从我国高等教育之弊端,追溯"通识教育"的起源和本旨,梳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通识教育"和"美好社会"的关系。逻辑性地阐述了"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的重要性,印证"通识教育"对于"美好社会"构建的重要性。
张静波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维多利亚时期福音主义的思想渗透和文化影响
2017年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为显著、声名远扬的宗教文化运动,无疑是福音主义。福音教派的启蒙因素,源于觉醒、奋兴民众的宗教意识,并因此形成了独特的信仰体系和广泛的社会联盟。福音教派对于维多利亚的文化和思想等各个层面,有着深远的巨大影响,其表征为:福音派对于家庭圣洁、社会洁净的重视、以及大英帝国的文化扩张的推波助澜;对《圣经》的诠释方式的转变;福音派对于布道传教、奋兴运动以及对于堕落妇女与地狱审判的重视,涉及到维多利亚社会和民众思想的方方面面。以理性主义的视角研究福音教派,阐述福音主义的多样性,展现出福音主义对于维多利亚时期文化和思想的全面影响。
张静波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期文化影响
《简·爱》:参孙和大利拉的隐喻阐释
2009年
《简.爱》——作为夏绿蒂.勃朗特的知名代表作,其实隐喻了圣经中著名人物参孙和大利拉的神话故事。笔者详尽的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外形、语言、故事结构以及意象,阐释了《简.爱》对于参孙故事的诸多引用和借鉴。但是夏绿蒂.勃朗特绝不是简单的模仿参孙和大利拉的故事,在女性人物大利拉的处理上,身处于男权维多利亚社会的勃朗特对于女性在家庭的位置和作用有着独特、突破的女性主义理解:大利拉转换成为一位救赎男性的女性天使——简.爱,最终在小说结尾处拯救了曾经堕落过的参孙式人物——罗切斯特。在某种意义而言,《简.爱》是一部女性主义的先锋作品。
张静波
关键词:简·爱罗切斯特参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