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DNA甲基转移酶1和DNA甲基转移酶3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最近研究结果显示DNA甲基转移酶(DNMTs)异常激活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我们将DNMT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作为切入点,采用病例-对照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分析技术对DNMT1和DNMT3B的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与结直肠癌易感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及表遗传学的调控机制.
- 布立民邹江张国梁徐峰陈立
- 关键词:DNA甲基转移酶1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癌易感性结直肠DNMT3B
- 结直肠癌患者DNA甲基转移酶3A、3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CRC)患者DNA甲基转移酶(DNMT)3A、3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特点,为CRC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89例CRC患者(观察组)和94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进行DNA提取,应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分析技术对DNMT3A rs1550117、rs13420827、rs11887120、rs13428812和DNMT3B rs6119954、rs4911259、rs4911107、rs1569686、rs2424908、rs2424932共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分析,判断各位点与CRC的关联。结果 DNMT3A的4个位点之间不存在紧密连锁,DNMT3B的6个位点相互间均呈强连锁不平衡(r2>0.8),形成的4种单体型中以TGTAGG和CATAGG为主,rs6119954和rs2424908的等位基因频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C患者DNMT3B rs6119954和rs2424908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此为CRC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徐峰张国梁邹江
-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DNA甲基转移酶单核苷酸多态性
- DNA甲基转移酶3A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3年
- 目的 研究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在天津汉族人群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DNMT3A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NMT3A在130例胃癌组织及256例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将两者进行对比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DNMT3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细胞表达率(78.4%)明显高于胃炎组织的表达率(64.4%),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T3A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在胃癌组织中,DNMT3A蛋白呈高表达状态,并与肿瘤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DNMT3A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诊断指标.
- 于莹徐峰徐刚门昌君
- 关键词:胃癌DNA甲基转移酶DNA甲基化
- DNMT3B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天津地区汉族结直肠癌(cRc)患者和正常人群中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l569686基因型的检测,探讨rsl569686位点基因型与C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飞行时间质谱系统检测89例CRC患者(观察组)及94例健康者(对照组)DNMT3B基因多态位点rsl569686的基因分型,判断其与CRC的相关性。结果DNMT3B基因多态位点rsl569686的3种基因型Iq"、GT、GG在CRC患者中的频率分别为74.2%、24.7%、1.1%,与对照组(73.4%、23.4%、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天津汉族人群CRC的遗传易感性可能与DNMT3B基因rsl569686位点的SNP无关。
- 徐峰于莹邹江
- 关键词:DNA甲基转移酶3B单核苷酸多态性
- 依卡倍特钠单独及联合雷尼替丁治疗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依卡倍特钠单独及联合雷尼替丁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常规胃镜检查确诊为糜烂性胃炎67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依卡倍特钠组(34例)单用依卡倍特钠治疗,联合组(33例)用依卡倍特钠+雷尼替丁治疗,治疗2周后由同一医师复查胃镜。观察临床症状消失程度和内镜下损害胃黏膜愈合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依卡倍特钠组痊愈16例(47.1%),显效12例(35.3%),好转6例(17.6%);联合组痊愈19例(57.6%),显效10例(30.3%),好转4例(12.1%)。依卡倍特钠组与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和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使用依卡倍特钠和其加用雷尼替丁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总有效率相同,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于莹徐峰龙治平
- 关键词:胃炎依卡倍特钠疗效雷尼替丁
- 上消化道大出血诱发顽固性心绞痛一例诊治报告
- 2007年
- 徐峰龙治平
-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心绞痛喷射性呕吐诊治心绞痛发作心前区疼痛
- DNMT3A/3B基因SNPs与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 目的: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其中DNA异常甲基化导致的抑癌基因的失活是人类恶性肿瘤发生的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DNA甲基化是由DNA甲基转移酶(DNA ...
- 徐峰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甲基转移酶病理细胞学