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华洲

作品数:109 被引量:513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15篇支气管
  • 15篇气管
  • 15篇哮喘
  • 15篇胶囊
  • 13篇血清
  • 13篇鼠脑
  • 12篇血管
  • 12篇支气管哮喘
  • 11篇蛋白
  • 11篇小鼠
  • 11篇脑组织
  • 10篇醒脑
  • 10篇醒脑启智胶囊
  • 9篇胃炎
  • 8篇凋亡
  • 8篇鼠肺
  • 7篇药物
  • 6篇幽门螺
  • 6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90篇河北医科大学
  • 19篇河北中医学院
  • 13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邯郸市中医院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石家庄铁路中...
  • 2篇河北体育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石家庄市中心...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化学工业出版...
  • 1篇石家庄市信息...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09篇徐华洲
  • 52篇于文涛
  • 46篇杨牧祥
  • 10篇王少贤
  • 9篇王晓红
  • 9篇段旭东
  • 8篇苏凤哲
  • 8篇宋翠淼
  • 7篇胡金宽
  • 7篇陈志强
  • 7篇杜惠兰
  • 7篇武常生
  • 6篇段彦苍
  • 6篇赵玉庸
  • 6篇刘文泰
  • 6篇王亚利
  • 6篇王鑫国
  • 6篇曹刚
  • 5篇石玉娥
  • 5篇侯仙明

传媒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中国中医基础...
  • 6篇中成药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5篇中药药理与临...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医研究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河北医学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药学刊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5篇2008
  • 10篇2007
  • 16篇2006
  • 19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咳喘宁高剂量组(27 g生药/kg体质量)、咳喘宁低剂量组(13.5 g生药/kg体质量)、桂龙咳喘宁对照组(0.41 g/kg体质量),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以卵蛋白致敏并吸入激发法制备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各治疗组均从第1次哮喘激发开始(造模第3周)至处死前每天灌胃给药,激发并给药4 w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并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HE染色观察肺和气管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P<0.01);高剂量组长于桂龙咳喘宁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厚度、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同时凋亡率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显著延长引喘潜伏期(P<0.05或P<0.01),明显降低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厚度、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P<0.05或P<0.01),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咳喘宁通过促进EOS凋亡,减轻了哮喘气道炎症,从而减轻哮喘发作。
杨牧祥于文涛徐华洲段旭东王晓红
关键词:细胞凋亡
酒速愈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酒速愈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56度红星二锅头酒灌胃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以葛花解酲汤为对照,观察酒速愈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胃黏膜出现明显出血、糜烂,点片状溃疡,黏膜下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同时胃黏膜SOD活性和NO水平下降(P<0.01),MDA和ET-1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酒速愈可明显改善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并升高SOD活性和NO水平(P<0.05或P<0.01),降低MDA和ET-1含量(P<0.01)。结论:酒速愈具有调节自由基代谢,抗氧化损伤,调节血管收缩舒张因子,改善胃黏膜微循环,保护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胃黏膜的作用。
杨牧祥于文涛徐华洲胡金宽李国明
关键词:酒速愈急性酒精中毒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内皮素1
肾络通药物血清对血管紧张素诱导体外大鼠系膜细胞ECM分泌和CTGF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肾络通药物血清对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ECM)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及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血清药理学方法为基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Ⅱ)的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Ⅳ型胶原的含量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肾络通对其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肾络通能够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分泌与表达,此作用是其防治肾小球硬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王亚利赵玉庸侯仙明李彤中徐华洲陈志强许庆友
关键词:系膜细胞肾络通纤维连接蛋白
大黄?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虫丸对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主要组分泛素(Ub)、泛素活化酶(Ub E1)及20S蛋白酶体的影响,探讨该方剂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5mg/kg组、大黄?虫丸700 mg/kg剂量组、大黄?虫丸1400 mg/kg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方式复制大鼠AS模型。造模开始即给予相应剂量实验及阳性对照药物灌胃,连续观察12周。断头取血,检测血浆20S蛋白酶体;剖取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泛素(Ub)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RT-PCR方法检测主动脉泛素活化酶(Ub E1)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结果:大黄?虫丸1400 mg/kg剂量组泛素(Ub)、泛素活化酶(Ub E1)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均比模型对照组减弱,20S蛋白酶体活性增强。结论:大黄?虫丸防治AS的机制可能与阻抑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发挥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作用有关。
司秋菊张艳慧潘莉候仙明徐华洲马雪莲刘晓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SOD MDA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以步长脑心通为对照,于脑缺血6h、12h、24h、48h动态观察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以及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6h,模型组脑组织SOD活性开始下降,MDA含量开始升高,脑缺血48h,SOD活性降至最低,MDA含量达到高峰(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以中风康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5或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梗死灶体积亦有不同程度缩小,尤以中风康高剂量组效果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中风康可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自由基代谢,缩小梗死灶体积,有效减轻局灶性脑梗塞引起的缺血性损伤。
杨牧祥于文涛徐华洲王少贤
关键词:中风康脑缺血SODMDA
软脉胶囊含药血清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软脉胶囊对神经细胞PC12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研究软脉胶囊含药血清对连二亚硫酸钠引起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结果 :软脉胶囊可明显对抗缺氧引起的PC12细胞形态改变 ,降低LDH的漏出 ,增加细胞的存活率。结论 :软脉胶囊含药血清对缺氧损伤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王四平徐华洲王鑫国郝宪恩王菊素李士懋
关键词:软脉胶囊PC12细胞缺氧损伤血清药理学
柔肝消癥饮对肝硬化大鼠血清和肝组织IL-1β、IL-6和TNF-α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柔肝消饮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血清、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柔肝消饮高、低剂量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血清和肝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肝小叶损害,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和肝组织IL-6、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肝脏病理损害较轻,血清IL-1β、TNF-α含量和肝组织IL-6、TNF-α含量均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清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柔肝消饮能显著下调肝硬化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和肝组织IL-6含量,具有减轻肝硬化炎症损害,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作用。
杨牧祥张一昕王少贤于文涛徐华洲魏萱
关键词:肝硬化
补肾调经方及逍遥丸对促性腺激素预处理小鼠排卵关键因子HIF-1α和EDN2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方、逍遥丸对性未成熟超促排卵小鼠卵巢缺氧诱导因子^-1α(HI F^-1α)及其下游因子内皮素2(E D N2)的影响,探讨补肾调经方、逍遥丸诱发排卵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未成熟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补肾组和疏肝组,每组36只。补肾组、疏肝组小鼠先分别灌服补肾调经Ⅱ号方18.70g·kg^-1·d^-1、逍遥丸高剂量2.34g·kg^-1·d^-1各3天促进卵泡发育,再分别灌服补肾调经Ⅲ号方28.57g·kg^-1·d^-1、逍遥丸低剂量1.17g·kg^-1·d^-1各2天以诱发排卵。实验第3天,3组小鼠均腹腔注射用血促性素(PMSG)5U,48h后腹腔注射用绒促性素(hCG)5U。各组小鼠分别在hCG干预后0、8、12h各处死12只,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组织HIF^-1α、EDN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hCG干预后0h,补肾组、疏肝组小鼠卵巢HIF^-1αmRNA及其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补肾组较疏肝组表达增强(P<0.05,P<0.01)。h CG干预后8h,补肾组、疏肝组卵巢HI F^-1α、E D N2 m R 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P<0.01),补肾组HIF^-1αmRNA及蛋白较疏肝组表达增强(P<0.01,P<0.05)。hCG干预后12h,补肾组、疏肝组卵巢HIF^-1α、EDN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P<0.05),补肾组EDN2 mRNA较疏肝组表达增强(P<0.01)。结论:补肾调经方和逍遥丸可能通过促进卵泡发育,导致卵泡内产生局部缺氧环境,使HIF^-1αmRNA及其蛋白表达升高,进而促进其下游因子EDN2 mRNA及其蛋白表达,使卵泡顶端血管收缩、卵泡破裂而诱发排卵。
宋翠淼段彦苍段彦苍徐华洲贺明
关键词:补肾调经方逍遥丸排卵缺氧诱导因子-1Α
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TNF-α、IL-8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反流液灌胃建立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模型,以吗叮啉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和胃黏膜TNF-α、IL-8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破损、脱落,黏膜下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大部分大鼠可见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同时胃黏膜TNF-α、IL-8含量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炎饮可明显改善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并降低TNF-α、IL-8含量(P<0.05或P<0.01)。结论:胃炎饮可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减轻反流液对胃黏膜的炎性损害,发挥胃黏膜保护作用。
杨牧祥苏凤哲于文涛徐华洲李俊仙
关键词:胃炎饮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幽门螺杆菌cagA及vacA亚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调查石家庄地区慢性胃病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及空泡毒素基因(vacA)亚型的流行情况;探讨H·pylori cagA、vacA亚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自石家庄地区慢性胃病患者胃黏膜中分离得到55株H·pylori,抽提各菌株的总DNA,采用特定引物对各菌株cagA3′端、vacA信号序列(s)及中间序列(m)进行PCR检测。结果H·pylori cagA的阳性者占89·1%(49/55),其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376,P=0·540)。H·pylori vacA基因亚型有s1a/m2、s1a/m1b-m2、s1a/m1b三种组合,各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90·4%(47/52)、5·8%(3/52)、3·8%(2/52),其中最常见的vacA亚型s1a/m2在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P=1·000)结论石家庄地区慢性胃病患者感染的幽门螺杆菌以cagA+、vacA s1a/m2亚型占优势,未发现H·pylori cagA及vacA亚型与特定胃肠疾病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刘改芳韩晓辉张彦普吴婧张玉贞赵丽伟徐华洲姚希肾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肠疾病空泡毒素基因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