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思利

作品数:16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土壤
  • 8篇团聚体
  • 8篇菌根
  • 8篇丛枝菌根
  • 7篇菌根真菌
  • 7篇丛枝菌根真菌
  • 6篇通径
  • 6篇通径分析
  • 6篇菌丝
  • 4篇水稳性
  • 4篇水稳性团聚体
  • 4篇紫色土
  • 3篇商陆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稳性团...
  • 3篇土壤团聚体
  • 3篇分形
  • 2篇育苗
  • 2篇珍珠岩
  • 2篇土壤结构

机构

  • 13篇西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6篇彭思利
  • 7篇郭涛
  • 6篇申鸿
  • 5篇袁俊吉
  • 3篇蒋先军
  • 3篇谢德体
  • 3篇刘刚才
  • 3篇魏正贵
  • 3篇武俊良
  • 2篇张宇亭
  • 2篇魏朝富
  • 1篇黄建国
  • 1篇宝德俊
  • 1篇喻田甜
  • 1篇邓胤
  • 1篇袁玲
  • 1篇马永玉
  • 1篇余祥宇

传媒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第五次全国土...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6
2012年
为了定量化比较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根际、菌根际和菌丝际土壤结构的变化,采用四室分根装置,比较中性紫色土接种不同AM真菌后,菌根际、根际、菌丝际和非根际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大于0.25mm团聚体总量(R0.25)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3个菌种后菌丝际EEG和有机质含量均呈高于菌根际的趋势。菌丝密度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蛋白(EEG)与MWD、GMD和R0.25呈显著正相关,菌根际和菌丝际土壤水稳性R0.25与菌丝密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和0.671。接种G.mosseae的菌根际土壤R0.25值显著高于其它分室土壤,而接种G.etunicatum的菌丝际土壤R0.25值显著高于其它分室土壤。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菌种对土壤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反映了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功能的多样性。
彭思利申鸿张宇亭郭涛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
农村污水加入对模拟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磷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在温室内,以中性紫色水稻土为基质,水稻(Oryza sativa)为植被构建了模拟稻田生态系统用以处理农村污水,研究了外源污水(TN 15.0mg/L,其中NH4+-N 13.5mg/L,NO3--N 1.5mg/L;TP 2.0mg/L)加入4种系统后,土壤和田面水中各种形态氮、磷、pH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外源污水加入后3d土壤中NH4+-N、NO3--N、pH均达到峰值,其中NH4+-N 29.4~46.5mg/kg,NO3--N 12.3~21.4mg/kg,pH 7.9~9.1,完全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减量施肥处理,垄作与平作之间差异不显著。7d后NH4+-N、NO3--N、pH显著降低,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外源污水加入后3d,土壤中NH4+-N增加了5.76~9.70g/m2,显著高于田面水中NH4+-N的损失量1.15~1.34g/m2,田面水和土壤中NO3--N分别上升了0.64~0.91g/m2和2.02~4.12g/m2。表明田面水中NH4+-N的减少可能对土壤中NH4+-N的升高有一定的贡献,而田面水中NO3--N的增加量可能来自土壤。土壤中碱解氮和Olsen-P浓度均在污水加入后1d达到峰值,完全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减量施肥处理,垄作与平作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中TN和TP在试验期间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相同施肥条件下,垄作较平作能够获得更高的生物产量,意味着能够带走更多的氮、磷。
袁俊吉彭思利马永玉蒋先军谢德体
关键词:面源污染人工湿地垄作
分根装置中接种AMF对1~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分根装置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后对中性紫色土1-2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SA1-2mm)含量的影响,并运用通径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表明,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G.mosseae和G.etunicatum的菌根室土壤有机质、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接种3种菌种都显著增加了菌根室土壤WSA1-2mm含量。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菌丝密度对WSA1-2mm含量有较大的直接效应(直接通径系数0.678),而GRSP对WSA1-2mm的影响系数较小,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但以直接效应为主。菌丝和GRSP对1-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作用大小的差异可能源于二者作用机制的不同。
彭思利申鸿袁俊吉郭涛
关键词:菌丝通径分析
商陆种子外种皮的安全破除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陆种子外种皮的安全破除方法,其是将商陆种子置于一个底部和侧壁具有小孔内杯中,然后将内杯置于同样大小盛有浓硫酸的外杯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将内杯拿起;接着再将内杯置于同样大小盛有蒸馏水的塑料杯中,清洗掉商陆种子...
武俊良魏正贵彭思利刘刚才
文献传递
施肥对潮土肥际微域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探明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肥际微域内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分布变化,采用土柱模拟方法,研究4种施肥模式下肥际微域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较,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均明显增加土壤肥际微域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的细菌、真菌主要分布在0~1.0 cm 和0~2.0 cm 的肥际微域中;对长期不施肥的土壤,增加的放线菌集中在0~1.0 cm 肥际中。不施肥时,两种供试土壤的三类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差异;但施用有机肥后,长期不施肥的潮土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比长期施用化肥的土壤增高57%、65%和130%,说明长期施用化肥可能通过改变土壤理化生物性质,进而影响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喻田甜彭思利朱劲宝德俊袁玲
关键词:潮土肥际微域土壤微生物施肥模式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0
2010年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为宿主植物,在两个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收获后分析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作用因子进行统计。结果看出,与对照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也显著增加。接种处理提高了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而且降低了土壤分形维数。通径分析表明,在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众多因子中,菌丝密度具有最大的作用,且以直接作用为主;有机质和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也表现出较大的作用。接种G. mosseae对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优于接种G. intraradices。
彭思利申鸿郭涛
关键词:菌丝分形土壤团聚体通径分析
一种商陆的育苗及移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陆的育苗及移植方法,其包括商陆种子的育苗和商陆幼苗的移植;在商陆种子育苗阶段,在外面的框里加少量的稀释后的培养液,营养元素可以随着水分,通过珍珠岩颗粒之间形成毛细管,供应给种子,同时珍珠岩也具有一定的强度...
武俊良魏正贵彭思利刘刚才
文献传递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为宿主植物,在两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
彭思利申鸿郭涛
关键词:菌丝分形通径分析
文献传递
分根装置中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分根装置研究了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中性紫色土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研究,分析了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作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G.intraradices和G.m...
彭思利魏朝富郭涛
关键词:菌丝分形通径分析
文献传递
一种商陆的育苗及移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陆的育苗及移植方法,其包括商陆种子的育苗和商陆幼苗的移植;在商陆种子育苗阶段,在外面的框里加少量的稀释后的培养液,营养元素可以随着水分,通过珍珠岩颗粒之间形成毛细管,供应给种子,同时珍珠岩也具有一定的强度...
武俊良魏正贵彭思利刘刚才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