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晓刚

作品数:23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磁共振
  • 9篇成像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肿瘤
  • 3篇加权成像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图像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扩散
  • 2篇斑块
  • 2篇CT图像
  • 2篇MRI
  • 2篇表观
  • 2篇表观扩散系数
  • 2篇病变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机构

  • 22篇齐齐哈尔市第...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22篇彭晓刚
  • 5篇卢敬红
  • 5篇张蕊
  • 4篇赵雪峰
  • 4篇崔丽华
  • 4篇庄仲
  • 4篇刘舰
  • 3篇王静秋
  • 3篇倪海洋
  • 2篇刘建新
  • 2篇金梅
  • 2篇丁涛
  • 2篇刘鹏飞
  • 2篇赵锡海
  • 2篇崔洪升
  • 1篇吴凤贤
  • 1篇周玲
  • 1篇李飞宇
  • 1篇李清云
  • 1篇明环宇

传媒

  • 4篇医用放射技术...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黑龙江护理杂...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SNAP对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SNAP序列血管重建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方法:对50例仅一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或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行3.0T磁共振SNAP扫描,排查图像质量差或动脉血管闭塞患者,对SNAP序列重建后获得血管图像进行狭窄测量,并与对比增强MRA(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重建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最终42例患者共80支血管纳入研究,基底动脉狭窄24支,仅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56支。SNAP与3CE-MRA比较血管重建后的狭窄程度[基底动脉:k=0.812,(P <0.05),大脑中动脉水平段k=0.865,(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NAP可以准确可以血管狭窄程度。
庄仲刘舰杨涛彭晓刚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管狭窄磁共振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炎纤维化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在肝炎纤维化程度评估中的价值,以早期发现肝纤维化,防止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方法对4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0名无肝脏病史、无肝功能异常的受试者行磁共振DWI检查,在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0、500、1000s/mm2的情况下,测定感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两周后行肝脏穿刺活检,病理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采用Knodell组织学活动度指数(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HAI)积分系统进行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分期,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慢性肝炎患者不同肝叶的ADC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并将不同肝叶的ADC值与HAI评分及肝纤维化分期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肝炎组ADC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左外叶、左内叶及右前叶的ADC值亦低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ADC值,各叶ADC值与HAI及肝纤维化呈正相关。结论 DWI技术可用于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纤维化程度。
张蕊彭晓刚卢敬红崔丽华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肝纤维化表观扩散系数
~1H-MRS分析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诊断价值
2012年
目的 1 H-MRS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价值。方法对18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出现异常强化区的患者进行1 H-MRS检查。分析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1 H-MRS表现,对复发、损伤、正常脑白质病灶的Cho、Cr、NAA峰高与Cho/Cr、Cho/NA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ROC曲线确定比值参数(Cho/Cr、Cho/NAA)的最佳诊断阈值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复发灶Cho/Cr(2.672士0.694)、Cho/NAA(3.116±1.016)高于损伤灶Cho/Cr(1.297±0.312)、Cho/NAA(1.335±0.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H-MRS可明显提高复发与损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确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王静秋付旷彭晓刚张蕊卢敬红倪海洋赵雪峰
关键词:胶质瘤复发
CT图像质量控制
2005年
CT图像质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清除图像上的伪影,它是被扫描物体中实际上并不存在而出现在图像上的各种杂影及所有其它非随机的干扰,共分两类:其一由病人自身引起,如扫描中病人未控制好呼吸,肠胃蠕动等;其二与机器自身有关,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伪影主要有以下几种:
彭晓刚丁涛李清云
关键词:CT图像病人伪影胃蠕动
胃肠道穿孔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14
1997年
目的:报道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术前均行多种体位的上腹部CT检查。结果:胃前壁穿孔3例,胃后壁穿孔2例,十二指肠球穿孔1例,降结肠穿孔1例。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直接征象有管壁不规则,周围脂肪层模糊;间接征象为腹腔内散在游离气体,以及穿孔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结论:CT对临床症状较轻,X线透视膈下无游离气体者,特别是对胃后壁穿孔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且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金梅于晓明景昱彭晓刚刘建新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CT
轻度狭窄与无狭窄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I特征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轻度狭窄或无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高分辨率MRI(HRMRI)特征。方法对103例近期出现脑血管病症状且伴颈动脉AS斑块的患者行颈动脉HRMRI。排除图像质量差或颈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程度≥50%)者。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无狭窄(无狭窄组)与轻度狭窄(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1%~49%)颈动脉AS斑块的负荷及成分特征差异。结果最终86例患者共155支颈动脉血管纳入研究,轻度狭窄组24支,无狭窄组131支。无狭窄与轻度狭窄组颈动脉管腔面积[(53.40±15.29)mm^2 vs(41.30±11.57)mm^2,P<0.001]和最大管壁厚度[(2.16±0.90)mm vs(3.30±1.25)mm,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管壁面积[(31.69±6.80)mm^2 vs(32.80±9.33)mm^2,P=0.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存在中度风险斑块、高风险斑块者分别占10.69%(14/131)、6.11%(8/131)和20.83%(5/24)、20.83%(5/24)。颈动脉最大管壁厚度与管腔狭窄程度之间呈正相关(r=0.430,P<0.001)。结论无狭窄或轻度狭窄的颈动脉血管仍存在发生不稳定斑块的风险。
庄仲刘舰李飞宇彭晓刚赵锡海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疑似乳腺癌的患者术前行常规MR、STIR及DWI扫描,术后行组织学诊断,另选取20例乳腺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肿瘤区域与正常乳腺组织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有26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2例为非浸润性导管癌,另外12例为良性病变。ADC值测量结果示,良性病变为(1.35±0.28)×10-3mm2/s,恶性病变为(0.97±0.35)×10-3mm2/s,正常腺体组织为(1.87±0.36)×10-3mm2/s,恶性病变与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有显著性差异,诊断阈值为1.21×10-3mm2/s。DWI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为94.7%(36/38),特异性为75.0%(9/12),准确率为90.0%(45/50)。结论DWI及ADC值的测定可用于乳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倪海洋刘鹏飞彭晓刚崔红升张蕊王静秋卢敬红
关键词:表观扩散系数乳腺肿瘤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PXA患者的MR表现及其病理学特征。[结果]本组13例均位于幕上,其中5例位于颞叶、4例位于顶叶、3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枕叶,位置均较表浅,病变最大者大小约9cm×10cm,其中囊性病变并实性壁结节10例,实性病变3例,8例病灶周围有轻微水肿,5例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10例囊实性病灶囊性部分T1WI比脑脊液信号稍高,T2WI比脑脊液信号稍低,当囊性部分蛋白含量增高时T1WI可呈高信号,实性部分与脑皮质相比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强化呈显著高信号,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呈低信号,2例病变周围可见软脑膜线样强化。1H-MRS检查示NAA峰下降,Cho峰升高。免疫组化示CD34(血管+)、GFAP(+)等。[结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具有特征性的MR表现,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PXA诊断的准确性。
张蕊彭晓刚崔丽华倪海洋卢敬红
关键词:脑肿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磁共振
GD-DTPA MRI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2004年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尤为重要。MRI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尤其是中场强没有MRI波谱辅助的机器,GD-UTPA动态增强能充分发挥MRI对前列腺的诊断作用。
彭晓刚崔洪升徐桂荣
关键词:GD-DTPAMRI动态增强扫描前列腺癌影像诊断
磁共振一站式弛豫定量图谱技术对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一站式弛豫定量图谱技术,探讨多发性硬化斑块局部髓鞘体积和局部水肿体积的定量参数,分析该技术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61例,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对比分析MS斑块、PWM和NAWM的V_(my)、V_(epw)、R1、R2和PD的信号值关系。结果:最后总共60例(198个MS斑块)患者纳入研究。在MS斑块、PWM和NAWM之间V_(my)、V_(epw)、R1、R2和PD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正常白质,MS斑块和PWM的V_(my)(-62.21±19.88%和-10.01±10.91%)和V_(epw)(14.21×10^(3)±4.64×10^(3)%和50.33×10^(2)±142.11×10^(2)%)百分比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一站式弛豫定量图谱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发性硬化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以定量分析病灶内部组织的改变和病灶周围脑白质相关特异性改变。
庄仲杨涛郭强彭晓刚
关键词:磁共振多发性硬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