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术后
  • 2篇关节镜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性
  • 1篇预后
  • 1篇远端
  • 1篇诊治
  • 1篇诊治策略
  • 1篇韧带
  • 1篇韧带重建
  • 1篇韧带重建术
  • 1篇软骨
  • 1篇软骨骨折
  • 1篇撕脱
  • 1篇撕脱骨折
  • 1篇体感
  • 1篇前交叉韧带
  • 1篇前交叉韧带重...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彭永海
  • 3篇勘武生
  • 3篇郑琼
  • 3篇谢鸣
  • 2篇周必光
  • 2篇陈明
  • 2篇李烨
  • 1篇潘昊
  • 1篇周蓓
  • 1篇韩琼
  • 1篇任义军
  • 1篇熊文
  • 1篇黄方敏
  • 1篇汤洁
  • 1篇胡勇
  • 1篇王俊文
  • 1篇李鹏
  • 1篇张青松
  • 1篇徐敏超
  • 1篇陈焱

传媒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恢复腓骨长度防治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后手术治疗恢复腓骨长度后是否可以减小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方法 2003至2006年间收治的胫腓骨双骨折病例中63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2...
潘昊谢鸣勘武生郑琼彭永海陈焱熊文周必光
髌骨骨软骨骨折的诊治策略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髌骨骨软骨骨折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21例髌骨骨软骨骨折患者,其中17例新鲜骨折,以钢丝内固定2例,以2—3枚AO微型螺钉固定4例,Ethicon可吸收缝线固定4例,以1~2枚小的可吸收螺钉固定5例,2例行膝关节镜检手术;4例陈旧性骨折中,2例切开予以行髌骨内侧关节面修整,游离骨折块清除,1例行关节镜手术取出小骨块,另1例行AO微型螺钉内固定术。结果21例平均随访32.3个月(12~48个月),20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周。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20例,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例。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2例,可4例,优良率为80.9%。结论临床中髌骨骨软骨骨折易漏诊与误诊,应用CT薄层扫描、MRI及关节镜检查可避免。确诊后应及早手术,切开复位、应用可吸收螺钉和可吸收缝线固定或关节镜检手术,是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郑琼勘武生徐敏超彭永海陈明谢鸣
关键词:髌骨骨软骨骨折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或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诊治42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病例,采用Lyshdm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分析了两种常见内固定方式对膝关节运动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诊治和预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李烨汤洁胡勇彭永海
关键词:胫骨髁间棘骨折疗效分析空心螺钉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关节镜缝线
两种康复方案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程度的比较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比较两种康复方案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本体感觉的恢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08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ACL重建术的50例ACL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时间段康复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普通康复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27.4±3.3)岁,术后患者在支具保护下行直腿抬高及股四头股等长收缩锻炼等。本体感觉康复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26.4±3.6)岁;术后患者行无支具膝关节伸屈锻炼、变异适应性练习、动态平衡性练习及经皮电神经刺激等。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定患者的本体感觉,并用差值百分比[=(术前本体感觉-术后本体感觉)/术后本体感觉×100%]表示患膝本体感觉的恢复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屈膝15°、45°和75°时本体感觉恢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本体感觉康复组患者屈膝15°、45°和75°时本体感觉恢复程度均优于普通康复组(术后12个月本体感觉恢复程度平均分别为-50.2%±13.3% vs. -27.5%±7.7%、 -64.3%±16.9% vs. -38.4%±7.6%、-60.3%±14.1%vs. -35.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异适应性练习、辅以动态平衡性练习及经皮电神经刺激的康复方案有利于患者在静态、匀速动态、变异动态中重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对膝关节ACL重建术后患者的 体感觉恢复具有积极参加促进作用。
周蓓韩琼张青松彭永海李烨任义军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关节镜检查康复
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31
200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颈骨折行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影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1994年8月~2003年10月采用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30例。应用秩和检验方法分别对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复位方式、骨折复位质量、受伤至手术时间等6种因素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得出相关顺序。结果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和顺序依次为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复位方式、受伤至于术时间、患者年龄;性别的不同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不大(P>0.05)。结论骨折移位是影响预后最为关键的因素。我们所能控制的因素中,骨折复位质量、复位方式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明显影响预后。患者高龄并未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上升。
勘武生黄方敏郑琼谢鸣李鹏黄珩彭永海陈明王俊文周必光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