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卫生
- 作品数:40 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 彭卫生周巧玲陈立平
- 冬虫夏草对糖尿病肾病模型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2
- 2006年
-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制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冬虫夏草制剂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N模型组、冬虫夏草组。虫草组予人工冬虫夏草粉5·0g/(kg·d)进行干预。第2、4、6周处死大鼠(每组5只)。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水平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TGF、Ⅳ胶原(ColⅣ)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ColⅣmRNA的表达。结果:DN模型组尿蛋白排泄明显增加(P<0·01),SCr水平上升(P<0·05)同时肾组织内细胞基质增多,TGF-β1、ColⅣ和CTGF出现高表达。冬虫夏草制剂干预,与DN模型组比较,虫草干预组尿蛋白排泄明显减少,SCr水平降低,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并且肾组织中TGF-β1、CTGF、ColⅣ表达均有下调(P<0·05或P<0·01)。结论:冬虫夏草制剂对DN具有一定肾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使TGF-β、CTGF的表达下调而实现的。
- 周巧玲刘抗寒王衍慧胡杨青彭卫生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冬虫夏草
- 硝苯地平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中的作用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N)组、DN组和硝苯地平治疗(T)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菌素诱发DN大鼠模型,治疗组以硝苯地平控释片15mg·kg^-1·d^-1干预治疗,治疗第2周和4周,检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尿蛋白量(24h)、Scr水平;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大鼠肾脏VEGF、MMP-9、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VEGF、MMP-9、TIMP-1mRNA的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DN组大鼠尿蛋白量、Scr水平和MAP均显著上升[分别为(78.87±17.62)比(6.30±1.91)mg/24h、(203.88±18.08)比(84.98±10.09)μmol/L、(141.1±8.7)比(99.8±3.8)mmHg,P均〈0.05];肾组织VEGF、MMP-9、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P〈0.05),且MMP-9/TIMP-1比值明显下降(P〈0.05)。与DN组比较,T组尿蛋白量(24h)[(58.35±10.48)mg]、Scr水平[(165.81±15.86)μmol/L]和MAP[(102.6±4.4)mmHg]均显著下降(P均〈0.05);肾组织VEGF表达下调(P〈0.05),MMP-9、TIMP-1mRNA和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分别P〈0.05和P〈0.01),MMP-9/TIMP-1比值显著升高(P〈0.05)。DN大鼠肾组织VEGF mRNA水平与尿蛋白量(24h)呈正相关(r=0.748,P〈0.05),与MMP-9/TIMP-1的比值呈负相关(r=-0.711,P〈0.05)。结论VEGF、MMP-9和TIMP-1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过程,硝苯地平可能通过影响VEGF、MMP-9及TIMP-1的表达而实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周巧玲王衍慧刘抗寒杨敬华彭卫生敖翔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基质金属蛋白酶类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钙通道阻滞药
- 糖尿病大鼠肾脏Cox-2表达及洛沙坦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环氧化酶-2的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洛沙坦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8只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未干预组和洛沙坦干预组,每组各14只,另将12只鼠龄及体重相等的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0周后,收集24h尿液及血标本,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肾组织COX-2蛋白水平以及尿TXB2浓度大幅增加(P<0.01),洛沙坦能显著抑制COX-2表达以及尿TXB2排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表达COX-2蛋白水平与尿TXB2排泄明显增多,洛沙坦下调COX-2表达,减少TXB2产生,可能是其肾保护机制之一。
- 刘志纯周巧玲彭卫生邓声莉
- 关键词:环氧化酶糖尿病肾病洛沙坦血栓烷素B2
- 福辛普利、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Klotho及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 唐荣周巧玲敖翔彭卫生Pouranan Veeraragoo汤天凤
- 莫比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的影响
-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莫比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肾保护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肾病治疗组(C组)、糖尿病肾病未治疗组(B...
- 彭卫生周巧玲刘志纯杨敬华
- 文献传递
- 肾损伤分子1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7
- 2010年
-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尿液中的变化,探讨其在AK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及ICU住院的AKI患者、5·12汶川地震伤员、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尿液及临床表现等资料。按照RIFLE标准,将住院治疗患者分为轻度AKI组20例、中重度AKI组25例;另外,地震外伤组25例、ESRD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KIM-1,比色法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对尿KIM-1与尿NAG、血清SOD及MDA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尿KIM-1在AKI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ESRD组比较,轻度AKI组和中重度AKI组,尿KIM-1均有明显升高(P<0.05);其中中、重度AKI组较轻度AKI组尿KIM-1升高更明显(P<0.05);尿KIM-1与NAG酶、血清SOD及MDA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尿KIM-1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P<0.01)。ESRD组尿KIM-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震外伤组尿KIM-1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AKI发生时,检测尿中KIM-1有助于AKI的早期临床诊断。AKI患者尿中KIM-1升高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 何楠周巧玲洪学敏敖翔彭卫生毛立新唐荣
- 关键词:肾损伤分子1急性肾损伤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 冬虫夏草通过Sirt1发挥对HK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HK2细胞凋亡水平和Sirt1表达的影响,探讨CS对HK2细胞IRI的保护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S(10,20,40,80,160,320 mg/L)与HK2细胞共培养24 h,测定细胞增殖率,确定其最佳干预浓度;体外培养的HK2细胞用0.01μmol/L抗霉素A处理模拟缺血过程,2 h后恢复含血清培养基模拟再灌注过程。将HK2细胞分为对照组,I/R组,I/R+CS组(160 mg/L),I/R+CS(160 mg/L)+sirtinol(25μmol/L)组,24 h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和蛋白。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q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Sirt1和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 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CS 10~160 mg/L与HK2细胞作用24 h,对细胞增殖影响不明显(P>0.05);当浓度增大到320 mg/L时,出现明显抑制HK2细胞增殖的现象(P<0.01)。与对照组相比,I/R组Sirt1,cleaved 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相对于I/R组,I/R+CS组Sirt1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P<0.01),而cleaved 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给予Sirt1抑制剂sirtinol后,I/R+CS+sirtinol(25μmol/L)组Sirt1 mRNA和蛋白明显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较I/R+CS组增加(P<0.05)。结论:CS对HK2细胞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S促进Sirt1表达有关。
- 张影莉敖翔李慧邓松筠肖舟彭卫生项金华周巧玲
- 关键词:冬虫夏草肾缺血-再灌注损伤SIRT1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现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新导入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管通路选择和并发症。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8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tiovenous fistula,AVF)的患者占87.60%、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占12.40%。新导入患者61例,首次透析采用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的患者占80.33%,AVF占8.19%,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占9.84%,动静脉穿刺占1.64%。AVF选择吻合血管依次为腕桡动脉-头静脉(76.55%)、肱动脉-头静脉(11.06%)、前臂中段桡动脉-头静脉(7.08%)、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和肱动脉-贵要静脉(5.31%)。AVF发生并发症占总AVF透析人数的34.07%,其中动脉瘤占24.34%。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绝大多数采用AVF,而新导入透析患者中使用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者比例较大。
- 钟永蒲佳曦敖翔彭卫生彭张哲李晓照肖湘成周巧玲肖平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
- 功能性端侧吻合与传统端侧吻合在建立动静脉内瘘术中的比较研究
- 目的:评估功能性端侧吻合与传统端侧吻合两种不同吻合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后的手术成功率、内瘘成熟率、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总结治疗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 年1 月至2...
- 钟永洪杰彭佳佳刘倩倩敖翔彭卫生蒲佳曦彭张哲宁建平肖湘成周巧玲肖平
-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