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程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现代砌体结构抗震与隔震被引量:1
- 2002年
- 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及成果推广意义重大。本文概括地总结了近年来砌体结构抗震、隔震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论述了在地震区采用抗震、隔震思想进行砌体房屋设计的实用方法。
- 张鹏程米周林刘建明杨宗岳赵振河
-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隔震砌体房屋地震灾害
-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抗震机理及抗震加固效果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1
- 2003年
- 为探究中国古代大木作(带有斗的木构建筑)结构抗震机理和抗震加固的有效方法,对缩尺比为1/3.52二等材宫殿当心间模型在同样条件下分进行了模拟地震动的振动台试验研究,测试了模型结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动力时程响应;模型结构的自震频率和阻尼比。结果表明,古代大木作结构的抗震机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ⅰ)因柱根滑移而隔震;(ⅱ)斗以及普柏枋因弹塑性变形和摩擦滑移消耗掉大量地震能以致结构减轻了震害。
- 高大峰赵鸿铁薛建阳张鹏程
- 关键词:木构建筑抗震机理抗震加固振动台试验阻尼比
- 斗结构功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2
- 2003年
- 结合充分的文献资料和实物研究,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古代木构建筑中斗的构造、结构功能及其发展演化,并依照宋代《营造法式》中的规定方法建造了斗模型,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概要的阐明了斗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
- 张鹏程赵鸿铁薛建阳高大峰
- 关键词: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受力机理抗震性能
- 古建木结构抗震机理的探讨被引量:74
- 2000年
- 在对古建木结构基本构成及其营造工艺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总结了其中所蕴含的朴素的抗震思想 ,通过殿堂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对古建筑营造法则的有关条例从抗震角度给予了新的解释 。
- 薛建阳张鹏程赵鸿铁
- 关键词:古建木结构抗震机理地震反应
- 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机理分析
- 该文经过历时两得的调研考证,实地考查,搜集了较充足可靠的古建木结构历史文献,实物资料和现代古建筑构造研究成果.在对古建筑发展历程和结构构造有了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古代木作建筑的结构体系,及各种体系的受力特点和抗震...
- 张鹏程
-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机理
- 文献传递
-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
- 该文经过详实的历史、考古资料整理分析,结合对中国现存重要古建筑实地调查、测量,通过一系列模型试验,系统研究分析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这一独特体系的结构方法、历史演进过程,抗震机理及抗震效果.论文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柔...
- 张鹏程
-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建筑抗震机理抗震效果建筑结构
- 中国古建木构架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8
- 2002年
- 通过对三个严格按照中国宋·《营造法式》中有关大木作的形制与构造要求制作的木构架模型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分析与探讨了中国古代木造结构在相应状态下的变形及受力特征及其榫卯节点工作机制 ,通过对榫卯节点的转动弯矩与相应转角试验数据的分析与研究 ,确定了榫卯节点的转动刚度 ,提出了该类型结构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模型 ,并就额枋正截面上的最大应变与内力 ,作了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的对比 ,两者吻合较好 ,从而证明了所选模型的合理性 。
- 高大峰赵鸿铁薛建阳张鹏程
- 关键词:古建筑抗震榫卯节点
- 中国古建筑的防震思想被引量:52
- 2001年
- 通过翔实的历史、考古资料,和许多现存古建筑的地震经历,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防震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许多龄逾千年、屡历大震而仍然安全的大型古建筑中蕴涵的防震措施与我们现代隔震、减震、控震方法相吻合。尤其,诸如“刚块叠置”、“控制高宽比”、“摩擦滑移”、“柱侧脚生起” 等简洁有效的措施在古代大型建筑中的成功应用,为我们今天解决隔震、控震结构问题开辟出一条可资借鉴的合理途径。
- 张鹏程赵鸿铁薛建阳高大峰
- 关键词:古建筑抗震隔震措施
- 中国古代大木作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4
- 2002年
- 依照宋代《营造法式》中的规定方法建造了木构实体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采用多测点多指标同步测量,按结构自然分层对柱根滑移、榫卯变形、斗拱的变形、复位、耗能等进行了定量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古代"抬梁式"木构架地震反应较小,结构具有良好的减振消能能力。论文概要地分析了古代木构建筑巧妙独特的抗震方法,以试验数据揭示了一个古老而全新的抗震结构体系。
- 张鹏程赵鸿铁薛建阳高大峰
- 关键词:振动台模型试验
- 西安市西南郊水厂工程可行性分析与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 西安市供水事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建成以黑河水源系统为主、地下水源与浐河地表水源为辅的多水源联合供水系统。随着“十二五”期间李家河水库引水工程、黑河引水复线工程、沣峪、太平峪等峪口自流引水设施的建设和第三水厂地下水源地...
- 张鹏程
- 关键词:水厂工程废水处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